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1)教案.doc_第1页
仪器分析(1)教案.doc_第2页
仪器分析(1)教案.doc_第3页
仪器分析(1)教案.doc_第4页
仪器分析(1)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器分析(1)教案学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任课教师: 魏 福 祥 授课专业: 环 境 科 学 课程学分: 8 课程总学时: 120学时 课程周学时: 4 2004 年2 月 20 日仪器分析(1)教学进程周次课次章 节计划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123456712345678910111213第一章 仪器分析序言第一节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分类第三节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第一节 概述(光谱分析法概论)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技术第五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第六节 红外光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图谱解析、定量分析)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第一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过程和类型第二节 吸收定律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及定性分析应用第五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 第四节 化学位移222222222222讲授讲授讲授讲授与演示讲授与讨论讲授讲授讲授与演示讲授讲授讲授与参观讲授仪器分析教学进程周次课次章 节计划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第五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第六节 各类氢核的化学位移第七节 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图谱解析、应用)第十二章 质谱分析法第一节 质谱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离子的主要类型第三节 裂解及开列类型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第五节 质谱的解析及应用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第二节 实用测量方法(干扰及其抑制、测定条件的选择)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四节 定量分析方法第五节 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第一节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第二节 光谱仪构造及仪器类型第三节 定性及半定量分析法第四节 内标法原理及定量分析方法第五节 基体效应、光谱缓冲剂、光谱载体 习题课22222222222222讲授讲授讲授讲授讲授讲授讲授与讨论讲授讲授与演示讲授讲授讲授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 仪器分析序言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法概论教学要求:重 点: 分子吸收光谱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章 仪器分析序言 50min第一节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分类第三节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法概论 50min 课后作业复习分子吸收光谱参考资料1 朱明华 仪器分析2 北京大学 仪器分析教程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1.1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和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探求这些性质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分析信号与被分析物质组成的内在关系和规律,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形态和结构分析的一类测定方法。由于这类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较特殊的分析仪器,故习惯上称为“仪器分析”。1.2 仪器分析的分类(1)光学分析(2)电化学分析(3)色谱分析1.3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第一节 光谱学概论光的性质电磁波可以用如下波参数描述。(1)波长() (2)频率(v)(3)波数(或)(4)传播速度 (5)周期T 分子运动分子能级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2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原理教学要求: 掌握基本原理,影响因素,红外吸收的必要条件重 点: 振动方程推导,理解难 点: 方程推导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00min 内容:振动光谱简介;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课后作业参考资料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原理(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2)分子振动简介1)双原子分子振动2)振动的量子化处理当照射的电磁辐射能正好能使振动能级跃迁时 3)非谐振子的振动4)多原子分子的振动(3)吸收谱带的强度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3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分子的振动方程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教学要求: 掌握基团的特征吸收重 点: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00min课后作业参考资料1 邓芹英 等 波谱分析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1)基团频率区 (i)4 0002 500cm1为OH、NH、CH的伸缩振动区。 (ii)2 5001 900cm1为叁键和累计双键区。 (iii)1 9001 200cm1为双键伸缩振动区。(2)指纹区 (i)1 8001 000cm1区域主要是CO、CN等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及CC单键骨架的振动。 (ii)1 000650cm1区域主要是CH的弯曲振动吸收。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4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主要官能团的特征频率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技术教学要求: 掌握仪器原理,制样技术重 点: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技术与制样技术 50min 参观,演示 (红外光谱室) 50min课后作业参考资料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及样品制备技术(1)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2)样品制备技术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5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制样技术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五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教学要求: 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种典型的特征吸收重 点: 记住化合物中的典型吸收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五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 100min 饱和烃、不饱和烃、羰基化合物等课后作业参考资料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五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 100min 饱和烃、不饱和烃、羰基化合物等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6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节 红外光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图谱解析、定量分析) 色谱-红外联用技术教学要求:掌握图谱解析重 点: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六节 红外光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00min (图谱解析、定量分析)课后作业参考资料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六节 红外光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图谱解析、定量分析)(1)定性分析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试样不纯会给光谱解析带来困难,因此对混合试样要进行分离,对不纯试样要进行提纯,以得到单一纯物质。试样分离、提纯通常采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2)了解试样来源及性质了解试样来源、元素分析值、相对分子量、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有关性质。3)谱图解析 特征区 a 化合物具有哪些官能团,第一强峰有可能估计出化合物类别;b 确定化合物是芳香族还是脂肪族,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主要由CH伸缩振动类型来判断。CH伸缩振动多发生在3 1002 800cm1之间,以3 000 cm1为界,高于3 000 cm1为不饱和烃,低于3 000 cm1为饱和烃。芳香族化合物的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在1 620 1 470cm1之间,若在160020、1 50025 cm1有吸收,确定化合物是芳香族。指纹区a 作为化合物含有什么基团的旁证,指纹区许多吸收峰都是特征区吸收峰的相关峰。 b 确定化合物的细微结构总的图谱解析可归纳为:先特征,后指纹;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定,后肯定。一抓一组相关峰。光谱解析先从特征区第一强峰入手,确认可能的归属,然后找出与第一强峰相关的峰。第一强峰确认后,再依次解析特征区第二强峰、第三强峰,方法同上。对于简单的光谱,一般解析一、两组相关峰即可确定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对于复杂化合物的光谱由于官能团的相互影响,解析困难,可粗略解析后,查对标准光谱或进行综合光谱解析。现举例说明图谱解析(2)定量分析1)定量分析原理2)测量方法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7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与紫外光谱同属分子光谱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 第一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过程和类型教学要求: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及方法。重 点: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及方法难 点:无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过程和类型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100min 1)* 跃迁2)n*3)*4)n* 150nmn* 200nm* 200nmn* 300nm课后作业P284:1、2,3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朱怀武 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1 概述2 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电子跃迁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吸收带的分类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8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电子跃迁。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节 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 第二节 吸收定律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教学要求:学习并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类、组成、结构、原理;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重 点:双波长分光光度计难 点: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波长选择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 20min 第二节 吸收定律 30min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0min 课后作业P284 2、5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清华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现代仪器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朱怀武 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一节 (内容)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 共轭效应,取代效应溶剂效应pH影响第二节 吸收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结构见PPT详细讲解仪器工作过程。(2)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见PPT介绍原理、性能、特点。(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a. 方法原理重点介绍波长选择。b双波长分光光度计c. 特点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9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紫外分光光度计组成,影响因素。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定量分析教学要求: 学习并掌握定量分析方法重 点:吸光光度法定量方法难 点:示差分光光度法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吸光光度法定量的基本方法 100min 一、标准对照法二、比吸收系数法三、标准曲线法四、最小二乘法五、解联立方程法课后作业P284:5、6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清华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现代仪器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四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 一、标准对照法二、比吸收系数法三、标准曲线法四、最小二乘法六、解联立方程法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0 次课 第 2 学时上次课复习:吸光光度法定量的基本方法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节 紫外光谱法的应用 (利用推算规则帮助结构分析、应用实例)教学要求:学习并掌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定性分析 结构确定重 点: 推算规则实用 难 点:无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十节 紫外光谱法的应用 推算规则 50 min 应用 50min 实例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一、 天然水中Fe2+的测定 三、水中微量酚的测定 一、 四、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总氮测定 课后作业P233: 9、10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清华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现代仪器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十节 紫外光谱法的应用 推算规则 推算规则的应用一、 天然水中Fe2+的测定原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max=508nm =1.1104用于测定Fe2+和总铁。测定条件、注意事项。二、废水中铬的测定方法原理:双硫腙分光光度法。max=518nm =8.56104测定条件、注意事项。三、水中微量酚的测定挥发酚、不挥发酚。原理:4-氨基安替比林(4-APP)分光光度法。max=510nm测定条件、注意事项。四、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机总氮测定 测定意义:水中含氮化合物是一项重要的卫生质量指标,它可帮助判断水体污染的程度。测定方法1.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max=420nm测定条件、注意事项。2.亚硝酸盐氮采用对氨基苯磺酸-萘乙二胺光度法。方法原理 max=540nm测定条件、注意事项。3.硝酸盐氮(1)酚二磺酸光度法方法原理 max=410nm测定条件、注意事项。(2)紫外分光光度法(3)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NO3-N和NO2-N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1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上面课我们学习的分子光谱,属分子吸收 今天我们学习 核磁共振波谱,属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教学要求: 理解掌握核磁共振现象重 点: 拉摩尔方程推导难 点: 什么是核磁共振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及版书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概述 20 min 第二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80min原子核的磁矩、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取向数和能级自旋核、核回旋 课后作业参考书 P 349 1 、2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邓芹英 波谱分析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11.1 概述11.2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2.1 原子核的磁矩 11.2.2 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取向数和能级11.2.3 核的回旋11.2.4 核跃迁与电磁辐射(核磁共振)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2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原子核的磁矩、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取向数和能级自旋核、核回旋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教学要求: 掌握核磁共振波谱仪基本原理,重 点: 基本原理难 点: 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核磁共振波谱仪 50min 核磁共振波谱参观 50min 课后作业 参考书,预习化学位移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邓芹英 波谱分析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仪器原理及组成 (1)磁铁 (2)射频振荡器 (3)射频接收器 (4)探头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3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核磁共振仪基本原理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节 化学位移教学要求: 学习化学位移,掌握化学位移的换算重 点: 化学位移难 点: 化学位移的定义教学手段及教具: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四节 化学位移 100min 化学位移的产生 化学位移表示方法 标准氢核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课后作业P349 4、5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邓芹英 波谱分析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四节 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的产生 化学位移表示方法 标准氢核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诱导效应 磁的各相异性效应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4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什么是化学位移,化学位移的表示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五节 自旋偶合 自旋裂分,偶合常数教学要求: 掌握低级偶合系统裂分规律重 点: 峰裂分的原因难 点: 偶合常数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自旋偶合 自旋裂分 60min 偶合常数 40min 课后作业P349 6、7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邓芹英 波谱分析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五节 自旋偶合 自旋裂分,偶合常数 1 吸收峰裂分的原因吸收峰之所以裂分是由相邻的两个(组)磁性核之间的自旋-自旋偶合2 偶合常数偶合常数和化学位移一样,在NMR中也是鉴定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数据(1)何谓偶合常数 (2)偶合常数的含义(3)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5 次课 学时上次课复习: 自旋偶合 自旋裂分 偶合常数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节 各类氢核的化学位移教学要求: 掌握典型氢核的化学位移重 点: 芳核 烯烃上核 炔基上氢核 醛上氢核难 点: 影响因素与氢核化学位移关系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各类氢核的化学位移 10min课后作业P349 8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邓芹英 波谱分析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各类氢核化学位移见表,每类化合物简要介绍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6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典型化合物氢核的化学位移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七节 核磁共振波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3C谱简介教学要求: 掌握简单化合物图谱解析重 点: 图谱解析难 点: 图谱解析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核磁共振波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0min 13C谱简介 50min课后作业习题集 核磁部分 9、10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邓芹英 波谱分析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5.7 图谱解析从核磁共振图谱上可以获得三种主要信息:从化学位移判断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从峰的裂分个数及偶合常数鉴别谱图中相邻的核,以说明分子中基团间的关系;积分线的高度代表了各组峰面积,而峰面积与分子中相应的各种核的数目成正比,通过比较积分线高度可以确定各组核的相对数目。综合应用这些信息就可以对所测定样品进行结构分析鉴定。但有时仅依据其本身的信息来对试样结构进行准确的判断是不够的,还要与其他方法配合。1HNMR图谱的解析大体程序为:(1)首先注意检查TMS信号是否正常;(2)根据积分曲线算出各个信号对应的H数;(3)解释低磁场处(1016)出现的COOH及具有分子内氢键缔合的OH基信号;(4)参考化学位移、小峰数目及偶合常数,解释低级偶合系统;(5)解释芳香氢核信号及高级偶合系统;(6)对推测出的结构,结合化学法或利用UV、IR、MS等提供的信息进行确定。解析举例: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7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IR、 UV、 NMR与质谱都是用于结构分析的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二章 质谱分析法 第一节 质谱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离子的主要类型教学要求: 掌握单聚焦质谱的分析原理,离子的主要类型重 点: 质谱的分析原理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质谱的基本原理 70min 质谱仪 质谱仪工作过程及基本原理 双聚焦质谱仪课后作业习题集 质谱部分 1、2、3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朱淮武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一节 质谱的基本原理1 质谱仪 有机质谱仪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1)真空系统(2)进样系统(3)离子源 (ion source)(i)化学电离源(CI)(ii)场致电离源(FI)(iii)场解析电离源(FD)(4)质量分析器(mass analyzer)(5)离子检测器2 质谱仪工作过程及基本原理3 双聚焦质谱仪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8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质谱的基本原理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节 离子的主要类型 分子离子、碎片离子、亚稳离子、同位素离子教学要求: 掌握主要离子类型重 点: 分子离子难 点: 亚稳离子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分子离子 50min 碎片离子 50min 亚稳离子同位素离子课后作业习题集 质谱部分 4、5、6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朱淮武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二节 离子主要类型1 分子离子(1)分子离子形成(2)形成分子离子时电子失去的难易程度及表示方法(3)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结构的关系(4)分子离子峰的识别方法 (i)注意m/z值的奇偶规律(ii)同位素峰对确定分子离子峰的贡献(iii)注意该峰与其他碎片离子峰之间的质量差是否有意义2 碎片离子3 亚稳离子 (1)亚稳离子的产生(2)亚稳离子的识别(3)亚稳离子峰在解析质谱中的意义4 同位素离子5 重排离子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19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分子离子及分子离子的识别;亚稳离子及亚稳离子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节 裂解及开裂教学要求: 学习掌握裂解规律,开裂类型重 点: 开裂类型难 点: 开裂类型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裂解及开裂 100min 简单开裂 重排开裂 脱水 开裂 -开裂 苄基裂解 丙烯基裂解课后作业习题集 质谱部分 7、8、9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朱淮武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二节 裂解及开裂 简单开裂 重排开裂 麦氏重排,四元环重排脱水 醇类化合物 开裂 羰基化合物 -开裂 胺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 苄基裂解 有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 丙烯基裂解 烯烃类化学和物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20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开裂类型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第五节 质谱的解析及应用教学要求: 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中裂解方式,有机种裂解,可能产生的碎片; 图谱解析重 点: 能够判断裂解方式,可能产生的碎片 图谱解析难 点: 判断裂解方式 图谱解析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50min 第五节 质谱的解析及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0min课后作业习题集 质谱部分 10、11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朱淮武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简单烃类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 第五节 质谱的解析及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第一步 对分子离子区进行解析(推断分子式第二步 对碎片离子区的解析 (推断碎片结构第三步 提出结构式 解析举例质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组织讨论)芳香胺的芳香醛衍生物的化学电离质谱(CI)的测定质谱最新进展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21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以上介绍的为波谱分析(IR、UV、NMR、MS) 这一章 开始介绍原子光谱分析包括 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教学要求: 掌握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重 点: 基本原理难 点: 吸收与发射的关系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50min(2)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3)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50min(4)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课后作业朱明华 P 265 1、 2、 9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北京大学 仪器分析教程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2)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1)自然宽度2)Doppler(多普勒)变宽3)压力变宽4)自吸变宽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22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机理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二节 实用吸收测量方法教学要求: 学习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测量重 点: 锐线光源,实际测量难 点: 锐线光源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3)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50min1)峰值吸收2)锐线光源3)实际测量(4)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 50min课后作业P265 9参考资料朱明华 仪器分析北京大学 仪器分析教程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3)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1)峰值吸收2)锐线光源3)实际测量(4)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第 23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基础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教学要求: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组成重 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难 点: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组成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