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及用地规划.doc_第1页
表1-1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及用地规划.doc_第2页
表1-1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及用地规划.doc_第3页
表1-1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及用地规划.doc_第4页
表1-1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及用地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环桥社区居民安置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第一章 项目主要概况上环桥社区居民安置用房项目拟建址位于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范家埭河以东、振兴路以南,星河路以西,星辰路(规划道路)以北。项目现状为空地,地块地形基本规整,呈狭长的梯形,场地平坦。项目地块四周环境概况详见表1-1。表1-1 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及用地规划方位与地块边界距离现状情况规划用地情况备注北面35m蓝庭西区R21(二类居住用地)隔振兴路东面90m星河嘉园R21(二类居住用地)隔星河路南面80m电信信号塔C(公共设施用地)隔规划星辰路西面43m上环桥村R21(二类居住用地)隔20m、范家埭河东北72m蓝庭东区R21(二类居住用地)隔振兴路本项目立项主体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农民多层公寓建设管理中心,鉴于此项目出资方为杭州余杭金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工程招标、工程管理、资金使用、项目审计等由杭州余杭金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执行(余政办简复2012第282号)。本工程由7栋高层住宅及2层配套用房组成,本项目住宅总用地面积为37952m2,总建筑面积117853m2,地上建筑面积(不含架空层)91431m2,地下建筑面积26422m2,容积率2.41。本项目已由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以余发开201120号文立项。项目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2,功能布局详见表1-3、1-4,排气筒布置详见1-5,地下车库出入口详见1-6,。表1-2 住宅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编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住宅用地面积m2379522总建筑面积m21178533地下建筑面积m2264224地上建筑面积m291431不含架空层其中住宅m279351配套物管及社区用房m2881配套用房m2111995架空层面积m227796建筑占地面积m2113807容积率2.41规划2.58绿地率%30规划30%9建筑密度%30规划30%10住宅总户数户692安置要求689户11机动车停车位个610其中地下车库个549地面车位个6112非机动车位辆1575其中地上非机动车位辆363地下非机动车位辆1212表1-3 项目各建筑物主要功能布置表建筑楼层内部功能1#楼318F住宅2F配套用房1F架空层、入口门厅、配套用房地下1F非机动车库、弱电间、配电间、进风机房2#楼218F住宅1F架空层地下1F1#变电所、非机动车库、弱电间、配电间、排烟机房3#楼218F住宅1F架空层、消控室、物管用房地下1F非机动车库、弱电间、配电间、排烟机房、电信机房4#楼234F住宅1F开闭所、架空层、物管用房、物业经营用房地下1F非机动车库、弱电间、配电间5#楼218F 住宅1F架空层地下1F非机动车库、弱电间、配电间、排烟机房、进风机房6#楼213F住宅1F架空层地下1F非机动车库、配电间、排烟机房、消防水池252T7#楼213F住宅1F架空层、住宅、配套用房地下1F非机动车库、弱电间、配电间、排烟机房地下层其他位置汽车车库、电气管线间、2#变电所、专用变电所、排烟机房、3#变电所、水泵房裙房12F商铺(不含餐饮)表1-4 其它有关环保功能汇总表内容数量位置地下车库出入口3个3#楼北侧、5#楼北侧、7#楼西侧汽车尾气排放口12个位于建筑屋顶(具体见下表3.3-6)变电所4个地下室内开闭所1个区块西侧物管用房内设一个水泵房1个地下室内消防水池1个地下室内垃圾收集点6个详见总平面布置图表1-5 汽车尾气排放口设置状况排气筒名称排气竖井布置情况排气筒名称排气竖井布置情况所在位置排气口高度m所在位置排气口高度m1#、2#排气筒2#楼北侧楼顶557#、8#排气筒5#楼西侧楼顶553#、4#排气筒3#楼北侧楼顶559#、10#排气筒6#楼西侧楼顶405#、6#排气筒4#楼北侧楼顶5511#、12#排气筒7#楼西侧楼顶49表1-6 地下车库与邻近住宅楼的距离地块地下车库出入口与最近住宅楼及距离地下室1#车库入口3#楼北侧,相距14.8m2#车库入口4#楼东南侧,相距15.9m3#车库入口7#楼西侧,相距14m第二章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项目环境现状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评价采用2012年4月28日余杭区环境监测站对临平职高监测点的空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现状分析。由监测数据分析可知,项目拟建址周围大气环境质量较好。SO2、NO2和PM10现状监测值基本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项目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为上塘河杭嘉湖89段,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4),该监测断面属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水功能区,故执行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本环评引用杭州市余杭区监测站2012年4月16日于和睦港(上塘河天都城交界处断面)的监测数据,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上塘河水质指标除PH、高锰酸盐指数达类水质外,其余指标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为劣类水质,项目附近现状水质不容乐观。2.1.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杭州市适用区域划分图,本项目建设区域属2类区域,因此本项目建设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由于项目东侧星河路为城市主干路,北侧振兴西路为城市次干路。项目建成后,振兴西路及星河路现状面向项目一侧的第一排建筑物区域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其余周界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为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我院于2012年7月10日对项目所在地噪声进行监测,由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可知,区块周边各测点昼夜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关标准限值。可知目前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较好。2.2 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相关内容,本项目中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项目排放源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为评价范围。2、地表水环境:由于本项目位于规划有城市污水管网的区域,废水可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确定为进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污水排放口。3、地下水:为项目排放源外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4、声环境:为项目所在区域场界外200m。5、生态环境:主要为本工程涉及区域,兼顾邻近区域。第三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在施工期内主要环境问题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基坑开挖、建筑材料的运输及施工作业等所产生的扬尘、废水、施工噪声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等。建设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营运期:1、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垃圾收集点产生的臭气。2、废水:主要为居民住宅、商铺、其他配套用房等公建产生的生活污水。3、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住宅、商铺、配套用房等产生的生活垃圾。4、噪声:主要为本项目周边道路汽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汽车出入地下车库的交通噪声、各类水泵风机运转的设备噪声。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1。表3-1 项目污染源强汇总污染项目产生量排放量废气汽车废气CO(t/a)21.4421.44NO2(t/a)4.5334.533HC(t/a)0.60.6废水生活污水污水量(t/a)144887.2144887.2CODCr(t/a)50.718.69NH3-N(t/a)5.071.16固废生活垃圾住宅13260商铺、配套用房182.50合计1508.50噪声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固定设备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及交通噪声,根据类比调查,主要噪声源声级为55-83dB(A)。3.2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相见表3-2表3-2 主要保护对象列表 序号环境敏感点规模方位离本项目最近距离建设情况环境保护要求1星河嘉园(第一排社区配套服务用房)386户东90m已建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蓝庭西区350户北35m在建3蓝庭东区375户东北72m已建4上环桥村72户西43m已建5本项目651户待建地表水项目现状监测断面上塘河航嘉湖89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本项目功能定位为R21(二类居住用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 203.3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3.3.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排放影响分析本环评大气影响预测主要考虑高峰期有组织排放的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污染物源强见表3-3。表3-3 高层区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高峰期有组织排放情况车库位置排气筒风量(m3/h)排气竖井高度(m)污染物排放速率 (kg/h*)排放浓度(mg/m3)执行标准地下车库1#570715.255CO11.1419.52NOx:240mg/m3,14kg/hHC:120mg/m3,189kg/hHC2.374.15NOx0.310.542#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3#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4#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5#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6#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7#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8#570715.255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9#570715.240CO11.1419.52NOx:240mg/m3,7.5kg/hHC:120mg/m3,100kg/hHC2.374.15NOx0.310.5410#570715.240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11#570715.249CO11.1419.52NOx:240mg/m3,11.5kg/hHC:120mg/m3,150kg/hHC2.374.15NOx0.310.5412#570715.249CO11.1419.52HC2.374.15NOx0.310.54注:kg/h*为高峰期污染物小时排放速率经分析,本项目地下车库高峰期产生的废气中HC、NOx经风机收集后通过各排气筒至屋顶高空排放,其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均可达GB16297-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CO暂无排放标准)。本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排放共设12个排气竖井,均通至屋顶排放。本项目大气为三级评价,按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规定,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的依据。经计算,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各污染因子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故不会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地下车库出入口废气无组织排放一般情况下,当地下车库风机运转时,可能有少量汽车尾气会向出入口处扩撒,从而造成环境影响。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排放情况为:无组织排放:有组织排放=0.5:9.5。地下车库共设置3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废气排放源按地下车库无组织总排放量的33.3%计算。本项目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及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无组织排放源强见表3-5。表3-5 地下车库无组织排放污染物源强名称排放量(kg/h)*出入口COHCNOx地下车库0.1950.0410.0051#、2#、3#注:kg/h*为高峰期污染物小时排放速率本环评针对车库出入口排放的CO、HC和NOx对环境的影响作预测评价,计算时将排放源视为面源,其预测模式采用估算模式: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可知,各地下车库出入口废气污因子最大小时落地浓度均符合附近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因此不会对四周空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垃圾收集点垃圾恶臭达标分析本项目设置6个垃圾收集点(与居民楼距离最近的约10m)。由于目前尚无涉及垃圾收集点与住宅之间防护距离的标准或规定,根据人的嗅觉感官,一般当距离10m左右时,对垃圾箱的臭气感觉极弱。建议对垃圾必须及时清运,日常日清,尤其是夏季高温时,防止垃圾腐败产生异味,同时加强垃圾收集点的使用与管理,其产生的恶臭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相对较小。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3.3.1 污水排放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为居民住宅生活用水,商铺及配套用房生活用水等。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8.69t/a(60mg/L),氨氮1.16t/a(8mg/L)。 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委托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后排放。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且可生化性较好,只要企业能严格执行雨污分流,确保废水纳管排放,则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基本不会影响项目周边河道的水质。3.3.2 污水纳管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小区内污水管道收集后,汇至项目东侧的星河路(城市主干路)敷设的规划市政污水管网,因该道路目前未开通市政污水管网,具体施工进度由相关职能部门临行安排。为保护地表水环境,待本次项目完工之后,若星河路的市政污水管网还未开通,则本项目房屋不得投入使用。直到星河路敷设了污水管网,方可正常使用。3.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影响主要包括浅层水及深层水影响,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根据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项目施工期开挖深度未涉及到地下水浅层深度,故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3.3.4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地下设备噪声影响分析项目配套设备用房包括水泵房、风机房、变电间等,平均声级在6083dB左右。主要噪声源源强及位置见表3-6。表3-6 项目噪声源强一览表序号噪声源位置状态噪声源强1地下车库出入口3个出入口正常出入62dB2水泵地下水泵房正常运行83dB3变压器地下车库变电间内正常运行68dB4地下通风设备地下室风机房内正常运行83dB5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各楼层相应设计位置正常运行56dB根据设计资料可知,项目在设计阶段已考虑了各项噪声的预防措施,如采购低噪声设备、将动力设备布置在地下(建议不要布置在居民住宅楼下方)等,根据项目的各噪声源噪声级强度,同时对采取同类型噪声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类比调查,估算项目预先采取了一定的隔声降噪措施后的噪声辐射强度,具体见表3-7。表3-7 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的噪声预测值序号噪声源噪声级防治措施降噪量预测值1地下车库出入口62dB汽车出入口进出坡道做减震坡道,坡通道壁面作吸声屏障处理。专人管理,合理疏导、禁止鸣号10dB52dB(棚侧)2水泵83dB地下室、减振器、隔声门窗、楼板、墙体35dB48dB(地面)3变电间68dB地下室、设置减振基础,经楼板和墙体隔声30dB38dB(地面)4通风机房83dB地下室、安装高效消音器,结合部及支撑部采用防震垫,经楼板和墙体隔声35dB48dB(地面)由表3-7可知,地下主要噪声设备在设计时同步考虑对这些设备做减震降噪措施,设备房墙体本身是个很好的隔声体,再采取相应的减震降噪措施后,设备运行时对外界的预测值噪声主要在3850dBA之间,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的昼间、夜间要求。2、地面设备噪声影响分析地上噪声源主要为开闭所、空调室外机等。本项目地块西面配套用房内有一间开闭所,其设备噪声声级约68dB(A),经建筑隔声后可削减30dB左右,对场界的预测值约38dB(A),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的昼间、夜间要求。本项目住户区的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即无冷却塔。分体式空调室外机设置在各户的专用室外空调位上,同时做好减震基础,临近住户侧设置隔声挡板。据类比调查分析,空调室外机噪声源源强约56dB(A),经过墙体隔声后,对邻近住宅楼的影响不会很明显,考虑到整体的协调性,建议对本项目分体式空调安装部位和规格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设计。估算项目预先采取了一定的隔声降噪措施后的噪声辐射强度,具体见表3-8。表3-8 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的噪声辐射强度序号噪声源噪声级防治措施降噪量预测值1空调室外机56dB调室外机设置在专用室外空调位上,同时做好减震基础,临近住户侧设置隔声挡板10dB46dB(户内户外)2开闭所68dB设置减振基础,经楼板和墙体隔声30dB38dB(地面)由表3-8可知,地面主要噪声设备在设计时同步考虑对这些设备做减震降噪措施,经采取相应的减震降噪措施后,预计设备运行时对场界的预测值噪声在3850dBA之间,能符合2类区标准的昼间、夜间要求。3、交通噪声影响分析地面交通噪声影响分析地面汽车在低速行驶时的噪声级一般在63dB左右,对附近建筑受声点不会产生明显持久的影响,但若在区域内高速行驶或鸣喇叭,其噪声级较高,对周围环境会产生短暂影响,因此为了防止这类噪声的影响,需要加强区域内的交通管理,限制车速在10km/h以下,特别是经过居民楼下方时,禁鸣喇叭,且园区内按有关规范进行合理绿化。采取上述措施后,该类噪声基本可以达到55dB以下,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汽车出入口交通噪声影响分析项目设置1层地下车库, 3个地下出入口,类比相似小区,车库平均声级为66dB。车库设在地下,可利用地下室来屏蔽车库噪声。地下室噪声屏蔽效果较好,噪声屏蔽值能够达到35dB。所有汽车出入口进出坡道做减震坡道,坡通道壁面作吸声屏障处理。专人管理,合理疏导、禁止鸣号。因此项目营运后,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基本不会对项目周边居民产生超标影响。本项目的地下车库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昼间),7:00-8:00和17:30-18:30,而其它时间,尤其夜间(22:00-6:00)较少有车辆出入。车辆进出停车库的时间是随机的,除高峰期外,很少发生车辆成群进出车库的情况,故采用随机点声源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平均等效声级及高峰运行时的等效声级。平均等效声级即在车辆进出的主要时间段范围内(8:0021:00),按平均每个出入口进出的车辆数,随机的确定每辆车的进出时间,以点声源模型计算该时间内此车辐射噪声的影响,然后对整个时间段计算平均等效声级;高峰运行时等效声级按车库满负荷运行、且全部车辆在一个小时内出入车库完毕,从而求得该时间段内的等效声级。此模型计算过程需要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并逐一计算各辆汽车的影响,计算比较繁琐,为节约篇幅,不列出具体过程。经过计算得出车库各出入口的平均等效声级为62.4dB,高峰运行时的等效声级为71.8dB。可见,高峰时的噪声级较高,经计算车库出入口对环境贡献值降到50dB(2类夜间标准)大约需要8m以上的距离。由项目总平面图可知,汽车库入口与最近居民楼的距离均超过8m,见表3-9。表3-9 车库与邻近住宅楼的距离地块地下车库出入口与最近住宅楼及距离地下室1#车库入口3#楼北侧,相距14.8m2#车库入口4#楼东南侧,相距15.9m3#车库入口7#楼西侧,相距14m车行主入口位于项目地块南面星辰路北侧,次入口位于小区东侧星河路中间段,另外星河路两端设置2个消防车道出入口,小区内设置1个环形车道,共设置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小区出入口与城市的道路相衔接,道路曲直结合,顺而不畅,有效控制车速,小区还设有休闲步道,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本项目3个车库出入口设置与住宅楼距离均超过8m,且本项目汽车出入口设计规范,经相应的降噪处理后其汽车出入口的噪声贡献值能达到2类标准。4、商铺及配套用房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为居民安置用房项目,裙房内的商铺及商业活动主要功能定位为一般的服饰店、首饰店、老年活动中心等,无KTV、棋牌室等噪声较大的商业经营活动。一般普通商业社会活动噪声主要来用人员走动、说话的声音等,该类噪声主要集中在昼间营业时间,这类噪声与客流量、物业组织管理人员及人员素质有很大关系,噪声值在55dB左右,基本能达到2类标准限值。夜间22:00之后,大部分商铺均关门停止营运,社会噪声随之减小,预计夜间噪声值小于50dB,可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宣传工作,教育娱乐民众避免大声喧华等措施,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大的影响。3.3.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固废物主要为住宅、商铺和配套用房等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小区内居住总人口数2422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326t/a。商铺、配套用房等场所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0kg/人.d,人数以500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82.5t/a。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只要严格按照环卫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固体废物经合理处置后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3.3.6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1、周边道路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拟建地东侧为现状星河路(红线宽60m,城市主干道)、北侧为现状振兴路(红线宽27m,城市次干道)、南面为规划星辰路(红线宽20m,城市支路),根据现场调查,目前项目所在区域正在逐步开发,周边道路车流量将会不断增大,在给沿线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噪声的影响。由预测结果可知,道路对建筑物立面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增高先增加后减轻,道路交通噪声对第6层第8层的影响相对较大。本项目住宅楼均临近主干道星河路,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 本环评在1#7#楼分别布置了7个噪声预测点,由预测结果(表6.6-4)可知,各住宅楼噪声昼间预测值均达标。1#楼夜间噪声预测值超出4a类标准限值(超标范围0.31.6dB);2#楼夜间噪声预测值超出4a类标准限值(超标范围0.10.2dB);5#楼夜间噪声预测值超出4a类标准限值(超标范围0.10.3dB);其余住宅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达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第二章、第十二条”的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 “第五章、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进行设计,以减轻星河路及振兴路交通噪声对区内住宅人员的影响。因此本项目沿星河路一侧第一排敏感建筑物应进行隔声治理,设置具有良好的吸音、隔音效果的隔声带,防治噪声对各住宅楼居民的影响,住宅楼内部设计需按相关要求进行隔声处置,外部铺设绿化带,降低噪声对其内部影响。建设项目且应在平面设计、建筑材料、构造措施方面采取如下降噪措施,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确保噪声达标:平面设计中,建筑背立面向外,辅助空间面向干道布置;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外墙及阳台底板采用涂料拉毛工艺,减少反射,增强吸声效果;项目沿道路一侧的居民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密封窗等设施,本项目在采用有效隔声降噪措施后,其面向星河路一侧敏感建筑物内部噪声可以有效降低10-20dBA。居民在楼内活动基本可以保持舒适的环境。3.4 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4.1环境管理和监督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第256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环境保护管理权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由余杭区环保局负责审批,余杭区环保局为本项目的环境管理机构。其职责是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各项环保要求,并负责工程的环保设施的验收。同时余杭区环保局及其监测站,依据有关环保法规及对项目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对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期和营运期的各项环保措施进行具体的监督和指导管理。3.4.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 拟建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会对项目区域内外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2) 项目施工期需要改变部分土地利用方式,会对项目区内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3) 项目施工期需要破坏一定的植被,从而造成项目区域生物量的损失,进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损失。本建设项目建成居住总户数692户,约2422人,对于拉动市场内需、创造就业机会、整合办学、推动教育发展、增加目标人口收入、改变市容市貌、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等方面,以及促进利税市经济发展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目前形势,该项目建成后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周围区域等地的建设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圈,促使区域土地具有更高的利用和开发价值,将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该项目建设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余杭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且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好房源,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第四章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调查概况为了充分了解本项目周边单位及群众的意见,使本项目被公众认可,支持和配合项目的建设,针对本项目的建设本评价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随机调查、张贴环保公告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项目拟建地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及个人。4.2 公众参与方式张贴公示公示内容:本评价对本项目进行了两次公示,第一次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联系方式、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单位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以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第二次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两次公示详见附件。公示地点: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上环桥社区居民委员信息公开栏,公示照片见附件。公示时间:第一次环保公告信息公告时间为:2012年6月11日2012年6月25日,共10个工作日;第二次环保公告信息公示时间为:2012年7月2日7月16日,共10个工作日。公告证明详见附件。问卷调查本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中问卷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调查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时由调查人员将印好的调查表随机发到被调查人员手中,当场填写,由调查人员收回,统计分析以填写完成的调查表为依据。在调查过程中,为了使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做出公正合理的决定,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疑问及对项目的不解之处,尽可能的给予详尽的解答。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70份,实际回收7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个人调查表50份,社会团体调查表20份。4.3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个人调查结果本次公众参与中被调查个人对象的统计结果见表4-1,公众参与调查内容统计详见表4-2。表4-1 公众调查信息汇总表(个人)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村庄或单位方位距离(m)电话意见1洪美华女上环桥村西80赞成2陈心荣女上环桥村西85赞成3洪寒女绿城兰庭东北792赞成4宋建飞男星河嘉园东468赞成5黄苑男杭州假山花村西南2430赞成6谢忠磊男星河嘉园西500赞成7孙啸司男星河嘉园西436赞成8王虹芳女星河嘉园西110赞成9于建民男星河嘉园西100赞成10苏咏梅女星河嘉园西103赞成11江旭东男上环桥村西105赞成12邵晶男上环桥村西112赞成13张强男星河社区西109赞成14崔海军男绿城蓝庭社区东北500赞成15张达明男星河嘉园东400赞成16孙志刚男星河嘉园东500赞成17邓晓燕女星河嘉园东516赞成18叶亚之男余杭文院深之天西2510赞成19何吉浪男余杭文院深之天4-2-2012西2560赞成20雷晓珍女上环桥村西90赞成21汪兵良男上环桥村西95赞成22刘艳丽女星河嘉园东446赞成23孙权男星河嘉园东439赞成24王凯男星河嘉园东505赞成25罗中华男星河嘉园东509赞成26莫水琴女临平东1200赞成27吕健男临平东1186赞成28虞丽萍女绿城蓝庭社区东北794赞成29赵杰男绿城蓝庭社区东北769赞成30杨来初男临平东1168赞成31朱雪梅女临平东1157赞成32蒋国平男绿城蓝庭社区东北731赞成33于玲女绿城蓝庭社区东北723赞成34许任男绿城蓝庭社区东北706赞成35江苏男绿城蓝庭社区东北712赞成36许小燕女绿城蓝庭社区东北690赞成37杨嫣女绿城蓝庭社区东北685赞成38徐雪菲女绿城蓝庭社区东北681赞成39李朝明男上环桥村西112赞成40王东育男上环桥村西118赞成41李小江女上环桥村西123赞成42杨杰男绿城蓝庭社区东北645赞成43陈兵男风华苑西125赞成44白本学男上环桥村西87赞成45孟有娣女上环桥村西93赞成46沈金芳女临平东850赞成47刘文仙女上环桥村西98赞成48马文花女临平东1208赞成49祝慧红女上环桥村西102赞成50覃遵刚男星河嘉园东510赞成表4-2 公众参与调查表统计结果(个人)(%)序号调查内容选项调查结果数量(个)比例(%)1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了解3570听说过510不了解10202认为建设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合理4386不合理00不清楚7143本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50100影响不大00不利004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利50100不变00不利005对本项目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废气1020废水00噪声4080固废006对项目建设的总体看法和态度赞成50100反对00无所谓007其他意见或建议根据上述公众参与调查内容统计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被调查者中70%的人对本项目了解,5%的人听说过本项目,10%对本项目不了解;86%的人认为本项目选址合理,14%的人对此表示不清楚,没有人认为不合理;100%的人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100%的人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有利的;公众对本项目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噪声占80%,废气占20%;被调查者均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总的来说,公众的环保意识较强,他们在调查中强调项目的建设在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较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团体调查结果本次公众参与中被调查团体对象的统计结果见表4-3,调查内容统计详见表4-4。表4-3 公众调查信息汇总表(团体)序号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方位距项目距离态度或意见1杭州余杭区临平街道上环桥社区吴炳东北262m支持2杭州新顺金属冲压件有限公司孙文忠西南835m支持3杭州余杭区临平街道晨亮汽车喷漆修理部赵明正西南846m支持4杭州临平大昌进口汽车维修中心沈桂荣东南510m支持5余杭劳务汽车修配厂安纪荣西1100m支持6杭州博望汽车修配有限公司姚建西南731m支持7余杭区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胡旭航西南735m支持8余杭舒星丝印油墨厂许荣海东北591m支持9杭州环桥丝织品有限公司吴银根东北302m支持10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巡警大队北946m支持11杭州余杭金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何捷东北256m支持12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交通警察大队西995m支持13杭州中立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王金良西886m支持14杭州余杭榴顺图层有限公司计国元西998m支持15杭州辰辉土石方有限公司草仍强西1008m支持16杭州上昌玩具有限公司沈建荣西1006m支持17浙江桑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夏爽丹西南749m支持18杭州绿城会所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袁挺东北150m支持19余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邱苹东2500m支持20余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农民多层公寓建设管理中心单斌东北898m支持表.4-4 公众参与调查表统计结果(团体)(%)序号调查内容态度数量(个)统计(%)1对目前区域环境质量的认可程度满意20 100基本满意0 0 不满意0 0 2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了解1575听说过420 不了解153认为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废水210废气525噪声1050固体废物3154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的满意程度满意1785基本满意315不满意00 5对本项目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废水630废气1260噪声210固废006认为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影响00没有影响1680不清楚4207对项目建设的总体看法和态度赞成20100%反对00 无所谓00 8 对本项目的其他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环保方面根据上述公众参与调查内容统计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调查的20家单位中,100%的单位对本项目目前区域环境质量表示满意;调查中75%的单位对本项目较了解,20%的单位听过本项目,5%的单位不了解本项目;调查中50%的单位认为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是噪声;调查中85%单位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满意;调查中60%的单位认为本项目建设主要环境问题为施工期的废气问题;调查中80%单位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投入使用对周边居民环境没有影响;被调查单位均对本项目的建设的总体看法和态度表示赞成。公示结果本项目两次公示期间,无居民或企业投诉现象,公告内容及证明见附件。公告图片见附件。4.4 公众调查结论建设单位于2012年6月11日2012年6月25日和2012年7月2日7月16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上环桥社区居民委员信息公开栏进行了两次环评公示,并采取发放调查表、随机调查的形式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项目拟建地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及个人。本项目公众调查公开、透明、有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及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8号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公示及公众调查期间,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审批单位未收到来电和来信表示对本项目的反对意见,从公众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及被调查单位均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无其他反对意见,均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说明本项目在当地为公众接收。建设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期及营运期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本环评对本次公众调查意见履以采纳。上环桥社区居民安置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1审批符合性分析5.1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杭州市余杭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修编),本项目属于临平老城区城市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1-20110D04),为优化准入区。本项目为农民安置用房项目,项目的开发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符合杭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5.2污染物达标排放原则符合性分析该项目排放的水、气、声污染物经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固体废物也能得到合理的处置;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上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及居民等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因此该项目符合达标排放原则。5.3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是CODcr、NH3),必须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但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只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可以不需区域替代削减,故项目污染物因子(CODcr)的排放量可不用纳入该区域的总量控制范围。5.4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经预测分析,项目实施后,污染物经治理达标排放后对周围环境的贡献量较小,可维持项目拟建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5.5其他审批相关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8号,建设单位还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允许类项目,且本项目已由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立项,文号余发开201120号。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本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经济开发区,本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