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U盘装系统.doc_第1页
如何用U盘装系统.doc_第2页
如何用U盘装系统.doc_第3页
如何用U盘装系统.doc_第4页
如何用U盘装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你如何用U盘装系统 装系统前的准备一个能启动电脑的U盘和一个系统的光盘镜像或文件 (本人目前使用比较稳定的系统GhostXP_SP3简体中文版2010_NTFS.iso)QUFGdHA6Ly8xMTI6MTEyQDYxLjE0NS42Mi45OC9HaG9zdFhQX1NQM7zyzOXW0M7EsOYyMDEwX05URlMuaXNvWlo=在安装系统前,需要准备好一些东西。一个是操作系统的镜像,另一个就是能启动的U盘。下面我们就来讲解怎么安装ghost版的XP系统。注:读懂本文需要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 首先是制作一个能启动电脑的带WindowsPE的启动U盘先到网上去下载一个叫“老毛桃WinPE”的工具到硬盘QUFodHRwOi8vNzQuZHVvdGUuY29tL3dpbnBlYm9vdC5pc29aWg=,再把U盘接在电脑上,然后按下面的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制作一个能启动的U盘了。选第4项,然后回车输入U盘的盘符,然后回车来到格式化步骤,按默认的设置,点“开始”就行顺利格式化引导部分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设备”里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电脑的硬盘,一个是要制作的U盘。这里一定要选对U盘而别选错硬盘,从大小就能分出来哪个是U盘。笔者的U盘是2G的,所以应该选择(hd1)1898M。下面的“选项”部分可以不用管,默认不勾选任何参数就行。确认好以上步骤后,点“安装”然后进行下一步。写入引导完毕,按任意键继续要给启动U盘设个密码本来笔者不想设置启动U盘的密码,但这个步骤不能跳过,所以没办法只好设了一个密码。设置完后,一定要牢记你设好的密码,否则启动U盘会无法使用。制作完毕当你完成以上步骤后,恭喜,一个具有启动功能的U盘已经来到你的身边。你再也不用心烦没有光驱不能从光驱启动了,因为以后你可以从U盘启动再安装操作系统!(如果此种方法不可行不能用U盘启动电脑可以参考/yshq987/blog/item/88bb47f424c70fe77609d7e8.html换一种方法或者工具写入) 把电脑的第一启动项设为USB设备启动以往用光盘装系统,必须调整启动项为光驱启动,而现在我们要用U盘装系统,所以要调整为U盘启动。关于这个,不同电脑不同版本的bios有不同的设置方法,不过都大同小异,目的就是让电脑的第一启动项变为U盘启动。下面我们举例几个不同bios的调整方法。最常见的Phoenix-Award的bios选项,选择USB-HDD即可dell品牌机的bios调整选项ThinkPad系列笔记本的BIOS惠普商用系列笔记本的BIOS可以看到以上的bios选项都各不相同,但是调整的选项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把电脑的启动项设为从USB设备启动,这样才能达到从U盘启动电脑的效果。 用能启动的U盘安装XP先把具备启动功能的U盘接上电脑启动电脑启动电脑后,即可看到一个选择菜单,选择“WinPE 迷你维护系统(By:MAOTAO)”。会要求你输入启动U盘的密码,也就是前文在制作这个启动U盘时设置的密码。当你输入正确的密码后,进入WinPE然后就会进入一个运行在U盘上(不是运行在电脑的硬盘上)的迷你操作系统WinPE,它具备很多类似XP的功能,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对电脑随心所欲了。可以对C盘进行格式化(格式化时选择好格式即所要安装的文件系统是什么的NTFS还是FAT32)怎么个随心所欲法?能直接对C盘进行格式化操作,这个够震撼了吧?在安装新的XP前,我们先对C盘进行格式化操作。用U盘上的WinPE把电脑里的C盘格式化后启动另外一个WinPE自带的软件诺顿Ghost。用它来把系统的ghost镜像恢复到之前被格式化的电脑的C盘里。(这里介绍一下ghost镜像,网上下载ghost版系统镜像ISO格式,用解压文件把WINXPSP3.GHO这个文件解压到指定文件夹,u盘也可以;到u盘一定要做完启动盘之后再考入)跟平时使用GHOST的步骤没什么两样启动GHOST后,使用方法就和通常使用GHOST来恢复系统没什么区别了。先选择Local再选Parfifion之后From Image,然后找到你解压的WINXPSP3.GHO选上,接着选要恢复到的硬盘,然后选择要恢复到的分区。找到镜像文件(这个文件是从镜像文件里解压或者从光盘复制,要放到分区或U盘的根目录)选择要恢复的磁盘选择要恢复到的分区前面都选择好之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问你是否要将指定的GHO镜像恢复到电脑的C盘去,点击yes就可以。正在恢复恢复完成重新启动计算机重启后设置从硬盘启动系统,开始重装。当GHOST镜像恢复完毕后,即可重启进入重装系统。至此,用U盘安装操作系统完毕!你可以忘掉没有光驱无法安装操作系统的烦恼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在硬盘里读取数据,所以在安装速度上比用光盘安装快很多。其实这只是用U盘安装系统的其中一种方法而已,还有很多其它方式可以安装系统,本文就不再一一举例。也许细心的你已经发现,有了这个启动U盘,就不用再害怕系统崩溃后,重要的资料保存在C盘里而无法挽救了,因为只要你用U盘启动WinPE,就可以进去将重要资料备份到其它分区里。希望网友们可以根据这个举一反三,灵活运用WinPE这个安装在U盘上的非常使用的工具。 WinPE的全称是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即Microsoft Windows 预安装环境,是一个基于保护模式下运行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工具,只拥有较少(但是非常核心)服务的Win32子系统。这些服务为Windows安装、实现网络共享、自动底层处理进程和实现硬件验证。WinPE 它允许信息技术 (IT) 人员构建自定义的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化操作加速桌面部署过程,这样他们只需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让桌面保持更新。Windows PE 能够运行 Windows 安装程序、脚本和映像制作应用程序。“企业协议(Enterprise Agreement,EA)”和“软件保障成员(Software Assurance Membership,SAM)客户已在 2002 年 10 月的更新中获得了 Windows PE,它将继续作为“软件保证”的一个权益提供给用户。WinPE让你创建和格式化硬盘分区,并且给你访问NTFS文件系统分区和内部网络的权限。这个预安装环境支持所有能用Windows2000和WindowsXP驱动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你可以很容易地为新设备添加驱动程序。支持Fat、Fat32、NTFS系统分区的文件COPY、删除以及分区格式化等操作。使用WinPE可以帮助你把现有基于MSDOS的工具转换为32位的WindowsAPIs,以便你在标准的开发环境(例如微软的VisualStudio)中更加容易地维护这些应用程序。Windows PE所包含的硬件诊断和其他预安装工具都支持标准的WindowsXP驱动,你无需任何做其他特别的工作。对于程序开发者来讲,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程序的诊断、调试和开发的环节上。WinPE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型的Windows XP SP2系统,和普通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用鼠标进行操作,一样有开始菜单,桌面,怎样进入WinPE呢?很简单,首先要有一张WinPE的光盘(其实还有硬盘、U盘版,这里不说了)。把光盘放入光驱,在BIOS中把引导顺序设置为光驱优先,启动电脑。这样根据提示进行选择,选好后就进入了WinPE系统。经过类似Windows XP的启动界面,最后就到了我们熟悉的Windows桌面了,高兴的同时,你也会意识到竟然是在光盘上完成这样的操作! 本文适合系统瘫痪无法进入系统的用户(适合ghost版的系统镜像,安装版的成功的几率很小)最新修改本人一直想用U盘来装安装版的xp系统,要知道安装版的系统是最纯净的了,可保证系统的兼容性与稳定性良好,当然意见不会统一,有的还是认为ghost系统好。不管谁好谁赖能装上才最重要。以前一直用U盘做ghost的系统,这个非常简单,只要还原一下就可以了,但这个怎样装安装版的系统还真浪费了我不少的时间,今天写出来供大家学习。 1、在PE系统中将XP SP3系统镜像ISO文件从U盘上复制到硬盘的非系统分区后,用PE所带WinRAR程序将该ISO镜像中的I386文件夹解压到该分区的根目录下,这里要注意不要选上U盘的盘符,要不然你就前功尽弃了,我选的是 E:I386。2、把C盘格式化,这一步很重要,如果不做的话你装完后的可是新旧两个系统。 3、直接拔出U盘。原因:不拔掉的话下步的复制安装文件是复制到U盘上而不是复制到了C盘中。因PE系统实际是运行在内存中,拔出U盘不影响PE系统和程序的运行。我原来试过各种方法都没有成功原因就是复制安装文件时我没拔下U盘。 4、进入I386文件夹,双击运行其中的Winnt32.exe,出现XP系统安装界面。该界面与我们平时在Windows系统中重装XP系统的界面一样。 5、安装类型选择“全新安装”,点“下一步”。 6、输入XP的安装序列号,点下一步。下载的镜像哪有序列号呀,不要紧,上百度上搜个正版序列号就可以了,我用的是上海*版的DG8FV-B9TKY-FRT9J-6CRCC-XPQ4G,这个供大家使用。 7、这步非常关键,要点击“高级选项”, 选中“我想在安装过程中选择驱动器号和磁盘分区”,别的保持默认。 8、点击下一步。“获得更新的安装文件”,否,点击下一步。 9、开始向C盘复制文件。复制非常快,仅几秒钟,呵呵 10、然后安装程序提示.秒后重启系统,但那个倒计时红条充满后电脑并未重启。这时是要手动操作的。 11、此时关掉PE系统中打开的所有窗口,点击PE系统的开始菜单-关机-重启。 12、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电脑重启后,直接进入了XP系统的安装界面,和用XP系统安装光盘安装操作系统时一模一样。其中也包括了向硬盘中复制安装文件这一步。呵呵。 13、所有安装步骤都与光盘安装XP系统相同,此处就不啰嗦了。完成安装后进入新的Windows xp桌面,安装驱动、防火墙、自定义规则、杀软等等。 14、在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中,将E、F、G、H盘盘符分别改回为D、E、F、G盘。这是因为你的U盘在启动时是D盘,其它盘符都会改变,进入新系统后改回即可。 好了,这可是难得的经验呀,供大家分享,有了它不用因为买不着安装版的xp光盘犯愁了。喜欢交流的加我QQ:786321156,要说明来由才能加你的呦1、U盘格式化问题 想用U盘启动装系统,强烈建议用USB-ZIP工作模式,相对来说兼容性,及稳定性都相对要好,而且启动后就直接是A盘符HDD模式和FDD模式建议在ZIP模式不能正常工作时再试用;ZIP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ZIP驱动器模式,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HDD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硬盘模式;特别注意:如果选择了HDD模式,那么这个启动U盘启动后的盘符是C:,在对启动分区进行操作时就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装系统时安装程序会把启动文件写到U盘而不是你硬盘的启动分区!导致系统安装失败。所以请尽量先选择ZIP模式。FDD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软驱模式,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这个模式的U盘在一些支持USB-FDD启动的机器上启动时会找不到U盘,所以请酌情使用。USBOOT是用的比较多的,但是据说对于1G的U盘,USBOOT不能使用ZIP模式格式化我最后用的是FlashBoot,使用内置的DOS系统文件2、主板启动设置对于有USB启动选择的主板 选择USBZIP启动模式就可以用刚才格式化的U盘进入DOS了有的主板没有USBZIP USBHDD模式选择 那就选择Removable为第一启动方式主板启动设置要多尝试 很多U盘不能启动的原因就在于主板没设置好一定要多尝试模式基本上现在的主板都支持能启动到DOS就一定可以制作PE启动盘了、制作PE启动盘网上版本很多 我选择YONSM制作的PE:REBOOT Reload - 可安装在优盘的 Windows 和 DOS 启动盘这个版本的详细情况可以去作者的Blog查看:/read.php?283我选择这个版本的理由是安装使用简单明了 维护安装系统该有的功能全都有了 可以上网制作过程:A 用UltraISO提取镜像里的 RWIN.COM、RWIN.SIF、RWIN.IMG 和 RWIN.LDR 这几个文件到U盘B 改RWIN.LDR的文件名为NTLDRC 提取镜像中SETUP目录里的NTBOOT.EXE到根目录 D 运行CMD,在根目录下执行NTBOOT.EXE X: (X为你U盘的盘符)现在你的U盘就可以启动到PE了对于深山红叶版本,复制PROGRAMS文件夹、WINPE.IM_、WINPE.SIF、XCMD配置设置文件到盘根目录就可以了,然后再复制WINS文件夹里面的SETUPLDR.BIN”到盘根目录,并且改名字为“NTLDR”特别注意,无后缀!对于老毛桃撒手不管版本而言,不能简单复制光盘文件到盘根目录,必须运行光盘SETUP目录下的PESETUP.EXE,然后选第四项,使用一个备用的盘,得到一个MiniPE文件夹(如果只有一个盘,可以先全部复制到电脑硬盘),把文件夹复制到需要做成启动的盘根目录,再把MiniPE文件夹里面的LDRXPE复制到盘根目录,改名字为NTLDR”特别注意,无后缀!4 拷贝X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