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材料分析题(2)文章来源:社科部点击数:417发布时间:2008-5-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材料分析题(2)13、下面是有关资本流通总公式的一组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 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7页)。材料2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83页)。“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6页)。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某些商人善于投机钻营,做到既能贱买又能贵卖,但这种现象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所赚到的,正是别人所亏的,因而就整个社会来说,社会总商品的价值量并没有增加分文,只不过是原来既定价值量在资本家之间作了一次重新分配而已。材料3马克思指出,在资本流通过程中,“货币的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74页),而且,“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7页)。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说明资本流通的总公式与商品流通的总公式的不同之处。(2)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流通和“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之间矛盾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答案要点(1)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不同点:买卖顺序不同;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的媒介物不同(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形成了资本的总公式的矛盾。14、下面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几段论述材料1“资本是货币,资本是商品。但是实际上,价值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交替采取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值着。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它的增值也就是自行增值。它所以获得创造价值的奇能,是因为它是价值。它会产仔,或者说,它至少会生金蛋。”(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材料2“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的消费,象任何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市场以外,或者说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的。因此,让我们同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非公莫入”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材料3“因此,资本不仅象亚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式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物化,资本自行增值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材料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什么原理?(2)材料2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什么原理?(3)马克思在材料3中揭示了什么?答案要点(1)材料1说明了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材料2说明了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3)材料3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超出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工人无酬劳动时间的物化。15、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富人排行榜的材料。材料12004年福布斯公布了中国富人排行榜。在体育业、出版业等构成的大娱乐产业中,作家行业虽然处在了福布斯名人榜的底端,不同于艺人身价动辄千万倍升的利润增值方式,但也足以让老百姓羡慕不已和困惑。在入选福布斯“2004中国名人榜”的传统作家上榜理由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作品进入影视圈”。现在,小说与影视结合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材料22007年1月,一家网站发布“中国教授富豪榜”。此榜一出,迅速在各大论坛上转帖发布,众多网友纷纷热议。上榜的“富豪教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老板教授”,这类教授同时承担着大学或科研院所的教授和大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这两个角色,每天在两种不同的工作场地穿梭,也许上午刚在高档写字楼里签下一份上千万的合同,下午却开着奔驰驶进校园,面对着讲台下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另一类即是“作家教授”,这类教授靠著书立说争取高额版税从而赚得盆满钵满。上榜的“作家教授”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通过“触电”即通过进入影视业后扩大其影响,带动其作品销量而不断增加其财富的。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作家上“富豪榜”的现象有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试用劳动价值论加以分析。2.以文本产业为例,分析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答案要点(1)作家上“富豪榜”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恰恰是价值规律的客观反映。劳动价值论认为,影响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是价值和供求,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家著书立说是一种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艰苦的复杂劳动,耗费的体力、脑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另外,版税和发行量也是带给作家收益的决定因素,而这两者都因为作家名气和水平的区别最终在利润上出现级差。作家“触电”,作品与影视结合,提升了作家的知名度,带动了作品的热销,作品的版税收益加大,作家的财富在短时期内剧增,能上排行榜也不足为怪了。(2)文本产业属于服务产业,是属于服务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首先,服务或服务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此外,无论是提供有形服务产品还是无形服务产品的劳动,都是服务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体力、脑力的耗费,都能创造价值。16、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位资本家与一位产业工人的对话的材料。资本家:你们工人对我们这些老板应常抱恩之心,因为没有我们投资的厂房、机器、原材料,你们即使有力气和技术,也生产不了任何产品,结果只能失业,饿死。工人:胡说八道!没有我们工人的劳动,你们的厂房、机器、原材料都将是一堆死物。是我们用智慧和体力生产出各类劳动产品供你们享受。没有我们的劳动,你们将破产倒闭,直至饿死。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剖析以上资本家和工人的对话,到底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2请用正确理论阐述厂房。机器。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劳动各自在生产产品中的不同作用。答案要点1以上材料说明工人的观点是正确的,而资本家的言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因为厂房、机器、原材料确实是一堆死物,如果没有工人的劳动,厂房、机器、原材料不会自动生产出任何产品,只有靠工人阶级的劳动,才能使原材料在机器运转下变成各类供人类需要的劳动产品,所以说工人养活了资本家。2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厂房、机器、原材料属于不变资本,它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其本身的价值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而工人的劳动,即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称为可变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并且生产出大于自身的价值。由此可知,只有工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和财富,是工人阶级世世代代养活了大大。小小的资本家。17、下面是一个“倒奶事件”的材料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答案要点(1)从表面现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么有制之间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通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年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对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系;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18、下面是一个关于对价值规律认识的材料人们到市场上去买西瓜,纷纷议论,说今年吃了一夏天的贵西瓜。往年三角五角一斤的西瓜,今年为什么身价陡增?深一追问,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往年的低价正是今年高价的“祸端”。往年,当地大部分农民都以种西瓜为业。但近两年来,随着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地西瓜市场出现了变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西瓜价格不断下跌,瓜农的利润开始变薄。卖西瓜的一语道破了玄机:种西瓜都没有种玉米赚钱,谁还种西瓜?一句话说出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利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瓜农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继而转产。如果不能好好价值规律往往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丰收了,市场价格回落,农民亏本;第二年种植面积少了,价格又猛涨,大家又回头来种,结果又亏本。只要市场是开放的,价格波动就永远存在。西瓜市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正确应用价值规律,使农民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价西瓜背后是一道需要破解的大题目。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价值规律的价值规律作用形式是怎样的?(2)如何利用价值规律更好的指导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答案要点(1)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法则,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便是价值。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2)价值规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生产,商品生产者只有自觉的应用价值规律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案例中的农民不能正确的应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和市场缺乏预见,导致西瓜生产的波动,不能很好的抵御市场风险,在有的年份还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劳动浪费,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抵御来自市场的价格风险。19、下面是一组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材料材料1英国侵略印度,始于17世纪初。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者侵略和掠夺印度的主要工具。18世纪,印度中央政权衰微,陷入诸侯混战,1757年,英国乘机占领了当时印度最富庶的省份孟加拉,这是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开端;到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吞并旁遮普,整个印度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从剥削方式上看,既有以暴力为基础的赤裸裸的抢劫,也有用倾销廉价商品的方法进行的经济剥削。征收高额土地税,是英国殖民者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印度广大农民在英国殖民者和本国地主。高利贷者的双重压榨下,挣扎在死亡线上。仅17571815年,英国就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其中23是以土地税的形式从农民的身上榨取来的。英国殖民者的残酷掠夺,使印度农业衰落,土地荒芜,饥谨频发,人口锐减。而英国殖民者则在印度人民流血流汗的基础上,过着骄奢的生活。材料2“七年战争”中,英国殖民头子克莱武在侵占孟加拉时,一人就从孟加拉金库中抢走了23万英镑的金银珠宝。这是典型的暴力抢劫。后来,他恬不知耻地吹嘘自己如何“节制”:“我出入于只为我自己敞开的金库,两手抓满了黄金和珠宝,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此后十多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仅从孟加拉金库中就掠夺了526万英镑的财富。殖民国家在殖民地,除了征收赋税和劳役外,还垄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荷兰在印度尼西亚推行的政策就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印度印西亚以产香料闻名,而香料又是欧洲一向需求的商品。荷兰殖民者垄断了印尼的香料贸易,为保持垄断价格,还规定了几种香料的种植地区,不许别的地方生产那几种香料。在香料之外,荷兰殖民者还强迫印尼农民种植咖啡、甘蔗、蓝靛和烟叶等经济作物,榨取高额利润。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或是以物易物,进行不等价交换。例如,法国殖民者在北美掠夺印第安人,主要是用廉价的布匹、铜壶和火器,换取珍贵的兽皮,如海狸、海獭皮等。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说明了什么?(3)我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要点(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件运输查验课件
- 大专做课件教学课件
- 农作物副产品加工与市场对接策略方案
- 未来教育核心题库及答案
- 公共建筑暖通协同设计与室内装饰探讨
- 2025年宿州学院专职辅导员公开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多重耐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氢能产业园加氢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工程项目中资源整合与优化管理方案
- 2025湖南长沙仲裁委员会调解员招聘10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项目经理年中会议汇报
- 2024年北控水务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盘锦市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5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水发节水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附答案】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2025年版
- 夜间红外成像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酒类酿造产品品质追溯体系建设方案
- 电焊车间卫生管理办法
- 书店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