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解剖ppt课件_第1页
胸部X线解剖ppt课件_第2页
胸部X线解剖ppt课件_第3页
胸部X线解剖ppt课件_第4页
胸部X线解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部影像解剖 X线应用解剖 胸部X线应用解剖 肺肺实质 肺间质气管 支气管肺野肺门肺纹理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 腺泡 胸膜纵隔 心脏 大血管 胸壁骨性胸廓胸壁软组织膈 胸部X线应用解剖 肺 肺实质和肺间质 肺组织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肺实质 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 以肺泡为主 肺间质 肺的支架组织 分布于支气管周围 血管周围 小叶间隔及脏层胸膜下肺动脉 肺静脉 淋巴组织 气道正常时 肺间质不能显示 当间质间隙内有病理组织积聚时 液体 肿瘤 纤维 方可显示其异常影像 气管 支气管 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 11 13cm 1 5 2cm为中线结构 在主动脉弓水平常稍偏向右侧 不应该误认为移位在正常后前位像上 气管两侧壁走行平行 但在气管分叉处上方 气管左侧壁处常可见到由主动脉引起的平滑压迹左 右主支气管 第5 6胸椎平面隆突气管分叉部下壁 60 85度吸气时略大 90度 右侧 20 30度左侧 30 45度 气管 支气管 两侧主支气管逐级分出叶 段 亚段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肺泡囊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支气管仅有空气传输作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肺泡囊则兼有气体传输和交换作用 气管 支气管 气管 主和叶支气管在X线平片上可显示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右肺 上 中 下三叶 斜裂和水平裂 左肺 上 下两叶 斜裂 X线平片上 除非叶间胸膜显影借以分辨肺叶外 并不能显示各肺叶界限 但结合正侧位胸片可推断各叶大致位置以确定病变所在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斜裂起自第5胸椎水平 倾斜向前下 大致与第6肋骨平行 止于前胸膜沟 前肋膈窦 后方数厘米的膈肌处水平裂大致呈水平走行 与第4前肋大致同水平 前部常低于后部 外侧部常低于内侧部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左肺 上叶 下叶 尖段S1 后段S2 前段S3 上舌段S4 下舌段S5 背段S6 内基底段S7 外基底段S9 前基底段S8 后基底段S10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右肺上叶尖段后段前段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右肺中叶外侧段内侧段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右肺下叶背段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右肺下叶内 前 外 后基底段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左肺上叶尖后段 前段 上 下舌段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左肺下叶背段 内前 外 后基底段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次级肺小叶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组织 小叶间隔内有静脉和淋巴管穿行呈多角形 大小不一 边长约1 2 5cm中心为小叶细支气管和小叶动脉包括小叶细支气管发出的3 5支终末细支气管所属肺组织 腺泡 4 7mm 正常情况下 上述结构均不能显示 肺叶 肺段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次级肺小叶和腺泡单个肺小叶实变表现为直径1 2cm的片状阴影单个腺泡实变表现为类圆形结节状致密影 称为腺泡结节样病变 是X线平片上能识别的最小肺实质单位 因而可视为肺实质的基本解剖单位 肺门 肺门解剖学定义 由肺动 静脉 支气管 淋巴管 神经及其周围结缔组织构成影像学定义 由肺动脉 肺叶动脉 肺段动脉 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阴影构成 正常淋巴结 神经及结缔组织不显影 肺门 肺门 正位片两肺中野内带第2 5前肋间 左侧比右侧高1 2cm两侧肺门大小 密度大致相等 有人测量两侧肺门外缘至中心线的距离 一侧肺门大小为3 5 7cm 一般为5 5cm 一般位于2 4前肋之间水平 肺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支气管肺淋巴结 肺门 肺门 右肺门分上 下两部上部 上肺V及段间肺V近段 上肺A及肺段A起始部 上叶B及肺段B起始部构成 其最外缘由上叶后V或上肺V后下干构成下部 下肺A及肺段A起始部构成 其内侧为含气的中间B 正常成人 15mm上 下部相交形成一钝角 相交点称肺门点 肺门 左肺门分上 下两部上部 左肺A弓 左上叶肺A及肺段A起始部 左上叶B及肺段B起始部及上肺V分支构成下部 下肺A及肺段A起始部构成 由于心影遮盖不能显示其全貌左肺A弓与引流左上叶尖段V相交处称为左肺门点 肺门 肺门 侧位片两肺门大部分重叠 右肺门略偏前 表现似拖长尾巴的 逗号 前缘 上肺V干后上缘 左肺A弓尾巴 两下肺A干 肺门 肺野 肺野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肺野透明度与摄片时的吸气幅度有关肺野的划分 描述病变位置 内 中 外三带纵行三等分上 中 下三野第2 4肋骨前端下缘的水平线 肺野示意图 肺上区又可由锁骨影分为上方的肺尖区和下方的锁骨下区 肺纹理 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 由肺动脉 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 主要成分为肺动脉及其分支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延伸 逐渐变细正常立位由于重力作用 下部血流量较上部大 下肺野纹理较上肺野粗 卧位则上 下肺野相差不多观察多少 粗细 分布及有无扭曲 变形和移位 正常粗细和多少无明确标准 肺纹理 胸部X线应用解剖 胸膜 胸膜 壁层衬于胸壁内面 脏层包绕肺表面 两者密切接触 其间为一潜在腔隙 胸膜腔 胸膜在X线平片上的显示菲薄 厚度约0 2mm 不易显示胸膜反折处走行方向与X线平行伴随阴影肺尖区肋骨下缘 表现为与肋骨下缘平行的线形阴影 以第2肋最常见 胸膜 伴随阴影 叶间裂 斜裂正位片 一般不能显示侧位片 自第4 5胸椎水平斜向前下方的线状阴影 在前肋膈角后数厘米处与膈肌相交水平裂正位片 70 正常人可见 从腋部第6肋骨水平向内止于肺门外1cm处侧位片 自斜裂中点 向前水平走行达前胸壁斜裂和水平裂位置变化可判断肺体积变化 叶间裂 副裂 副裂可将任何一部分肺组织与其邻近肺组织部分或完全分开这些副裂在发育程度上变异很大 从不到1cm深度的表面裂隙 到一直延伸至肺门的完整裂最常见的副裂奇裂 下副裂和上副裂 副裂 奇叶副裂肺发育过程中 奇静脉被包入发育中的右肺芽奇叶副裂内侧肺组织即为奇叶 副裂 奇叶副裂由奇静脉两侧的四层胸膜形成自肺尖部向奇静脉方向走行的弧线状阴影 以小圆点状 泪滴状 的奇静脉为终止点奇裂在胸片上的发生率为0 5 副裂 上副裂将下叶背段与各基底段隔开右侧多见 平片和CT很少能辨认 副裂 下副裂将下叶内基底段与下叶其它部分隔开右侧多见平片很少能辨认 胸部X线应用解剖 纵隔 纵隔 位置胸骨后 胸椎前 两肺间上为胸廓入口 下为横膈内容心脏 大血管 气管 主支气管 食管 胸腺 淋巴组织 神经 脂肪等在X线平片上 除气管和支气管可分辨外 其余结构均因缺乏对比而只能观察其与肺部邻接的轮廓 纵隔 纵隔 纵隔分区对判断纵隔病变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常用纵隔分区方法多种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九分法 纵隔 分区 侧位片三分法气管 主动脉 心脏前缘连线 前 中 食管前壁 心脏后缘连线 中 后 分区 侧位片四分法胸骨柄 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连线 上 下 气管 主动脉 心脏前缘连线 前 中 食管前壁 心脏后缘连线 中 后 胸部X线应用解剖 胸壁 骨性胸廓 骨性胸廓的组成肋骨胸椎肩胛骨锁骨胸骨 骨性胸廓 肋骨后肋近似水平走行 密度较高 圆形 前肋斜向前内下走行 密度较低 扁平 第6肋骨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的高度 骨性胸廓 肋骨肋骨上下缘皮质线连续 但中下部肋骨后段因下缘较厚且有肋下沟存在而皮质线不清 骨性胸廓 肋骨侧位片 后肋与胸椎重叠侧肋及前肋向前下斜行大肋征 thebigribsign 在侧位像上 距离胶片远的肋骨比离胶片近的肋骨放大更明显 即在左侧位像 右肋显示比左肋更大 骨性胸廓 肋软骨1 10肋骨前端通过肋软骨与胸骨相连肋软骨一般不显示 年龄增大后 20岁 出现钙化时可显示一般第1肋软骨首先发生 然后自下而上男性 首先发生在上 下缘女性 首先发生在中心区 骨性胸廓 男性的边缘钙化 女性的中心钙化 骨性胸廓 肋骨变异叉状肋 bifurcationrib 最常见 肋骨前端呈叉状 大小近似或不等颈肋 cervicalrib 第7颈椎发出的短小而较直的小肋骨 见于单侧或两侧肋骨融合 fusionofrib 相邻两条肋骨呈骨性融合 局部肋间隙消失 多见于右侧第5 6肋骨后段 骨性胸廓 肋骨变异 叉状肋 骨性胸廓 肋骨变异 叉状肋和肋骨融合 骨性胸廓 肋骨变异 颈肋 骨性胸廓 胸椎1 4胸椎清楚可见 其余隐约可见 心影后 骨性胸廓 胸椎正位片 横突可突出于纵隔之外 与肺门重叠处易误认为肿大淋巴结 骨性胸廓 胸骨由柄 体和剑突组成正位片 大部分与纵隔重叠 仅两侧外上角突出于纵隔轮廓外侧位片和斜位片可显示胸骨全貌斜位片 胸骨柄呈六角形胸骨体两侧缘呈波浪状 骨性胸廓 锁骨内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两胸锁关节距离中线的位置应相等外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 骨性胸廓 锁骨菱形窝 距胸骨关节面2 3cm处的锁骨内端下缘偶见半月形凹陷 为菱形韧带附着处 呈辐射状向下将锁骨与第1肋相连 有时边缘不规则 亦可不对称 勿误为骨质破坏 10 骨性胸廓 肩胛骨正位片 双臂内旋不足其内缘可与肺野外带重叠 勿误为胸膜肥厚 骨性胸廓 肩胛骨青春期 肩胛下角可出现二次骨化中心 勿误为骨折 一般在20岁左右融合 胸壁软组织 胸壁软组织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房和乳头 胸壁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与颈根部软组织在肺尖内侧形成外缘锐利 均匀致密的阴影颈部偏斜时 两侧胸锁乳突肌可不对称或失去锐利边缘 胸壁软组织 锁骨上皮肤皱褶与锁骨上缘平行的3 5mm宽的薄层软组织影锁骨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投影其内侧与胸锁乳突肌影相连 胸壁软组织 胸大肌多见于肌肉发达的男性于两肺野中外带可形成扇形致密影下缘锐利 呈一斜线与腋前皮肤皱褶延续 左侧胸大肌缺如 胸壁软组织 乳房女性乳房可重叠于两肺下野 形成下缘清楚 上缘不清且密度逐渐变淡的半圆形致密影 其下外侧缘与腋部皮肤延续 胸壁软组织 乳头在两肺下野相当于第5前肋间处 有时形成小圆形致密影 年龄较大妇女多见 亦可见于男性两侧对称 透视有助于与肺内病变鉴别 女性乳头 男性乳头 胸部X线应用解剖 膈 膈 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 膈 分隔胸 腹腔的腱膜性隔膜 由中心腱和周围肌性部分组成前方起自剑突和胸廓凸面周缘的第7 12肋后方为膈脚纤维右侧起自腰1 3椎体外侧缘左侧起自腰1 2椎体外侧缘这些纤维向中心腱汇合 并以几乎与中心腱边缘部垂直的方向插入中心腱 膈 正位片 两侧横膈呈圆顶状在外侧及前 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肋膈角 其中后肋膈角深而锐利在内侧与心脏相交形成心膈角圆顶偏内前方右膈顶较左侧高1 2cm 约半个肋间隙 相当于第10后肋水平 第6前肋 呼吸时 上下对称运动 范围1 3cm 深呼吸时可达3 6cm 膈 局限性膈膨升膈肌的局部发育较薄 向上呈局限性隆起多见于右侧为正常变异 膈 波浪膈有时深吸气时 膈顶呈波浪状 系因膈肌附着于肋骨前端 深吸气时受牵拉所致 胸部X线应用解剖 心脏 心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心的淋巴引流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 颈 胸交感干和迷走神经组成心丛支配心 纵隔 心脏 复合影像心肌壁 血管壁腔内血液心包和心包腔重叠影像仅显示四心腔和大血管轮廓不能显示心内结构和分界 后前位 正常表现 右缘上段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下段 右心房 左缘上段 主动脉结中段 肺动脉段 左心耳 下段 左心室 后前位 正常表现 心膈角心缘与膈顶之间的夹角心包脂肪垫心腰部主动脉结与左心室段连线的内侧部分相反搏动点 心脏形态 横位心 心脏长径与水平线夹角小于45 多见于矮胖体形者斜位心 心脏长径与水平线夹角约为45 最为常见垂位心 心脏长径与水平线夹角大于45 多见于瘦高体形者 心脏形态 心脏大小测量 心胸比 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连线的长度正常值 0 5 后前位 异常表现举例 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