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第二册课本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1990年起地球人口超过了60亿(7月11日世界人口日);世界人口增长曲线“J”型曲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类型“高-高-低”(原始型和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过渡型人偶增长模式)“低-低-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往往取决于“死亡率”的变化。 分布发达国家大部分属于现代性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为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1.2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爆炸近100年来世界人口猛增,呈现指数增长的模式;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按等比数列增加,生活资料按等差数列增加。 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土地、矿产、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的有限性。 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的特点临界性(与人口合理容量进行对比的);相对性和警戒性。 1.3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的特点空间位移(跨越行政边界);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限度;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人口由农村迁到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交通和通信;政治因素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文化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婚姻(初婚年龄和婚姻的稳定程度)、宗教(一般不反对口人增殖);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四海为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2.1城市空间结构区位的概念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区位分析自然地理区位地形、气候、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两河交汇处,过河点,河流的入海口形成大型的城市);人文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旅游、科技、商品农业;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宗教、政治、军事等。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市政府用地等。 基本特征各类经济活动的相互竞争使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等。 影响因素自然、历史文化、经济和交通。 中心商务区职能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特点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多高层建筑、人口昼夜变化大、内部分区明显;准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和市场是决定性因素,支付租金能力的大小就决定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结构学说同心圆学说、扇形学说和多核心学说。 中心地理论理论的提出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 几个概念中心地(学校、商店、城镇等),等级,服务范围,门槛;中心地等级的划分的依据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大小;几点解释中心地位于呈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的中心;按照距离最优的原则选择同等级中心地,但等级不一样情况就不相同的,因为高等级中心地包含低等级中心地;等级越高的中心地,服务范围越大、职能种类越多、规模越大,但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大。 2.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最重要的标志);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化的意义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影响;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乡村对外开放程度等。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起步早、现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现阶段发展速度快,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 2.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生活衣食住行游;农村生活生活习惯、劳作方式、城乡差距等方面;在我国优先发展公交是既定政策。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城市热岛、城市雨岛、城市干岛效应);河流(破坏原来的河网系统,排水不畅,形成涝灾);生态(工业三废对生物和环境的危害等)。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就业方式、产业结构、景观特征、生态环境、交通信息、文化。 环境问题城市病人口密集、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 形成原因人口产业的高度密集,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发展趋势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人口、产业向卫星城市和新开发区迁移。 原因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变高,而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和就业困难,吸引力降低;郊区城市化使得城乡差距缩小,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质量较好,吸引力增强。 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运用信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具书店活动方案
- 新生小班中秋活动方案
- 旅游公司回馈策划方案
- 科室护理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肠瘘的观察及护理
- 我会照顾我自己大班健康
- 新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体系构建
- 口腔正畸美妙微笑健康之路
- 带状疱疹健康宣教
- 2025年网络应用软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石英砂采购合同
- 广告代理行业商业模式-全面剖析
- 2025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公共课程公需考试
- 钢结构工程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 (2024)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资料填写范例与指南
- 2023年贵州贵州赖茅酒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行政案例分析-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操作系统-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商务邮件礼仪》课件
- 《让子弹飞》电影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