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1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A“灰烬”B“奇异的芬芳”C“那么细,那么软”D“血和灰阴暗”E“没有渔船”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同志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空袭,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 的日子里写的。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C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 发行的书。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在“二战”中神秘失踪,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 到充分体现。3对下面这首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桥 杨山 道路与道路的连接 寂寞时甘愿寂寞 渴望与等待的组合 痛苦时甘愿痛苦 默默承受重量 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 大队人马从胸膛上驰过 用一支无声的歌(注:杨山,现代诗人,曾任红岩杂志副主编) A诗中“桥”的形象可视为作者自喻。作为文艺刊物的编辑,诗人“甘愿” 充当“大队”文学习作 者由文学之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成为他们“渴望与等待的组合”。“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 用一支无声的歌”,这就是诗人的愿望。 B“桥”的形象也是一切奉献者的形象。“默默承受重量”,甘当他人或后代 的“桥”,让他人或 后代通向幸福的彼岸,而自己,“寂寞时甘愿寂寞/痛苦时甘愿痛苦”,这正是奉献者的共同特征, 桥是一首奉献者的歌。 C这首诗以桥喻人,写得朦胧含蓄,意象有典型性,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发人思索,耐人寻味。 D桥给人以人格的力量,给人以美的情操和享受,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好诗。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_;动乱的年代里,_; 安定的年代里,_。5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 有的拓荒者是天生的冒险家。他将薄田变成沃土,将沙漠变为绿洲。 6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_(2)“那里是太阳,是春。”_(3)“无形的手掌” _(4)“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_7理解下列诗句(1)“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_(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_8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9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_ _10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延伸拓展 一、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帆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 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 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 唉, 它不是在寻求幸福, 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 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 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 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_2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 _3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 _二、阅读下面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片段完成下列问题。 就是那一只蟋蟀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和谐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的倾听 你的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4 诗中写两位诗人听到同一蟋蟀的叫声,其用意是? _5写蟋蟀唱歌的排比句的作用是? _6“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的深刻含义是(不超过40个字): _7这首诗每段均以“就是那一只蟋蟀”发端,这样反复吟咏的作用是? _ _ _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的难题 (1)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2)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一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克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3)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效益吗?” (4)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5)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6)“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D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7)“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8)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它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E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9)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津津乐道 _ (2)语重心长 _ (3)难以名状_ 9在文中用浪线画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_10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 _“一阵”能否改成“一眼”,原因是 _ _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_ 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 (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1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 _ 13认真阅读(6)、(7)、(8)段,理解D句、E句能否对调,为什么?_1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15文章表现的主题是 _ 16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联系你的生活用70字左右谈一谈。_ 参考答案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1A、D、E 2D3A4理想是文明 理想是安定 理想是繁荣5有的拓荒者是孤独的苦行僧。他背负着爱仁义和道德的十字架,头顶烈日,口含蛇胆,脚踩黄沙起程。或:有的拓荒者是肤浅的井底蛙。他省吃俭用,吃苦耐劳,终于在苍茫大漠中筑起一幢像样的小楼,犁出几分贫脊的农田。 有的拓荒者是不羁的行吟诗人。他浪迹天涯,随遇而安,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或:有的拓荒者其实是卑劣的拾荒者。他爱繁华,爱富庶,荒芜是他最憎恨的敌人。6(1 ) 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2)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3)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4)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确民的新生活。7(1) “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2)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8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9此题意在让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诗,写散文也可;也不必写得太长,一百字至五百字均可。10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拓展延伸1 帆(可从标题中得到启示);塑造“帆”的形象(诗中其他形象起衬托作用)。2 指个人的幸福。3 渴望自由,呼唤斗争。4 表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突出了同一祖先同一血脉的感情。5 写蟋蟀之声无所不在,表现思乡之情的普遍。6 说明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心是永远向着故乡的。7蟋蟀是本诗抒情的载体,反复咏唱可淋漓地抒发内心的激情。用蟋蟀是每段内容的核心由“就是那一只蟋蟀”发端,由点到面,从内容上得以扩展。反复咏唱可使段与段之间呈现扩展收缩的关系感情有起有伏。8(1)指父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2)爸爸对保罗不注意听话而不满,又话语诚恳而有分量,情意深长地提醒他 (3)指爸爸当时脸上的表情没办法说出和描述出来 9第(1)段的“父亲喜欢和别的故事。第(2)段小保罗记得叫人腻味。 10认真思考的意思。不能,因为“一阵”表明小保罗思考时间较长,与“呆望”吻合,而“一眼”时间短与、呆望”矛盾。 11乌龟踏实有韧性 乌龟靠的是运气 12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赛跑中会像兔于那样躺下睡觉。 13不能,从(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