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酝酿(ling) 朗润(rn) 分歧(q) 狭隘(i)B . 烘托(hng) 抖擞(su) 贮蓄(ch) 吝啬(ln)C . 莅临(l) 憔悴(cu) 缥缈(pio) 央求(yng)D . 踉跄(ling) 庇护(p) 粼粼(ln) 各得其所(g)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电恼 庆幸 流传 图文并茂B . 提供 繁植 眼界 科教兴国C . 查阅 闭幕 决策 通俗易懂D . 热朝 简洁 精英 基本国策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 , 令人目不暇接。B . 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 , 即刻回乡探望。C . 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D . 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 , 传遍大江南北。4. (2分)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认为,阅读由于其自身的无功利性和纯粹性,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公益性。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受助者获取资讯、增长知识、舒缓情绪,从而促进受助者自我调节、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实现自我,这也是一种慈善。阅读是信息获取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是知识积累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是心灵抚慰的最快速、最深层的方式。因此,推广阅读,就是推行慈善,阅读推广应该成为公益慈善的基本模式。由此可见,阅读推广是实现公益慈善的有效途径,也是公益慈善活动一种的新的生发点和探索。A . B . C . D . 5.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B .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C .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道理,如爱莲说。D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出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 1、此夜曲中闻折柳,。2、,而今迈步从头越。3、,自缘身在最高层。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5、韩愈晚春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6、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 (1)此夜曲中闻折柳,_。 (2)_,而今迈步从头越。 (3)_,自缘身在最高层。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 (5)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_,_。 (6)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 (3分)(2017泰安)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例句:行对卧,听对看,昼永对春闲。手辣对心酸,虎踞对龙蟠。仿句:朝对_,暑对_,淡雨对轻烟。郊寒对_,酒圣对诗仙。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孙建勇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迭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够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选自意林2015年第22期)(1)你从文中看出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用上三个词语)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3)结尾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踏实和勤奋的品质最初是在中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B . 第段画横线句子中列出的数字充分说明屠呦呦的科研团队走过的弯路是因为对古典医籍的研究不够细致导致的。C . 本文主要采用了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刻画屠呦呦的人物形象。D . 第段说屠呦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是为了与第段“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相对比,强调了屠呦呦的成功来得太容易。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答案在风中飘【虚假消息】【网民声音】土豆泥的故事2046:村上一直关注着这个事情的动态。焦-仲卿: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张XiAozhao:诺贝尔都不要,造诣要上天了。潘特维拉X:村上哭晕在厕所。maskwong迪伦: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satow:可能是电话没有按时实名注册。谷大白话:迪伦先生!恭喜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尽快与我联系领取百万美元奖金!只需缴纳五万元人民币手续费即可!请把手续费打到我农行卡,卡号6228。【学者反思】首先,迪伦是一个以反叛和行为难以预测著称的艺术家,我头脑里已经有了这个先入之见,他的拒奖理由与我头脑里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把这当作他拒奖的真实理由,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误又称肯证偏见或验证偏见,是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的一种,指的是,当我们主观上已经有某种看法或观点时,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或直接接受那些能够支持原有看法的信息,而忽视那些可能推翻原有看法的证据。这种偏误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能觉察自己的偏误,不等于他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觉察自己的偏误。其次,我也没有给这条消息太多的停留时间。我们只是对特别注意或在意的信息才会产生认真的怀疑,有了怀疑也才会去进一步核实。我们对每天接收到的许许多多信息会作一个快速的评估,一般会只关注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信息。对信息的重视是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必要条件,只有重视了才会细加思考。我对这条假消息觉得奇怪,但并没有将此转变为认真的怀疑,因此也就没有想到要核实它的真假。【凤凰评论】人们热传这些炮制出来的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或者没有养成核实、验证的习惯。这一方面与教育缺失有关我们的教育往往不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事实上,只要动一下鼠标,搜索一下相关信息,摆明了骗人的洋葱新闻就不会被那么多单纯的人“信以为真”了。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有些人在刷存在感与点击率。在我看来,这部分人在接受和传播这些洋葱新闻时,未必真“信”,他们可能无所谓真相如何,而更在乎在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不可缺位”。因此,对于“拒奖”信息的传播者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不在乎信息的真伪、质量,他们只在乎新的噱头在热传的过程中,自己是否缺位,是否抢占了先机。从这个角度看,“谣传”也好,“传讹”也罢,参与传播者基于传播竞争的优势而先转发了再说,也就不难理解了。(以上材料摘编自相关网站)(1)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 . 偏误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能觉察自己的偏误,他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觉察自己的偏误。B . 我们对每天接收到的信息会作一个快速的评估,只会关注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信息。C . 人们热传假新闻,与我们的教育不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有关。D . 确认偏误是指当我们主观上已经有某种看法时,往往会忽视那些可能推翻原有看法的证据,倾向于寻找或直接接受那些能够支持原有看法的信息。(2)“他们只在乎新的噱头在热传的过程中,自己是否缺位,是否抢占了先机。”你赞成【凤凰评论】中这样的判断吗?结合【网民声音】,说说你的看法。 (3)人们为什么会轻信鲍勃迪伦拒奖的消息?结合【学者反思】和【凤凰评论】进行分析。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2013淮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骈死:_见:_等:_策: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食或尽粟一石。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文中画线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4)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 , 植物_的景象。(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教会我们不断地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在思想困顿的时候,我们用阅读让自己更开阔;在情感迷茫的时候,我们用交流让自己更豁达请以“ 让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戏剧外,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