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录制技术范文.doc_第1页
立体声录制技术范文.doc_第2页
立体声录制技术范文.doc_第3页
立体声录制技术范文.doc_第4页
立体声录制技术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体声录制技术范文 立体声录制技术 关键词立体声;录制;技术 一、双通道立体声简单定义 双声道是指由左、右两组传声器录音.两个声道存储和传送,两组扬声器放音.所以也称为2-2-2系统。 乐器可以定位。 乐队的宽度感也可以再现,且具有一定的立体混响感和不同方向传来的反射声。 比起单声道,双声道的临场感和真实感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立体声录制方法的对比 (一)A/B制式 A/B方式是最早采用的录制立体声的方法,也可以简单称它为拉开距离式拾音方法。 两支传声器在舞台上或录音室里拉开2.0-3.5米的距离,传声器可以是无方向性的也可以是心形的,它们平行地对准乐队,也可以稍微向左右两侧张开一些。 拾音时,将传声器系统置于声源前方,并将左边传声器拾取的信号馈送到记录载体的左声道;而将右边传声器拾取的信号馈送到记录载体的右声道。 对MB制式拾音来说,每一个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处的声音信号之间,既存在强度差也存在时间差。 强度差是由传声器的指向性图形以及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的距离不同所形成的。 在这种录音制式中,强度差和时间差对声音定向的作用迭加在一起了。 经过A/B拾音制式录音节目的主观评价实验证明:时间差的声像定位作用大于强度差。 因此A/B拾音制式也叫时间差拾音制式。 这种拾音制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存在中间空洞,中间稀疏或者称为中间后退现象。 就是说当重放用A/B制式所录的音乐的时候,听众往往会感到中间部位乐器的声象变弱,或者这些乐器的声象在中间部位变得稀疏起来,而更多的乐器声象向左右扬声器方向靠拢,使得两端乐器声象密集起来。 有时,也使听众感到中间部位的声象向舞台后部退去。 对于这种缺陷,可以借助两种方法来改善。 一种方法是在录音的时候增加一个中间传声器,把它的信号放大,再分别分配到左右声道中去。 另外一种方法是再重放时增加一个中置扬声器,而将左右声道信号各分一部分给此扬声器放声。 (二)X/Y制式 X/Y制式采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指向性传声器紧靠在一起,同轴放置,置于声场中的一个点。 由于两支传声器的间距为零,拾取的声道间信号不存在时间差,也自然不存在相位差。 但对于两支传声器来说,由于入射角的不同,而传声器又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所以拾取的两声道声音信息存在着强度差。 因此,X/Y制式是一种强度差立体声拾音制式,又被称作无相位差立体声制式。 X/Y制式是将两只传声器彼此重叠设置,使两只传声器的膜片在垂直的轴线上尽量靠近,彼此张开一定的角度,所采用的两只传声器必须严格匹配、统一。 主轴指向左边的传声器称为X传声器,所拾取的信号作为立体声的左声道;主轴指向右边的传声器称为Y传声器,所拾取的信号作为立体声的右声道,重放时。 X、Y传声器拾取的信号分别送入左、右扬声器。 X/Y拾音制式通常采用心型指向性的传声器,两传声器轴向夹角0可选择的范围为80-130,相应的有效拾音角为180-130。 在实际的应用中,传声器的轴向夹角常选用90和120,各自的有效拾音角为170和140。 X/Y拾音制式由于两只传声器的膜片是重合在一起的,所以缺少了时间差的立体声信息,声音信号的成分同实际的双耳听音相比较,除了在不同方向传声器频率响应的不同以外,相对单调,缺乏变化。 从重放听音的效果来看,声音缺乏层次感、空间感和深度感。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其立体声的声象定位是比较清晰和稳定的。 具有相当宽的有效拾音角,可以使传声器在较近的距离拾取声源,而不会出现声象飘移,过于集中两边扬声器上的效果。 并且由于左右声道间基本上不存在时间差,所以其单声道重放的兼容性是非常好的,用于实况转播是很成功的。 (三)M/S制式 M/S拾音制式是强度差拾音方法中另一种拾音制式。 它所用的两支传声器置于声场中的一个点,其中一只是心形的。 主对声源中间,称为M传声器;另一只是8字形的,横向放置,对着声场左侧,称为S传声器。 M传声器中的字母M有双重含义。 一是中间(Middle)传声器的意思,表达它所对准的方向;另一个是单声道(Mono)的意思,因为M/S制式所拾取的信号在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实际上只重放M信号,而抛弃掉S信号。 因此M/S式兼容性极好,人们称这种制式为“真实的立体声,同时也是真实的单声道”,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S传声器的字母S也有双重含义。 一是旁边(Side)传声器的意思,表达其对准的方向;另一个是立体声(stereo)的意思,表明只要把此信号加入到M信号中去,即可形成完整的立体声信号。 根据规定,8字形传声器,即S传声器左边的声音信号为正,右边的声音信号为负;M传声器拾取的声音信号为正。 在两只传声器的输出端通过加减器生成L和R信号。 L=M+SR=M-S M/S制式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 由于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中都包含一个相同的中间信号,所以,在正前方45度夹角的区域内,左右声道的分隔度不好。 于A/B制式相反,M/S制式存在中间声象加重现象。 由于M/S制式也是采用一对位置重合的传声器,因此它与X/Y制式一样,左右声道信号之间只存在强度差。 而不存在相位差和时间差。 M/S制式的真实感极好,还因为两支传声器靠得极近,两者拾取得混响信息具有相同的基本功率频谱分布。 但由于两支传声器指向性不同,在它们的输出端相位、振幅不重合。 所以,在重放时.两族扬声器之间的混响声是无方向性的,而且十分均匀。 相反,对直达声则可以重放出它的指向性来。 三、总结 从技术原理上来讲,目前使用的立体声拾音技术都是根据人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强度差、时间差创立起来的。 在各种拾音技术中,传声器拾取的是具有强度差的声源信号,或者是既有强度差,又有时间差的声源信号,来获得立体声效果。 因此,立体声录制也常以上述三种工作原理来分类。 应该说,所有这些方式都各有优缺点,不存在一种十全十美的拾音方式,每种拾音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