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物理期末测试.doc_第1页
初二上物理期末测试.doc_第2页
初二上物理期末测试.doc_第3页
初二上物理期末测试.doc_第4页
初二上物理期末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初二上物理期末测试2第I卷 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32分)1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A声带振动产生的 B气流振动产生的C鼻腔振动产生的 D胸腔振动产生的2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3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 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 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C. 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D. 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4我校师生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用精彩的节目庆祝祖国的60岁生日,其中有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独奏,也有西洋乐器钢琴、萨克斯独奏,你能辨别它们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乐不同人蝙蝠大象狗发声851100Hz10000120000Hz最低12Hz4501080Hz听觉2020000Hz1000120000Hz120000Hz1550000Hz5小明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时,常见运动员关节扭伤后,医护人员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物。那是什么呢?李阳到医院做了一个调查,原来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可让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达到麻醉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无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液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6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7冬天的乌苏里的气温下降到了-50,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之下的江水仍在流动,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A. -50 B. 0 C. 低于0,高于-50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点亮的白炽灯泡灯丝能达到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t1t2t3 B.t2t3t1 C.t1t3t2 D.t3t1t2.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11对敞口的容器中已达沸点的水继续加热,在这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A使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 B使水温保持不变C使水温继续上升 D防止水温下降12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13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下列有关此武器的应用、认识错误的是: A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B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 C此枪射击时超声波响度太大,会把人声振聋 D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等特点14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 )15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16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7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_ 可以传声;有的渔民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吸引到网里,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 作为传声介质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_(快/慢)。18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物质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的通过,到达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大气的这种保暖作用称作 效应,而城市的平均气温要比周围的乡村高一些,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它给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19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 过程中要 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长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 和 物态变化。20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在城市道路禁鸣喇叭,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中减弱噪声。21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使气体液化的方法还有 。22在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窗,开启室内的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窗玻璃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窗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其形成原因是 23. 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_ _,为了保护发射台,就需要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 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_ _形成的。24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 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 热量。25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这个过程是 热的。妈妈把油倒入锅内后,却不见油冒气泡,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 。三、解答题(共44分)26(5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 _。(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 _是正确的。(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 (填字母序号)27(6分)(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 _(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做测温物质,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右图所示,图中刻度尺上每一小格表示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3)图中甲和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8.8375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28(5分)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的数据。(3)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9(6分)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甲的示数/80655342343333333333乙的示数/80706153464035323030(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环境的温度约为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至少填一个)(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的。(4)小明仔细分析了表格中的数据,认识到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 的影响。甲乙(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更好。30(9分)上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右图:(1)如图甲,他们实验中的错误是 、 。(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 程如图(乙),则图(乙)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5969798989896989898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下列根据表中数据做出加热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5)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较高,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 ,大量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31(8分)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中,小明按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试管中放入一些碎冰块,B试管中放入一些碎烛蜡后,并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 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容:(1)请你告诉小明他应采用图_所示的方法点燃酒精灯;甲乙丙丁完成实验后要熄灭酒精灯应采用图_所示的方法。(2)如图小明在实验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_。(3)下表是小明记录冰熔化实验的数据,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图1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5-2000001234(4)根据探究的过程可知:冰的熔化过程至少持续了_min。在实验的第1.5min,A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状态。像烛蜡等这种固体叫_(填“晶体”或“非晶体”)。(5)从上面探究过程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_.32.(5分)右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使 用 说 明 书(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00,则此时声速约为多少m/s.S2甲 铜铃 乙S1ms液晶显示屏盐城市xx初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初二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