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论文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ppt_第1页
医学信息学论文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ppt_第2页
医学信息学论文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ppt_第3页
医学信息学论文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ppt_第4页
医学信息学论文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耳及循环系统疾病编码 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刘莉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统计室 目录 一 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 H00 H59 二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 H60 H95 三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I00 I99 在ICD 10中 眼和附器疾病以及耳和乳突疾病共用一个字母H 眼和附器疾病以及耳和乳突疾病编码都没有剑号编码 有部分星号编码 编码须知 不包括 1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P00 P96 2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A00 B99 3 妊娠 分娩和产褥期的并发症 O00 O99 4 先天性畸形 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Q00 Q99 5 内分泌 营养和代谢疾病 E00 E90 6 损伤 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S00 T98 7 肿瘤 C00 D48 8 症状 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R00 R99 一 眼及附器疾病 一 眼球壁 保护 屈光 营养 感光1 外层 角膜 角膜缘 巩膜2 中层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3 内层 视部 盲部二 眼球内容物 屈光 营养放水 前方 后房 晶状体 玻璃体三 眼附属器 保护 营养 运动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眼及附器疾病类目表 H00 H59 编码规则1 1 感觉器官损伤的编码常常可以在索引中得到 例如 外伤性白内障H26 1需要时 使用附加外因编码 第二十章 标明原因如果是首次就医的新损伤 首先要编损伤的部位码 身体系统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 例如 斗殴中所致的 眼球贯通伤 导致 外伤性白内障 编码为S05 6H26 1Y04主导词分别是 伤口 白内障 斗 编码规则2 2 H21 2虹膜劈裂症为罕见眼病 表现为自发性虹膜基质层组织溶解 劈裂与分离主导词 虹膜劈裂症 虹膜缺损 H21 2IridoschisisH21 2卷三中的同位语 虹膜缺损可能错误Q13 0Colobomaofiris 3 白内障 1 分清白内障类型 不包括先天性Q12 0 老年性H25老年前期H26 0外伤性H26 1药物性H26 3没有任何分型时才归入H26 9 2 糖尿病性白内障白内障不要轻易假定为糖尿病性的 除非病历中明确指出 编码 剑星号编码 E10 14 H28 0 伴有共同的亚目 3注意 分类时要阅读病历 将白内障的特异分清 编码规则3 4 H43 0与H43 8的区别H43 0玻璃体自瞳孔区域突出于前房 多见外伤和手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H43 8玻璃体脱离是指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有空隙 多见于高度近视和老年患者 这两者疾病性质不同 不可混淆5 H47 0视神经疾患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不可归类在他处NEC的含义在ICD 10中不再绝对的归类于 8和 9中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H47的类目下 没有 8 9的编码 编码规则4 编码规则5 6 H49和H50的区别斜视 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 属眼外肌疾病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1 H50共同性斜视两眼视轴不互相平行 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以致一眼正位时另一眼偏斜 但各注视方位斜视度无明显差异 称为共同性斜视 眼球运动无障碍 2 H49麻痹性斜视由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 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 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其典型特点 不包括 眼肌麻痹 内部的 H52 5 核间性 H51 2 进行性核上性 G23 1 编码规则6 7 H54盲和视力低下 1 如果指出了盲和视力低下的原因 H54不能作为主要编码 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只有治疗目的本身是为了盲和视力低下 才能作为主要编码 2 创伤引起的盲和视力低下要区分是近期损伤还是晚期效应 晚期效应按后遗症编码 近期损伤造成的 其编码在第十九章 主导词 盲 创伤性 近期发生 S05 9 由于损伤 近期发生 S05 9 后遗症T90 4核对第一卷眼和眶损伤后遗症 附加诊断 第7章练习题 眼轮匝肌痉挛睑痉挛G24 5P509睑阵挛H02 5区别 上睑提肌H02 5P554核对卷一 睑痉挛G24 5角膜白斑H17 8P515后天性圆锥角膜 后天性H18 6P1309前房积脓H20 2P850虹膜脓肿 虹膜H20 8P733葡萄膜炎 色素膜炎 根据病变累积部位不同分类 葡萄膜 色素层 H20 9P1239眼色素层炎 葡萄膜炎 H20 9P1244前葡萄膜炎 虹膜捷状体炎H20 9后葡萄膜炎 脉络膜视网膜炎H30 9前房出血 前房H21 0P177 第7章练习题 手术后晶状体缺失 晶状体H27 0P88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炎 裂孔性H33 0P1096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H35 1P992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H43 1P172陈旧性巩膜异物存留 残留 巩膜H44 7P1279视神经萎缩 神经 视H47 2P1115偏盲H53 4P766偏盲 指视野的某一部分缺失 多为颅内病变影响视神经区别 盲 单眼H54 4 二 耳和乳突疾病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外耳道神经和血管 颌神经的耳颞支 迷走神经的耳支中耳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听小骨内耳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内耳道 颅中窝 颞骨岩部 耳和乳突疾病类目表 H60 H95 第八章的星号类目 H62 H67 H75 H82 H94 以上分类于他处疾病引起的耳和乳突疾病如 带状疱疹性外耳炎B20 8 H62 1 结核性中耳炎A81 6 H67 0 结核性乳突炎A81 0 H75 0 流行性眩晕A88 1 H82 梅毒性听神经炎A52 1 H94 0 编码规则1 1 H61 8外耳的其他特指疾患对于耳廓疾患应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这个编码不包括耳廓的非感染疾患H61 1 在查找时疾病条目不能在索引中直接查找到的情况下 容易编码与H61 8 核对时要给予纠正 例如 耳后血肿机化主导词 病 耳 外H61 9核对卷一获得编码是H61 8 外耳其他特指的疾患 考虑到非感染性疾病 矫正编码H61 1主导词 病 耳廓 非感染性 H61 1 编码规则2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包括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腔 鼓室有顶 底 内 外 前 后六个壁 鼓室内容物有听骨 肌肉 韧带 囊袋和神经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三型 1 单纯型编码H66 3 如果特指鼓窦隐窝编码H66 2 咽鼓管编码H66 1 主导词 耳炎 2 胆脂瘤型编码H71 主导词 胆脂瘤 3 骨疡 骨疽 型 编码要区分部位 听骨编码H74 3乳突编码H70 1 笼统的编码H74 8 主导词 骨疽 编码规则3 3 H81前庭功能疾患前庭部位的病变在神经解剖上正好位于一个复杂的地带 这个小区域有来自大脑皮质脊髓神经束 小脑 桥脑 脑干 以及第八对脑神经的交通网路 因此 这个部位的病变 又可依据神经解剖上的关系 区分为周边神经与中枢神经 周边神经疾病的眩晕症发作起来 常伴随有耳鸣 听力丧失 眼球振颤呈现特有的周边形式 中枢神经疾病的眩晕症 其眼球振颤呈现特定的脑干形式 主导词 眩晕H81 0美尼尔病H81 1良性阵发性眩晕H81 2前庭神经元炎H81 3其他周围性眩晕如听神经瘤H81 4中枢性眩晕如多发性硬化 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 中枢神经药物H81 8前庭功能的其他疾病H81 9前庭功能未特指疾病 编码规则4 4 H90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与H91其他听觉丧失H90包括先天性聋 但不包括噪声性聋H83 3 1 传导性耳聋 H90 0 H90 2 耳的传音系统结构改变或功能障碍所造成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如 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2 感音神经性耳聋H90 5 多由于先天或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耳蜗 听神经和听中枢的病变 使传入内耳的声波不能感受而致 如突发性耳聋 病变往往为不可逆性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耳蜗性耳聋 感音性聋 神经性聋 中枢性聋 临床上三者无明显区别 3 感音性聋是指病变部位发生在内耳 包括迷路液和毛细胞造成的听力损伤 他与神经性聋很难区别 有时开始感音性后病变扩展到神经 成为感音神经性聋 如美尼尔病 噪音损伤 药物中毒 病毒感染等 编码规则4 4 H91其他听觉丧失不包括由于指明某种特指病因造成的 如 心因性聋F4 5 H90 H91这两个类目只有当未指出其原因时 才能做为主要编码 否则 他们只能作为选择性附加编码 对于H91 0耳毒性听觉丧失 需要时可使用附加外因编码 第二十章 标明毒性物质 第八章练习题 耳源性脑炎 耳炎H66 4 G05 8 P712咽鼓管梗阻阻塞 咽鼓管H68 1P1447耳后瘘 耳后H70 1P636核对卷一H70 1慢性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骨疽 中耳H74 8P372内淋巴积水 膜迷路H81 90P458混合性耳聋 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混合的H90 8P634听神经炎 听H93 3P968乳突术后腔感染并发症 乳突切除术空腔NECH95 1P97 三 循环系统疾病 一 循环系统结构与功能1 循环系统疾病又称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 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 心脏是动力器官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通过心脏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 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 即血液循环 3 本章分类的内容包括心脏 血管和淋巴管及淋巴结疾病 脑血管疾病也分类于此章中 但不包括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和相关的综合征 TIA 创伤性颅内出血和血管性痴呆 TIA分类于神经系统的疾病 G45 4 常用的主导词为栓塞 梗死 梗塞 破裂 出血等 心脏及重要器官的大血管堵塞或出血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如急性心肌梗死 脑梗死 脑出血等 循环系统类目表 I00 I99 编码规则1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 rheumaticfever 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关节 心脏 皮肤 中枢神经等多系统 常见的临床表现 风湿热关节炎 心脏炎 皮下结节 环形红斑 舞蹈病等 急性期强制性分类在I00 I02查找 热 风湿热I00 伴有累及中枢神经系统I02 活动伴累及心脏I01 编码规则1 1 若慢性风心病有风湿的活动表现 住院治疗风湿热 则风湿热的编码为主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编码为附 例如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活动期 主要编码I01 1 其他编码I05 0见卷三P1145主导词 狭窄 二尖瓣 活动性或急性I01 1 编码规则2 2 心脏瓣膜病风湿性I05 I09 非风湿性I34 I39假定分类条件 未提及病因 1 凡未提及病因的二尖瓣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闭锁不全按假定为非风湿性编码 三尖瓣的闭锁不全按假定为风湿性编码 2 未提及病因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狭窄 假定为非风湿性编码 而二尖瓣 三尖瓣的狭窄则假定为风湿性编码 3 未提及病因的心脏多瓣膜疾病 按假定的风湿性病因处理编码 如I08多个心脏瓣膜病假定风湿性病因的编码 二尖瓣狭窄I05 0 三尖瓣狭窄I07 0和关闭不全I07 1 多瓣膜狭窄I08 9假定非风湿性病因编码 二尖瓣闭锁不全I34 0 肺动脉疾患I37 主动脉瓣疾患I35 编码规则3 3 高血压 I10 I15 1 这个类目包括了良性和恶性高血压 但没有用亚目加以区分 对于临床检索需要区分良性和恶性的性质 2 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性高血压 临床比较少见 病情亦比较重 且病情发展迅速 严重 血压显著升高 舒张压多持续在130 140mmHg以上 常于数月至1 2年内出现严重的脑 心 肾损害 3 良性高血压又称缓进性高血压 病情进展缓慢 早期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 当并发有粥样硬化时 收缩压显著升高 4 现代高血压指南分型标准 根据血压水平 靶器官损伤及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进行了分级 1级 2级 3级 及危险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编码时如果有需要可以增加 5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编码 I11 I13 不包括脑 I60 I69 眼 H35 0 临床上高血压并发症诊断书写方式I11高血压心脏病临床 3级高血压高危左室肥厚I11 93级高血压高危左室肥厚心功能3级I11 0I12高血压肾脏病临床 3级高血压高危肾脏损害 蛋白尿 I12 93级高血压高危肾脏损害慢性肾功能I12 0I13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 编码规则4 4 I12 I15 0 I15 1的区别 1 I12高血压肾脏病 是高血压病的肾脏并发症 原发病为高血压病 2 I15 0肾血管性高血压 是肾动脉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是继发性高血压 3 I15 1继发于其他肾疾患的高血压 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是继发性高血压 如肾小球肾炎 肾性综合征等 编码规则5 心肌梗死 I21 I25 心肌梗死根据分三类 急性 随后性 复发性 慢性急性心肌梗死以4周 28天 为限 超过这时间为慢性 1 急性心肌梗死编码I21 这个编码的分类轴心是双轴心I21 0 I21 3是以心梗部位为轴心 而整个类目的轴心是临床表现 透壁性和非透壁性 2 随后性心肌梗死 复发性 再梗 编码I22 第二次或再次发生的心梗急性心肌梗死 3 慢性心肌梗死编码为I25 8 指心梗自发病时间超过4周 即大于28天 4 陈旧性心肌梗死编码为I25 2 5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并发一些早期并发症编码为I23 如心包积血 心壁破裂 需要区分心肌梗死的即时并发症和过时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分为即时 同时 近期 过时A 与急性心梗同时发生的并发症 编码I21 I22见卷三P785 破裂 心 壁 I21 9B 与急性心梗近期发生的并发症 编码I23C 与急性心梗过时发生的并发症 编码I31 I51 编码规则6 6 心律失常 I44 I49 1 心律失常是由心脏激动的起源和传导异常所造成的心率或心律的变化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 心律失常患者轻重不一 轻者可无症状 偶被发现 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 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扑动 预激综合征 传导阻滞等 按具体情况分类 2 去极化 静息状态时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当受刺激时出现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倒转 即去极化 心肌细胞有自律性 即起搏功能 3 复极综合症 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变现S T波的不正常 临床上大多无变现 分类时按心电图检查异常编码与R94 3 编码规则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