结构设计说明1.doc_第1页
结构设计说明1.doc_第2页
结构设计说明1.doc_第3页
结构设计说明1.doc_第4页
结构设计说明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2. 建设方提出的有关书面要求。3. 建筑物所在地地处贵阳市,其自然条件如下:1) 风荷载:基本风压0.30KN/,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2) 雪荷载:基本雪压为0.20 KN/;3) 地震基本情况:本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二、 结构设计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等级乙级。2.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建筑物总高度为54米,主体拟结合建筑功能布置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建筑功能布置安排建筑柱网。局部大跨部分拟采用钢桁架结构,由于建筑物较长,拟结合建筑功能布置设置伸缩缝将其分为三段,每段均设置后浇带以解决施工期间砼前期收缩,屋面拟在板内布置预应力筋以抵抗使用期间砼温度应力。3. 采用的主要材料:本工程拟采用砼标号C30-40,钢筋、级。4. 本工程基础选型拟在下一步结构工程场地地勘报告与桩底荷载确定,初步按桩基础考虑。5. 本工程地下室拟采用防水钢筋砼底板结合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地下室底板及侧墙砼抗渗等级为S8。给水排水设计一、 设计依据1. 业主提供的有关要求及设计任务书2.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技术要求二、 设计范围1. 室内外给水排水2. 消防给水三、 给水系统1. 水源: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由市政给水管网不同的管段上各引一条DN150给水管,装设水表阀组后在小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2. 生活用水量:本工程生活用水及杂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为67m。最大时用水量13m。3. 室内生活给水系统:a 二层及二层以下生活用水及杂用水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b 为保证供水水质的清洁,三层及三层以上采用自动变频泵组进行供水,局部采用分户减压阀,使每个区域的配水点的静水压不大于0.40Mpa。c 地下室设置独立的生活水箱。四、 室内开水供应系统办公楼内采用分散加热的开水供应方式,即每层设电开水器,并在开水器前设置微型净水器。五、 热水系统:公共厨房考虑在附近设置容积式热水供应热水。最大时热水耗热量为6458KJ/h。六、 污水及雨水系统:1. 污水及雨水采用分流排放,办公楼卫生间的污、废水分流排放,地下车库废水单独排放,公共厨房的污水收集后排至室外隔油池进行处理。2. 最高日污、废水排放量为13m。3. 排放形式:地上部分的污水、废水及部分雨水采用重力流形式进行排放,面积较大的屋面雨水采用虹吸压力流排放。地下部分的污水、废水及车道上排水沟的雨水均采用潜水泵提升排放。生活粪便水汇集后,进入化粪池经初步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及清洁废水经汇集后统一排入市政雨水管网。4. 雨水系统按10年设计重现期考虑,按50年设计重现期考虑溢流设施。七、 给排水消防设计1. 水源: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2. 消防水量:总计一次火灾用水量为576m;其中室外216m;室内360m;在地下室设置一座V=600m的消防水池。在最高的屋顶设置一座V=18m的供初期消防水的屋顶水箱。3. 室内凡是能采用水灭火的地方均采用消火栓保护,并保证两段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并设自救式灭火卷盘。节水、节能措施设计说明一、 尽量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直接供水。二、 选用节能型卫生洁具及配件三、 利用循环水排污水作为室外景观用水的补充水。四、 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产品。五、 选用节能型热水器产品。环保设计说明一、 主要运转设备尽可能设在地下室内。二、 选用高效率、低噪音的设备产品。三、 对经常性运转的设备设置基础隔离设施。四、 本项目污、废水均为无毒、无害,污、废水排放。五、 采用QL200洁净型气溶胶气体灭火剂。暖通设计说明一、 空调、采暖方案概述本工程采用集中中央空调系统,夏季采用空调末端送冷风,冬季除部分大空间用房如门厅、采光大厅、大型会议厅等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供热外,其余房间利用空调末端冬季送热风。二、 空调、采暖冷热源夏季集中冷源为电制冷的冷水机组,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采暖与空调集中热源的一次热水来自城市热网,经热交换后的二次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5。制冷机房及热交换站设在地下层。夏季总冷负荷为20.93103KW,冷指标为91W/m;冬季总热负荷为21.85103KW,热指标为95W/m。三、 空调系统1. 门厅、大型会议厅、多功能会议厅、档案库、礼堂、餐厅、大空间办公等采用全空气定风量单风道系统,新风就近取用。过渡季节增加新风量和排风量以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2. 独立的小房间,如办公室、小会议室、接待室、资料室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3. 空调水系统采用异程式二管制系统。冷源侧为定流量运行,负荷侧为变流量运行。由于本工程系统较大,冷冻水系统采用二次泵系统,二次泵设置变频调速装置。4. 冷水系统采用冷量控制冷水机组及其对应的一次水泵、冷却塔德运行台数。二级泵采用流量控制其台数。四、 采暖系统1. 门厅、采光中厅、大型会议厅等高大空间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同时利用空调机组作为冬季新风机,从而到达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2. 热交换系统有二次热水 供水温度来控制一次热媒流量。五、 机械通风系统地下停车库设机械通风系统,同时兼作排烟系统。地下层设备用房、厨房、公共卫生间等均设机械通风系统。六、 防排烟系统1. 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2. 地上房间充分利用可开启外窗采用自然排烟,其他面积大于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封闭房间、长度大于20米的内走道、高度超过12米的中庭设机械排烟系统。3. 地下室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房间设机械排烟系统。七、 节能及环保措施1. 空调冷水系统二次泵采用变频泵,实现变流量(VWV)运行,减少水泵年运行费用。2. 合理划分空调系统,减少风道输送距离。3. 尽可能利用新风的自然冷却和排风的热能回收,尽可能减少冷水机组开启时间。4. 空调及通风系统全面采用楼宇控制系统(BAS),实现中央监控、智能化管理。强电设计说明本建筑物电气负荷为一、二级。电气负荷计算采用单位指标法计算,计算负荷为7000KW。供电回路为两回路,应取自不同的区域变电所。另设一台1400KW柴油发电机作消防设计备用电源。办公室照明按500LX,会议室照明按300LX考虑。建筑物防雷为第二类建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