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2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2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2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2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1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10201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192012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28201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372012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试题49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57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642012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742012年湖北省恩施区中考语文试题822012年湖北省天门江汉潜江市中考语文试题91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99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水渍(z) 吹毛求疵(c) 热忱 功名利禄B褴褛(l) 栩栩如生(x)锤炼 自出心裁C磕绊(bn)瞻前顾后(zhn) 恻隐 眼花缭乱D揣摩(chui) 拈轻怕重(zhn) 陶冶 与日具增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 ,有秋的 ,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A 奔放 成熟萧瑟 B 奔放 萧瑟成熟C 成熟 奔放萧瑟 D 成熟 萧瑟奔放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发挥文化领军人物的作用,为我省培养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B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成为国内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C神州九号飞船将于6月至8月间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D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武汉市近日开展了“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的评选活动。4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A)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B)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C)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D)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你相信星座能影响性格吗?星座能影响人的性格吗?占星学传说认为: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为外向星座,外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向外;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为内向星座,内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内向。另外,三种土象星座(金牛座、处女座和摩羯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而三种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和双鱼座)的人则相对更神经质一些,情绪和心态也更容易出现波动。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教授决定与英国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一个心理学实验。梅奥几年前开办了一个占星学院,有全世界范围的学生。他们从中间选择2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的人格调查问卷。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在占星学界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本人却开始怀疑。他突然意识到实验的样本选得有问题:他选择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来做实验,这批人被安装了一个关于星座性格决定论的心智模式。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关的。有了这个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孩子们在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特质上的得分跟他们的星座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关。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这个实验结果狠狠打击了占星学界,曾经被他们认为是“占星学的代言人和保护神”的心理学家,现在却突然倒戈一击。对此,占星学界给出了他们自己的解释:这些孩子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发展成他们星座赋予的性格。针对这个还击,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他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成人。这些调查对象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结果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的传说就不那么一致了。 至此,实验的结论已经相当明确:人们会因为对占星学的了解以及对“星座性格”的相信,就会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仅让他们看到那样的世界,也让他们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样的性格来生活,最后真的成为了星座所描述的那样的人。(选自拆掉思维里的墙,有删改)5下列概括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的研究目的,准确的一项是A探究内向星座与外向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B探究十二星座与人的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C探究土象星座与水象星座之间的性格差异。D探究占星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学术分歧。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占星学传说认为,处女座的人性格较为内向,大多数时候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B艾森克第一次实验,由于样本选择不当,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但受到了占星学界的欢迎。C艾森克第二次实验的结论颠覆了占星学界的传统概念,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受到占星学界的质疑。D艾森克三次心理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调查对象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的不同。7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甲同学说:星座不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毫无关系,占星传说不可信。B乙同学说: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艾森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C丙同学说:星座与性格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果你了解并相信“星座性格”,就有可能发展成那样的性格。D丁同学说:星座是否会影响人的性格,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文章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注释】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圆:圆滑。 卿:公卿,泛指高官。 季川:元结的堂弟。预:参与。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及见之 及:等到C趋焚之 趋:追逐D长必好之 好:喜欢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悦婴儿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第卷(非选择题90分)四、(14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8分,每空2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3)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忠贞的民族气节。(4)每逢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 ”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福。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美丽的邂逅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作者:朱东锷有删改)13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4分) 14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4分)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15读第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 16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近年来,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日,湖北省“为万名留守儿童圆梦”活动之“温暖之旅”启程。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在留守儿童中展开调查。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18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4分)材料一: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每逢周末,她总会把社区的几个留守儿童邀请到家里,让他们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看电视,包饺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李阿姨还带着他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去江滩放风筝。孩子们感受到李阿姨浓浓的亲情,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材料二:本学期,某学校专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校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如何与人交往,留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心态等方面。材料三:为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某社区新近成立了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天晚上7点到9点,社区20多个留守儿童在大学生志愿者张帆和刘芳的带领下,下象棋,打兵乓球,画画,跳舞 19远在深圳工作的父母担心小辉的安全,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不要外出。小辉觉得生活很单调,听说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很想去参加。于是,他给爸爸打电话说:“ 。”爸爸说:“好的,你去吧!”(2分) 七、(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即便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请以“敬畏文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D;2A; 3B; 4A二、(9分,每小题3分)5B;6D;7C;三、(9分,每小题3分)8C;9D;10C四、(14分)11(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12(1)在水一方(2)在乎山水之间也(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千里共婵娟五、(18分)13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14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15(1)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2)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16(1)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2)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3)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六、(8分)17示例:你通常用什么方式与爸爸妈妈联系?18我们可以从亲情温暖、心理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19示例:爸爸,我总呆在家里感觉有点单调,听说我们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很想去参加。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您觉得可以吗?七、(50分)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3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汉 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wn( )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选自鲁迅社戏当炊烟袅袅( )升起的时候,随风摇y( )的紫茉莉,就像一个含羞的姑娘默默地颔首。 选自林清玄紫茉莉2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A终成 属 意思: B 满全球 意思: 3尽管我国的法定文字早已变成了简体汉字,但在书法欣赏、典籍阅读和对外交流中,仍会经常碰到需要认读繁体字的情况,因此,适当地了解一些繁体字常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请将下列繁体字与简体字对号入座。(2分)A觀 B筆 C寶 D鳳宝 ( ) 凤( ) 观( ) 笔( )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明用语,因为汉字独特的表意功能,显得格外典雅而简洁,如今在社会交际中偶尔用到,仍然会平添一分书卷气息。如中途先走说“失陪”,长期未见说“久违”,请人赴约说“赏光”。请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明用语。(2分) A劳驾 B久仰 C 笑纳 D赐教仰慕已久说: 求人指点说: 求人帮忙说: 请人接受说: 5 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当时人们无不称赞这副对联写得词工句丽,是歌德颂才的佳作,可不久就有人发现这是灵谷老人利用汉字谐音双关,借联刺奸的隐语。请你把上下联各改动两个字,以还原这幅对联的真正意思:(2分) 上联: 下联: 。阅 读一、读冰雪之文,养浩然之气。(20分)一卷冰雪文序张岱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若:像。 特:只不过。恣:放纵,任凭。挹(y):舀。奚(x):什么。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藉( ) 异( ) 遂( ) 固( ) 7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冰 雪 之 在 人 如 鱼 之 于 水 龙 之 于 石 日 夜 沐 浴 其 中 特 鱼 与 龙 不 之 觉 耳。 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9请用第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2分) 10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3分) 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 )的“冰雪之气”,过渡到( )的“冰雪之气”,最后才落脚到( )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11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2分) 1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 1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2分) 雾凇沆砀, , 。二、运文学之思,论建筑之美。(13分)建筑的阅读张抗抗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爱“批”建筑物,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有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建筑与文学的 。 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当一个新的形式落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内容的所指。建筑与文学的 。 建筑师和文学家的想象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的“生命之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宏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的精神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建筑与文学的 。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全部使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同于语言。词汇必须在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能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条钢筋铁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选自建筑创作2004年第5期14阅读文章第自然段,说说建筑与文学构思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什么?(2分) 15作者为什么说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的“生命之酶”和“灵感之母”?请你阅读文章第自然段,结合文中的一句原话来回答。(3分) 16既然说“建筑材料”只是建筑师的“词汇”,那么,怎样才能把“建筑材料”变成建筑师的“语言”呢?(3分) 17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自然段的空格处。(3分) A语言 B想象 C构思 18积累链接: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的颔联描绘了我们宜昌一带的山川之势,视野开阔,气象宏大。请你默写出这一联诗。(2分) 三、仰大师之范,念慈让之人。(12分)亦慈亦让沈从文蔡永祥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02年12月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既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选自2008年第6期散文百家 【注释】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 19细读第自然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2分) 20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加点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3分) “照我( )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21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 (3分) 22细读第自然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2分) 创作题材创作特色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创作主题 23积累链接:纵观沈从文先生的一生,可以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年轻时“不求闻达”的两句话来概括。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话。(2分) 四、省当世之弊,觅清欢之境。(15分) 林清玄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么,“清欢”是什么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选自林清玄散文集24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2分) 25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3分) 26请将下边句子中空缺的名词各归原位。(2分)备选名词:A身 B鼻 C耳 D舌句子: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27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3分) “清欢”在第段中具体指 ,在第段中具体指 ,在第段中具体指 。28清朝画家盛大士说: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难道说“机智”和“高雅”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吗?请你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29积累链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2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写 作(50分)30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最活跃,感觉最灵敏,身体最好动,想象最丰富的年龄段,让一切充满活色鲜香似乎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但现实背景下,过快的生活节奏,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剩的营养搭配,过多的感官刺激,常常也令大家感到疲惫和厌倦,每当这种时候,如果大家能够忙里偷闲,搁下你的书本;快中求慢,减缓你的脚步;闹里取静,放松你的身体;苦中求乐,转移你的视线或许你会发现那课间的一次走神,那午后的一会小憩,那家中的片刻独处,甚至于一顿野蔬,一次漫步,一个凝望,都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欢。请以清欢一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写 作(50分)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汉字(10分)1(2分)宛或者婉 m nio 曳2(2分)眷:亲属,家属;誉:名誉,荣誉3(2分)C D A B4(2分)B D A C5(2分)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阅读(60分)一、读冰雪之文,杨浩然之气。(20分)6(4分)藉:借,凭借 异:不同 遂:于是,就 固:本来7(3分)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淋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划错一处扣1分)8(2分)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特”“恨”“解”“说”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 5分。)9(2分)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得到生长和发育)。(答对一词得1分)10(3分)由(物)到(人)最后到(文)。11(2分)“冰雪”有空灵、纯净、清冽、透明、湿润、低温、保鲜等特点。(答对1个得05分)12(2分)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或: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作者通过这句话所流露出的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和天下无人能识君的无奈之情。知人论文,不能不察。)13(2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错一字扣1分)二、运文学之思,论建筑之美。(13分)14(2分)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或“形式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或“形式落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内容的所指”均可。15(3分)因为建筑师和文学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蛊惑”。16(3分)“建筑材料”必须在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能形成建筑师的“语言”。17(3分)C B A18(2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错一字扣1分)三、仰大师之范,念慈让之人。(12分)19(2分)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自“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20(3分)“照我(我;或者作者;或者沈从文)思索,能理解我(你;或者与“我”相对的个体;或者读者);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或者社会中人;或者他人;或者人们)。”21(3分)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如日月星斗光被人间,洗从文先生的人品亦慈亦让令人如坐春风,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文学大师。所以,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凡是能扣住文学创作方面的崇高地位,突出“星斗”之意和表现不求名利,谦逊让人的品格两方面来回答的,均可得分。内容有缺失和表达不准确的相应扣分。)22(2分)创作题材: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只答前半句的亦可。) 创作主题:主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只答后半句的亦可。)23(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错一字扣1分)四、省当世之弊,觅清欢之境。(15分)24(2分)清欢;或人间有味是清欢25(3分)示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落寞遗憾。2“花间一壹酒,独酌 无相亲”的孤独寂寞。(诗句引用无误,诗句情感基调把握准确,句式与原句相同,得满 分。任缺一项扣1分)26(2分)C B D A27(3分)清静(或清净) 清淡 清洁(或清爽)28(3分)这里的“机智”与“高雅”并不矛盾。因为本文中的“机智”并没有“机敏”“智慧”之意,而是“世故”“市俗”“势利”“狡黠”之意,所以说,“凡人”多一分“世故”“市俗”“势利”“狡黠”,自然就会少一分“高雅”。(能抓住“机智”的语境意义自圆其说即可得分,叙述方式不求一律。答“不矛盾”得1分,替对为什么得2分。)29(2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错字扣1分) 【注】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揣摩题意,去芜取精,把握要旨,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写作(50分)30作文(50分) 【评分细则】 考生初见“清欢”一词,或许会觉得陌生,但在试卷的最后一篇阅读文段中,林清玄详尽地解读了“清欢”的深层含义,为学生由阅读进入写作搭起了座桥梁。 仔细审题,会发现题目中有两个要素需要弄清楚。 一、何谓“清欢” 从阅读文段(四)可知,清欢即“清雅恬适之乐、清静简单之境、清爽淡定之美”;学生如若不懂,还可以从作文提示中梳理出如下信息:“清欢”即指忙里偷闲时的闲适;快中求慢时的优雅;闹里取静时的恬静;苦中求乐时的轻松而“清欢”这种情感体验的载体或许是课间走神所带来的心灵顿悟,午后小憩所拥有的情感漫步,片刻独处所发现的宁静境界,甚至于一顿野蔬所带来的清淡滋味,一次漫步所带来的心旷神情,一个凝望所发现的清欢人生只要弄清楚了“清欢”的真正含义,学生就会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文如泉涌,下笔千言。 二、何谓“一刻” “刻”是指“短暂的时间”,因此考生在写“清欢一刻”时,应该把所选的材料集中在“一刻”上,运笔的重点应集中在“一瞬间”,而不需要面面俱到。写作的关键是要善于抓取瞬间情态,摄取瞬间精彩,捕捉瞬间感受,让人感到考生确实从生活中的一瞬间咀嚼出了“清欢”的味道。这“一刻”是给人带来“清欢”的一刻,是让人超脱尘世的一刻,是让人心灵净化的刻。 本文限定写记叙文,考生作文必须符合记叙文的般特征。 类文:45分-50分 能突出“清欢”的主题,格调高雅;选材典型,所选的材料集中在“一刻”上;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文章体裁合乎要求。 二类文:40分-44分 能突出“清欢”的主题,格词清新;选材不俗,所选的材料集中在“一刻”上;结构合理;思路较明;语言通顺;文章体裁合乎要求。 三类文:30分-39分 能基本表现“清欢”的主题,主题格调不高;选材一般,所选材料没有集中在“一刻”上;机构不合理;语言贫乏;文章体裁合乎要求。 四类文:0分-29分 不能突出“清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