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旁骛 骄阳 略输文彩 重蹈覆辙B . 喧响 谀辞 顿失滔滔 脑羞成怒C . 杜绝 禁锢 红妆素裹 理至易明D . 侮辱 凭吊 原驰蜡象 不屈不挠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客人身份尊贵,上级领导十分重视,她小心翼翼地接待他,幸好没出什么问题。B . 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C . 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D . 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山洪暴发,良田被淹,灾情扣人心弦 , 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到了。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制定”前加上“能否”)B . 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删掉“不”字)C .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删掉“经过”)D . 我市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删掉“和范围”)4. (2分)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A . 反复B . 夸张C . 夸张 反复D . 反问5. (2分)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的三种声音分别是( ) A . 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B . 打人声、骂人声、撞人声C . 玩乐声、唱歌声、饮酒声D . 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二、 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 (共3题;共28分)6. (9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忽然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理解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众人灭火之声:_。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一词(实为短语)可以看出。(2)文中“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什么?7.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东面而视_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_(2)翻译下面句子。“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8. (6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3)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4)烈士暮年,_。(曹操龟虽寿)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吴均与朱元思书)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的诗句是“_,_”。 (8)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中描写女子虽执花在手,却因天长地远而相思无以寄达,只能无奈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的诗句是“_,_”。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转眼间,2017年已经成为过去。对于我们这些面临中考的孩子们来说,这一年有着些许特殊的含义,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请你以“我的2017”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回顾逝去的一年,作为给自己的一份心灵总结。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字沙尘暴张炜网络传播是个不可回避的巨大现实,我们这里的文化人在任何场合都要谈到网络衍生的诸多问题。可是在国外比如在欧洲,这个问题就不像我们这里显赫。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我们与他们相逢,几乎无一例外都要谈到网络传播对青年的伤害,谈到了对低质海量传播的恐惧。大家用了一个词汇:“沙尘暴”文字信息的巨量翻涌,呈弥漫式席卷而来,这种比喻再贴切不过,它来自一种实际感受。奇怪的是外国学者对我们的强烈反应都感到不解,甚至有点木木的。后来才知道,他们那儿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恐慌。因为他们那里虽然也在网络上发表东西,但相比我们这里既少得多也认真得多。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如果发表作品,也当成纸上印刷品一样怎么会不一样?网络只是园地和载体的一次改变,作品该怎样写还要怎样写。当然他们主要还是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为了便捷,有的很成熟的外国作家偶尔也在网络上首发创作,但文字上讲究的程度是不会变的。这就使人想到,同样是一个现代科技工具,在不同族群里发挥的功能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不可能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对一台手扶拖拉机感到好奇。一些人还记得,那时候村子里如果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全村的人都要跑出去观看,连老太太都出门了。到了今天,可能在村子里摆上一辆坦克都难有这个效果。可见对现代科技工具,还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我们是一个科技特别不发达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是容易产生技术崇拜。事实上无论网络的传播效率多么高,都不能改变个人艺术创作的品质。其品质不论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印在草纸上、金箔上,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载体而改变自己。所以严格讲,没有“网络文学”,只有文学。也没有分类细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只有文学。载体从古到今不知改变了多少次,变化之大几乎是翻天覆地,但是文学的标准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低劣文字等等呈现海量的趋势,形成了“文字沙尘暴”。但是,网络一点都不可怕。对高效率的工具,一味地排斥还不如利用。如果网络搬运的文字信息干净而讲究,那不是一件极大的幸事吗?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掌握在谁的手里、怎样使用,这才是关键。总而言之,越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越是需要和它相匹配的更高的道德伦理素质,不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外国学者对“文字沙尘暴”基本不存恐慌是因为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文中用“文字沙尘暴”来比喻在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并呈现海量趋势的文字。(2)第段中写七八十年代全村人争相看拖拉机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4)某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这样一段文字:“语文老师给我们看超能陆战队,duangduangduang,大白萌萌哒!太给力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请你结合文意对这一现象做简要的评述。11. (20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读“死”书与读“活”书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六、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 (共3题;共19分)13. (4分)通过外国短篇小说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小说的魅力。但这只是外国小说中的几朵浪花,请你再推荐一篇你最喜爱的外国作家的小说(第八单元学过的除外),并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说明推荐理由。 14. (5分)(2011东营)如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15. (10分)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它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中特定子女教育支出分担及保障协议范本
- 体育赛事赞助担保合同风险规避与权益保障
- 电力施工合同签订与施工期合同履行及竣工验收规范
-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与社区环境修复及恢复协议
- 智算中心扩建项目技术方案
- 化工车间安全员考核及答案
- 博望区营销推广计划方案
- 恩施环保应急预案(3篇)
- 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2025年行业标准化与认证体系构建策略报告
- 2025年通信基站储能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标准与规范报告
- 1.2 连续分类(课件)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共七章节)
- 补漏协议书范本
- 风电场定检项目
-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 中国诗词协会入会申请表
- 《高级管理学》PPT课件.ppt
- 实现离心泵自动吸水的方法
- (完整word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方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新突破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unit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