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2007-08-24 00:45:06) 转载标签: 文学/原创鲁迅研究分类: 论文 摘 要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那个时代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和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寄寓了鲁迅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深刻地揭露了她们的主体意识被抹杀的社会现实,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探索妇女问题的角度上,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关键词 鲁迅小说;女性意识;妇女解放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鲁迅是最早关注妇女问题的作家之一 ,他以理性之笔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揭示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状态。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小说祝福、离婚、伤逝中,他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典型形象。当我们走进这些鲜活的形象,就会看到积淀着数千年的中国妇女的血泪,她们的不幸、无助,她们的坚忍、顽强,她们的希望、出路 在鲁迅的小说中,他对女性生存、女子节烈、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地位等问题也给予了分析批判,意在通过对女性的发现来启蒙社会,实现“立人”思想。一、女性形象反映的社会生态在封建社会,女性不仅在生理上遭受惨无人道的摧残和扼杀,更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毒害和禁锢。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像巨大的无形的绳索,长期绞杀和窒息着中国的女性。鲁迅作为思想文化革命的主将,采取冷峻清醒的现实主义审视态度,始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几千年来“吃人”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在小说中把不同女性的不幸置身于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让读者明白:她们为什么会走向那样的结局。祝福中祥林嫂生活的环境 鲁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压在祥林嫂头上的,首先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鲁四老爷。小说的开头,通过“我”对鲁四爷的介绍和对他书房的描写,特意点明了他的身份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此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从他初见祥林嫂时即“皱眉”,一直到祥林嫂死后还大骂“谬种”都活画出他的丑恶面孔。在旧社会,依照礼教,女子的婚姻是“从一而终”,不得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以婆婆为首的族权让她毁节。婆婆用强硬的手段绑架她, 把她逼嫁到贺家。在花轿上,“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时,喉咙经全哑了。”但最终没有逃出“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成婚的命运。“天有不测风云”,祥林嫂第二任丈夫断送在伤寒上,儿子也遭遇狼叼而殁的命运。祥林嫂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暗暗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人们如何反应呢?她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同情与理解,却通过“看(听)”的行为,转化为可供消遣的“故事”,并从中得到某种“满足”,同时又在“叹息”、“评论”中,使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就这样,勤劳善良、麻木愚昧的祥林嫂被迫害得精神失常,丧失劳动力,最后被鲁四老爷解雇,沦为乞丐。在家家户户喜庆祝福之时悄然而死。离婚中的爱姑也是个悲剧人物。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不同意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谁知,这样爱姑却陷入了“完全孤立”,她的激愤不平,都抵不过七大人的一个“喷嚏”。何以七大人有如此的威力呢?这只要从“他”把玩古人“屁塞”、手握“小乌龟”的派头和“公婆说走就得走”的话语中可以领悟到,“他”就是“男权”的更高级也更荒诞的化身。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的”,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她不愿恪守“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婚姻范式。为了自由,为了爱情,她挑战封建的父权,从家庭中逃离,不顾一切非议和讥笑,大胆地与涓生相爱并且同居。当他们好不容易组织起一个家庭时,涓生却被解职了,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任凭涓生如何想方设法,但在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孤立下,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绝境,他们的婚姻也走向了解体。子君最终仍回到封建大家庭中去了。“从家庭出走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可见,子君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她的婚姻模式没有走出封建时代的影子。二、女性形象被抹杀的主体意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要义之一就是使人意识到个体独立存在的合法性。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有独立的经济意识的,丈夫死后,她到鲁镇去打工。但是,封建家长制度却无情地剥夺了她的自由。当婆婆把她抓回去后卖到深山里去,对于失去自由的祥林嫂来说,所有的独立意识都只能是空谈:无论是出来打工,还是拒绝嫁人。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打工时虽然获得了自由,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在鲁镇立足了。死了两个丈夫,这种晦气和不吉祥,使她在鲁四爷家只有烧火的资格。她因寡妇身份所受的歧视使她的精神倍受摧残,神情呆滞的祥林嫂再也没有先前的麻利和灵活了,被驱走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祥林嫂就这样被社会所遗弃,成为“无聊生者”,成为被“厌倦”的人。“冬至的祭祖时节”,当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句话就使“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死黑”。她显然是意识到了自己寡妇的身份是不配做祭祀活动的。因此她的身心倍受摧残,“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所以当祥林嫂发现自己的存在不被现存社会秩序所认可的时候,她的内心无法承受这份失落,最终陷入自己心灵的炼狱,难以自拔。祥林嫂最后沦为乞丐、走向死亡,并不是因为她生存能力的丧失,而主要是因为她的精神走向了死亡。与祥林嫂相比,离婚中的爱姑似乎很有反抗意识,其实她的反抗也不过跟祥林嫂一样,是在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可之上,以传统反抗传统,而不是以独立自由的主体意识来对抗传统。在她的观念里,婚姻体现的是一种买卖关系,所以她总认为自己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这种婚姻具有合法性。伤逝中的子君同居后却由无畏走向怯弱,即使细微的小事情竟会使子君变得很“怯弱”和“凄然”了;因为她早已不再读书了,知识的匮乏以及精神上的空虚是其“怯弱”的本质。虽然开始时,子君还卖掉了自己的戒指和耳环与涓生共同承担起组建家庭的责任。但当家庭生活陷入困顿,油鸡们不得不成为他们的肴馔,子君却很颓唐,“似乎常常觉得凄苦和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当不得不把阿随也放掉时,子君的神色变得凄惨了。她的凄惨和无聊显然是因为失去了官太太那样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为家庭经济的现状着想。无论是子君、爱姑还是祥林嫂,她们虽然都是以一种反抗或逃离的姿态出现在鲁迅的作品中,也一直以反抗与逃离的方式在传统的约束与禁锢中挣扎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历史安排给女人的宿命。由此可见,外在的歧视和打击与精神上的自我毁灭是其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而这根源恰恰是封建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它使女性在传统观念的捆绑中,没有形成独立的主体意识。三、鲁迅对妇女解放的探索鲁迅着力揭露他那个时代妇女的处境,并且不遗余力地批判妇女的自在的异化状态,意在揭露“病苦”,以引起“疗救”的希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还一直致力于寻找女性解放的出路。鲁迅的女性解放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立人”思想基础上的。他将女性解放纳入了整个反封建斗争中,并且作为反封建的一个突破口。女性处于社会最底层,解放了女性,也就是推翻了不合理的旧制度。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作为弱者的女性更是任人宰割,任人享用。鲁迅号召现在的青年肩负起“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的使命。鲁迅认为女性首先要解放思想,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不公平的社会地位。而要解放思想,女性必须接受新式教育,不断读书,接受新知识、新文化的熏陶。祥林嫂、爱姑等农村妇女都对自己的生存困境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做了旧礼教的牺牲品。子君虽然受过五四个性解放的影响,追求恋爱自由,但与涓生同居后却又沉湎于家庭琐事之中。实际上子君并没有从深层意识中觉醒到自己与涓生是平等的人,不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鲁迅也对女性的经济问题和女性世界的文化问题也作了深入思考。“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没有经济的独立, “解放”了的妇女可能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子君不是退怯了吗?那么,妇女的出路在于接受更好的教育并承担有报酬的工作。中国古代文化是典型的父权制专制文化,传统、宗法、礼教是其基本要素。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就是被这种文化牢牢捆缚着,她们成为男人的物化对象。鲁迅从文化的角度揭露他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昭示了文化由“器物”变为“神物”之后对妇女的恣肆淫威。要改变妇女的命运,自然要开展“新文化”的革命运动,以冲破那间窒息人的铁屋子,才能有新生的希望。鲁迅的这种女性意识自有其深刻之处。他在狂人日记中犀利地点明:“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却满本都透着两个字吃人。”众多无辜的弱者被吃,而被吃的人亦难免吃人。祥林嫂就是这“人肉筵席”上被吃的底层劳动妇女。她在鲁镇存在的唯一价值便是充当“玩物”,一旦被看的“厌倦”,变的“陈旧”,便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祥林嫂何罪之有?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些见解是相当深刻的。鲁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他以“首在立人,百事可举”的启蒙思想在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中冲锋陷阵,摇旗呐喊;他以独特的眼光在“病态的社会”选取独特的题材,通过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一系列意蕴深厚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在中国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的典型人物形象。阅读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我们看到了鲁迅塑造的他那个时代女性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表现世界。这个世界是多侧面、多层次和立体的。相对于鲁迅对他所塑造的男性世界的关注,鲁迅在他的女性世界中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信息化教学计划
- 中国彩色证卡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 2025年中学德育学习型学校计划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活动计划
- 2025-2030年中国防盗钢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常温乳酸菌饮品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全球及中国医院床单和枕套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GSM手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智能冰箱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查战略研究报告
- 肿瘤中心建设计划书
- 快题设计课件
- 自考英语二4500词汇汇总
- 工程居间保密协议
- 成都市2021级(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一诊)英语试卷(含答案)
- 多铁性材料应用
- 住院病历点评汇总表
-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模板直接打印)
- 摩登家庭第一季台词中英对照
- 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建筑陶瓷砖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