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 《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_第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 《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_第2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 《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_第3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 《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_第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 《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以及近看瀑布,创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从形、声、色等入手,将语言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赞美大自然。二、教材分析: 瀑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清清的水”。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验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学习本组课文,练习画生字,用“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指导学生独立识字、运用音序查字法填写不会写的字。瀑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个小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态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无比喜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已经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技能。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生字,并在小组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因此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录像激发学生兴趣,使瀑布的形象跃然于学生头脑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所描写的景象,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四、教学目标:1.会独立认读本课8个生字,会写“脚”和“座”两个字。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声势浩大、形态雄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五、教学重点:1.会独立认读本课8个生字,会写“脚”和“座”两个字。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声势浩大、形态雄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六、教学难点: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声势浩大、形态雄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7、 课型:新授-第一课时8、 教学准备:现代教学媒体:电脑、课件九、教学时间 40分钟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2.我们学过一首描写瀑布的古诗,大家一起背一背。3.雄伟壮观的瀑布不仅令古人诗兴大发,也给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得一首小诗-瀑布。4.板书课题“瀑布”,齐读课题。(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瀑”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地方?预设:“瀑”的右下方和水很像,但不是 “水”,它的样子就像溅起的水花。“瀑”右边的“日”下面不是三横,而是两横。预设:“瀑”字的意思是:水从高山陡直地流下来,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简称“瀑”,如“飞瀑流泉”预设:你还知道那些三点水得字。(2)你们知道得真多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吧!瀑布!书中描写得瀑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二)激情引入,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第74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想一想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瀑布的?2.认读词语瀑布 叠叠的浪 岸滩 松林 比喻 衬衫 千丈 烟雾 尘土 屏幕(1) 同桌接龙认读词语,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很准确,你就夸一夸;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就教一教。(2) 开火车认读词语。(3) 齐读词语。3. 过渡: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相信你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4. 抽生朗读课文,思考:边听边思考:想一想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瀑布的?5.交流汇报。板书:声音大 形态美【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在自主合作中增加识字量。】三、感情朗读,体会气势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预设:(1)这一小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声音大,很壮观。(2)作者是怎样写出瀑布声音之大的? 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作者用了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声音之大。 (3)作者把瀑布的声音比作了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比作了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为什么不说是“浪涌上岸滩、风吹过松林”,而要加上“叠叠的、阵阵的”呢? (4)“叠叠的浪”说明了浪很大,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一个高过一个。“阵阵的风”说明了风很大,一阵紧接一阵,呼呼地吹过松林。 (5)叠是要求会认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叠”字?预设:我想帮大家记住“叠”。这个字很不好记,我看到三个“又”摞起来,就像叠加在一起,我就知道是“重叠”的“叠”了。 (6)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瀑布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这声音还像什么?预设:瀑布的声音像匹匹战马奔驰而过,又像面面战鼓呐喊助威。瀑布的声音像轰隆隆的雷声,又像哗啦啦的雨声。你们乘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得可真远。这些形象的比喻都说明了瀑布的声音很大。带着你们的想象齐读第一小节。(7)在第一节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瀑布的声音大呢? 预设: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这句话也描写了瀑布的声音大。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体会作者写法的巧妙。(9)师生共同总结学法:先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读,说出这个小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抓住关键词,感受瀑布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小节: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眼前了。瀑布是什么样的呢?情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小节。四、自主合作,感受远景 1.学生按照上述总结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小节,出示学习提示:(1) 默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2) 再读这个小节,思考: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那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3) 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2. 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同桌讨论。3. 学生会汇报。预设:(1)作者把瀑布写得太美了,把瀑布比作了一道白银。我读的时候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座青山,白银似的瀑布飞流直下。(2)你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瀑布的壮观吧!播放瀑布图片。(3)白银指什么? (4)为什么把瀑布比作白银?预设:(1)刚才看图片时,我看到瀑布在青山的衬托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白色的耀眼的银光,所以作者把瀑布比作了白银。(2)作者在这句话中用了一个“衬”字,它可以换成什么词呢?(3)还可以用“挂”,那作者为什么要用“衬”而不用“挂”字呢?请你拿出字典,查一查“衬”和“挂”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4)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了“衬”是搭配上别的东西,有陪衬、衬托的意思;而“挂”只是表示悬挂。在这里,是青山衬托着瀑布,青显得更青,白瀑显得更白,多么壮观的景象啊!(5)从一个“衬”字,我们就能体会到叶圣陶爷爷用词的精、准。在这一个小节中,作者还通过两个相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感情,是什么标点符号呢?(6)作者在第二行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1) 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作者看到这么美的瀑布,特别的激动,特别的兴奋,发出了由衷地赞叹。(2) 我觉得作者还特别的惊喜。刚开始,作者没有想到这么美的瀑布,山路忽然一转后,作者突然看到了,所以作者觉得惊喜。4.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书的姿势,还要读出作者的兴奋和激动。千丈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更加壮丽。“丈”字是这节课要求会写的字,谁当小老师来讲讲这个字。千丈青山实际不是指千丈,是形容山高,古代“丈.”有三层意思:中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测量长度和面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5. 这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竖撇要写规范,捺要出捺角,并且要舒展。6. 书写“丈”字。(1)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2) 学生练习书写。(3) 投影展示,评价学生作品,提出改进建议。(4) 学生再次书写,同桌互相评价。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2. 学生汇报交流。3. 老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瀑布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声音;体会到了远观瀑布那雄伟美丽的景象。近观瀑布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我们来学习。4. 作业布置(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二小节。(2)搜集贵州黄果树瀑布,了解更多的山水美景。课堂检测:1、 听写词语 松林 比喻 衬着 山脚 千丈 尘土 一座二、板书设计: 瀑布 声音大 叠叠的浪 雄伟壮观 阵阵的风 形态美 一道白银教学反思: 瀑布教学反思 瀑布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本课重点是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领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做的还可以。 1、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相机进行了创新思维的拓展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瀑布的声音让学生听,然后让学生想象瀑布的声音还像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声音不仅像诗歌中所描述“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有时还像火车疾驰而过的轰鸣,像闷雷滚动,像万马奔腾又如:学生观看了瀑布的图片后,引导学生用文字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这样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如“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学生很难理解,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一幅青山衬白色瀑布的远景图,这样学生即刻感受到这种色彩美,把对瀑布美景的赞美,化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