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察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利用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前后矛盾及供述和辩解与其他事实证据之间的矛盾,揭露犯罪嫌疑人的谎言,以迫使其交代罪行,是一种审讯策略,如对其运用得当,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切犯罪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空间、动机、手段、被侵犯客体、危害结果等基本要素,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必然联系,从而构成了犯罪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将受到这种规律性的验证和制约。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或认罪后又变供、翻供、故意歪曲事实,势必违背客观规律,破坏犯罪事实的真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前后供述和辩解之间、供述与其他证据之间发生矛盾,露出破绽。其主要表现是: (1)供述与证据不一致;(2)供述与同案犯供词相矛盾;(3)供述前后不一致;(4)供述与历史事实相违背;(5)供述与自然条件相违背;(6)供述与某些规章制度不符;(7)供述与风俗人情不符合;(8)供述与某些常识相悖;(9)供述在逻辑上矛盾等等。 这些矛盾的存在既为我们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提供了可能,又是迫使嫌疑人坦白认罪的有力武器。在审讯中,要紧紧抓住犯罪嫌疑人防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发现矛盾和漏洞,打消其侥幸心理和顽固态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善于发现矛盾,捕捉战机 嫌疑人编造情节进行伪供的防御体系,多数是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形成的。但既然是编造伪供,必定要破坏犯罪事实的真实性;而且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处于法律上的不利地位,在心理压力下,往往只考虑如何应付眼前的审讯,无暇从长远计议,不能很好地处理供述与事实的关系,因而常常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暴露出矛盾和漏洞,当其意识到这一点时,又往往会添枝加叶,企图编造得令人相信,这样又会形成画蛇添足,欲盖弥彰的局面,导致出现更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犯罪嫌疑人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相违背的必然结果。 在审讯中,只要认真仔细地听取犯罪嫌疑人供述,就能把握其心理活动,不断获取其抗拒审讯的信息,然后抓住战机,发起猛攻,使嫌疑人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迫使其就范。对嫌疑人供述中的矛盾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审查判断: 对需要核查的案件事实和关键情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讯问;对同一案件事实间隔地重复讯问;对于同一案件事实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述语言讯问;对于需要核查的问题,拆散为若干个小问题,分别夹杂在其他问题中讯问;对于需要核查的问题与一些已公开的、确凿的情节联系起来进行讯问;对供述中一些与历史事实、天文地理、自然条件、风土人情、规章制度等相关的内容要仔细核对;对涉及比较复杂的科学性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技术鉴定。 对于嫌疑人供述与其他事实证据间的矛盾,一般是通过比较印证的方法;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所有材料归纳总结,找出证明案件事实或情节的相同或相异之处,加以综合分析判断。 二、正确利用供述中的矛盾 嫌疑人作虚假供述必然会引起供述与事实、证据及前后供述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一旦形成并表露在外,就会成为嫌疑人无法抛开的沉重包袱。审讯人员只要善于抓住这些矛盾,正确加以利用,从解决个别的、具体的矛盾入手,就能够攻破嫌疑人的抗拒心理。在利用矛盾时,要掌握下述原则: 1.任其表演,后发制人。在审讯中,若发现嫌疑人编造情节作伪供,要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不要急于驳斥,打草惊蛇,而应任其表演,佯装相信;在关键情节上,还应让其反复多讲几遍使供述的矛盾暴露得更具体、更充分、更明确,让其作茧自缚,无法自圆其说。对其伪供内容要详细记录在卷,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录音、录像,用视听资料加以固定。待矛盾充分暴露后,审讯人员再选择关键问题,予以无情揭露,迫使改变态度,彻底交代罪行。 2.揭露矛盾要同使用证据和政策攻心紧密结合。在利用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时,要抓住主要矛盾,设计安排发问方式和讯问顺序,力求使发问有较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环环相扣,相互衔接,使其无空子可钻,无机可乘,完全陷于被动之中。紧接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法律、道德、前途等思想教育,讲明“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道理,促使其转变态度。如果嫌疑人仍狡辩、抗拒,可以选择一些客观真实、不容争辩的证据,适时使用,彻底打消其狡猾抵赖的顽固心理态度。在严厉批评其错误态度的同时,还要继续进行思想教育,堵死其退路,晓之以利害关系,指明前途。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检察人员要态度严峻、表情严肃、语调内刚外柔,力争句句切中要害,使嫌疑人既在心理上感到压力和畏惧,同时又觉得合情合理,促其权衡利弊,尽快认罪服法。 3.对嫌疑人供述中的矛盾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嫌疑人供述中的矛盾,要通观供述全部内容,结合嫌疑人认罪表现,具体分析产生矛盾的主客观原因,弄清嫌疑人是为了掩盖罪行故意伪供,还是由于思想紧张过度而在表达、记忆上产生错误,或者是供述中一时出现口误。实践中有些嫌疑人可能会出现一种意识狭窄现象,在感知、记忆上发生偏差,在犯罪时表现出行为失措,发生疏忽和遗漏,而在犯罪后的供述中对当时的一些具体细节回忆不起来,因此在供述中常常会出现前后供述之间,供述与客观事实之间互相矛盾的现象。因为这些矛盾实际上并不是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有意制造出来的,所以对这种情况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过分的责怪,只要让其更正过来即可。嫌疑人供述与证据材料发生矛盾,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供述是真实的,而证据材料却没有完全反映客观真实情况,如证人受视觉、听觉、记忆差异的影响而提供了错证,有的证人受威胁、引诱后有意作伪证等等。对此,检察人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一概认定为嫌疑人不老实所致,也不能对供述偏听偏信;既不能随便怀疑或否认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不能未经查证核实,就确认不疑。 三、充分利用同案犯之间的矛盾 在审讯共同犯罪案件的嫌疑人,特别是共同职务犯罪嫌疑人时,可以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 虽然共同职务犯罪案件的嫌疑人作案手段狡猾隐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和经验,而且往往案后订立攻守同盟,但他们往往又是互相利用、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个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侵犯,他们之间又会发生矛盾和冲突。随着审讯的深入,当感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同伙利益难以兼顾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便会抛弃同伙保全自己,以争取宽大处理。 在利用同案犯之间的矛盾时,首先要了解各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罪行轻重、个性特点以及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固有矛盾等情况,然后根据其认罪态度选择好对象,抓住薄弱环节,重点突破,促使其走坦白从宽的道路,检举揭发同伙的犯罪事实,将功赎罪。这对订有攻守同盟的案件能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一旦突破缺口,便可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尔后可在已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高中化学 主题2 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课题4 保健食品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1
- 5.4.2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第六课 昼夜的交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新世纪版
- 管理基础机考试题及答案
- 关键岗位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供热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各大高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职衔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技术委托开发合同》
- 教师实践与理论融合的创新路径探索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509册泵类书籍大全-截止到20150531
- 新增临时排水管方案
- GB/T 5796.3-2022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 第七章-辐射防护分析课件
- 研究生英语阅读综合教程reading more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课件
- 眼科学教学课件:眼睑病
- ZXONE8700技术规范书
- 微观经济学生产与成本理论
- 环境监测第2章(2)——水和废水监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