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夹具类】压滚座工艺及钻Φ9孔夹具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8页)
编号:7134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11.35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7-28
上传人:机****
IP属地:浙江
60
积分
- 关 键 词:
-
工装
夹具
压滚座
工艺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 资源描述:
-
【工装夹具类】压滚座工艺及钻Φ9孔夹具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工装,夹具,压滚座,工艺,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
- 内容简介:
-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1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30 1 粗铣 32 81 下 端面 端铣刀 游标卡尺 75 2 半精铣 32 81 下 端面 端铣刀 游标卡尺 75 3 精铣 32 81 下 端面 端铣刀 游标卡尺 75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10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120 1 研磨 32 81 下 端面 砂轮 千分 尺 50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11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130 1 研磨 A、 B、 C(即 25 81 端面)端面 砂轮 千分 尺 50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2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40 1 粗铣 32 81 上 端面 端铣刀 游标卡尺 75 2 半精铣 32 81 上 端面 端铣刀 游标卡尺 75 3 精铣 32 81 上 端面 端铣刀 游标卡尺 75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3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50 1 粗铣 燕尾槽 燕尾槽 铣刀 游标卡尺 75 2 半精铣 燕尾槽 燕尾槽 铣刀 游标卡尺 75 3 精铣 燕尾槽 燕尾槽 铣刀 游标卡尺 75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4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钻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钻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60 1 钻 10 孔 麻花钻 游标卡尺 75 2 钻 13 孔 麻花钻 游标卡尺 75 3 扩 13 孔至 18 扩孔钻 游标卡尺 8 4 铰 18 孔至 22 铰刀 游标卡尺 98 5 铰 22 孔至 铰刀 游标卡尺 98 6 攻丝 丝锥 量规 72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5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70 1 粗铣 A、 B、 C 端面 立铣刀 游标卡尺 75 2 半精铣 A、 B、 C 端面 立铣刀 游标卡尺 75 3 精铣 A、 B、 C 端面 立铣刀 游标卡尺 75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 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6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80 1 铣宽 2 的槽 锯片 铣刀 游标卡尺 75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7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钻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钻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90 1 钻 螺纹底孔 麻花钻 游标卡尺 16 00 2 攻丝 丝锥 量规 72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8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钻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钻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100 1 钻 9 孔 麻花钻 游标卡尺 75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及规格 图 号 名 称 工艺文件编号 共 11 页 压滚座 第 9 页 材料牌号及名称 毛坯外型尺寸 45 钢 零件毛重 零件净重 硬 度 135 备 型 号 设 备 名 称 式铣 床 专 用 工 艺 装 备 名 称 代 号 铣 夹具 机动时间 单件工时定额 每台件数 1 技 术 等 级 冷 却 液 亚硝酸钠 工序号 工步号 工 序 及 工 步 内 容 刃 具 量 检 具 切 削 用 量 代 号 名 称 代 号 名称 切削速度(米 /分) 切削深度(毫米) 进给量(毫米/转) 转速(转 /分) 110 1 研磨 燕尾槽 砂轮 千分 尺 50 黄宏 编 制 校 对 会 签 复 制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修改标记 处 数 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工 艺 过 程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1 页 产品名称 零(部)件名称 压滚座 第 1 页 材料牌号 45 钢 毛坯种类 锻件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 序 内 容 车间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工 时 名称、型号 编号 夹 具 辅具 刀、量具 准终 单件 10 配料 锻 造 铸 20 热处理 淬火 35 30 铣 粗 、 半精铣、 精 铣 32 81 下 端面 金 立式铣床 专用夹具 端 铣刀 40 铣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 上 端面 金 立式铣床 专用夹具 端铣刀 50 铣 粗、 半精铣、 精铣 燕尾槽 金 立式铣床 专用夹具 燕尾槽铣刀 60 钻 钻 10 孔、钻 13 孔、扩 18 孔、铰 22、 丝 立式钻床 专用夹具 麻花钻、扩孔刀、铰刀、丝锥 70 铣 粗、 半精铣、 精铣 A、 B、 C(即 25 81 端面) 端面 金 立式铣床 专用夹具 立铣刀 80 铣 铣宽 2 的槽 金 卧式铣床 专用夹具 锯片铣刀 90 钻 钻、攻 纹 金 立式钻床 专用夹具 麻花钻、丝锥 100 钻 钻 9 孔 金 立式钻床 专用夹具 麻花 钻 110 研磨 研磨 燕尾槽 金 磨床 专用夹具 砂轮 120 研磨 研磨 32 81 下 端面 金 磨床 专用夹具 砂轮 130 研磨 研磨 A、 B、 C(即 25 81 端面) 端面 金 磨床 专用夹具 砂轮 140 清洗去毛刺 150 验收 160 入库 编 制 审 核 会 签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 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压滚座 的工艺规程及 钻 9 孔 的工装夹具设计 学 生 :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老师: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 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压滚座 的工艺规程及钻 9 孔 的工装夹具设计是 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 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 :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he of to of of a9 is in In of to of to a of of is to of a as a is in of 目 录 序言 1 一 . 零件分析 2 件作用 2 2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3 3 3 4 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7 三 夹具设计 28 题的提出 28 位基准的选择 28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8 位误差分析 29 套的设计 29 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31 总 结 32 致 谢 33 参考文献 34 第 1 页 共 34 页 序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 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悬 架 的工艺规程及钻右端面上各孔和螺纹的工装夹具设计是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 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第 2 页 共 34 页 一、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压滚座 的 作用,待查 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 压滚座 的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有两组加工表面,这两组加工面之间也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两组加工面分述如下: 1. 以 中心 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 32 81上下端面 2. 以 燕尾槽 为中心的 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 燕尾槽 , A、 B、 2的槽, 9孔。 第 3 页 共 34 页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45 钢 ,考虑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受到冲击性载荷,采用这种材料零件的强度也能保证。由于零件成批生产 ,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锻造成型 。 压滚座 零件材料为 45钢 ,硬度选用 35坯重约 1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锻造成型 , 2级精度组。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对毛坯初步设计如下: 1. 32 81上下端面 ,表面粗糙度为 要经过四步加工,粗铣 半精铣 精铣 研磨,方能满足要求, 查机械设计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指导得,余量 Z=要经过四步加工,粗铣 半精铣 精铣 研磨,方能满足要求,查机械设计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指导得,余量 Z=B、 面粗糙度为 要经过四步加工,粗铣 半精铣 精铣 研磨,方能满足要求,查机械设计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指导得,余量 Z=. 工件上的 孔和螺纹 因其 孔不大 ,很难铸造出,所以才用实心铸造所得。 基面的选择的选择 基面选 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的加工而言,粗基准的选择对后面的精加工至关重要。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 悬 架 属于类似于回转 第 4 页 共 34 页 类零件 ,所以粗基准容易选择。 我们选 燕尾槽的作为粗基准 ,依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 加工表面时,应该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为粗基准 )来选取。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制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在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下来。 方案一 工序 10: 锻 造 工序 20: 淬火 35序 3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下 端面 工序 4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上 端面 工序 50: 粗、 半精铣、 精铣 燕尾槽 工序 60: 钻 10孔、钻 13 孔、扩 18孔、铰 22、 丝 序 70: 粗、 半精铣、 精铣 A、 B、 C(即 25 81 端面) 端面 工序 80: 铣宽 2的槽 工序 90: 钻、攻 工序 100: 钻 9孔 第 5 页 共 34 页 工序 110: 研磨 燕尾槽 工序 120: 研磨 32 81下 端面 工序 130: 研磨 A、 B、 C(即 25 81端面) 端面 工序 140: 清洗去毛刺 工序 150: 验收 工序 160:入库 方案二 工序 10: 锻 造 工序 20: 淬火 35序 3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下 端面 工序 4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上 端面 工序 50: 钻 10孔、钻 13 孔、扩 18孔、铰 22、 丝 序 60: 粗、 半精铣、 精铣 燕尾槽 工序 70: 粗、 半精铣、 精铣 A、 B、 C(即 25 81 端面) 端面 工序 80: 铣宽 2的槽 工序 90: 钻、攻 工序 100: 钻 9孔 工序 110: 研磨 燕尾槽 工序 120: 研磨 32 81下 端面 工序 130: 研磨 A、 B、 C(即 25 81端面) 端面 工序 140: 清洗去毛刺 工序 150: 验收 工序 160:入库 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 我们发现方案 一 是 先加工燕尾槽然后再加工孔, 方案二则相反,由零件图知,选用方案一比较合理,这要可以即可以保证零件的精度,同时也简化了夹具设计,提高效率。 具体的加工路线如下 工序 10: 锻 造 第 6 页 共 34 页 工序 20: 淬火 35序 3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下 端面 工序 4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上 端面 工序 50: 粗、 半精铣、 精铣 燕尾槽 工序 60: 钻 10孔、钻 13 孔、扩 18孔、铰 22、 丝 序 70: 粗、 半精铣、 精铣 A、 B、 C(即 25 81 端面) 端面 工序 80: 铣宽 2的槽 工序 90: 钻、攻 工序 100: 钻 9孔 工序 110: 研磨 燕尾槽 工序 120: 研磨 32 81下 端面 工序 130: 研磨 A、 B、 C(即 25 81端面) 端面 工序 140: 清洗去毛刺 工序 150: 验收 工序 160:入库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工步如下 : 1. 32 81上下端面 ,表面粗糙度为 要经过四步加工,粗铣 半精铣 精铣 研磨,方能满足要求,查机械设计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指导得,余量 Z=要经过四步加工,粗铣 半精铣 精铣 研磨,方能满足要求,查机械设计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指导得,余量 Z=B、 面粗糙度为 要经过四步加工,粗铣 半精铣 精铣 研磨,方能满足要求,查机械设计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指导得, 余量 Z=. 工件上的孔和螺纹 因其孔不大,很难铸造出,所以才用实心铸造所得。 第 7 页 共 34 页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10: 锻 造 工序 20: 淬火 35序 3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下 端面 工步一:粗铣 32 81下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 、研磨 )完成,则 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2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fn 半精铣 32 81下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第 8 页 共 34 页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 (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 完成,则 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 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2 , , ,则机动工时为 m 8421 fn 铣 32 81下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第 9 页 共 34 页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2 , , ,则机动工时为 m i 5 fn 0: 粗、 半精铣、 精铣 32 81上 端面 工步一:粗铣 32 81上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第 10 页 共 34 页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工时 切削工时: 2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fn 半精铣 32 81上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 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2 , , ,则机动工时为 第 11 页 共 34 页 m 8421 fn 铣 32 81上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2 , , ,则机动工时为 m i 5 fn 0: 粗、 半精铣、 精铣 燕尾槽 工步一:粗铣 燕尾槽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燕尾槽 铣刀,刀片采用 第 12 页 共 34 页 p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62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fn 半精铣 燕尾槽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第 13 页 共 34 页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62 , , ,则机动工时为 m i 5 221 fn 铣 燕尾槽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第 14 页 共 34 页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62 , , ,则机动工时为 m i 5 fn 0: 钻 10孔、钻 13 孔、扩 18孔、铰 22、 丝 步一:钻 10孔 1、加工条件 加工材料 : 45钢, 35艺要求:孔径 d=10孔, 精度 13,用乳化液冷却。 机床:选用 2、选择钻头 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如图 3所示),其直径 d=10钻头几何形状为(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表 标准钻头, 25, 2 120 ,,后角 0 11 , 50,横刃长度 ,弧面长度 5l 。 3选择切削用量 ( 1)选择进给量 f 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45 钢硬度 35 。 第 15 页 共 34 页 ( 2)计算切削速 度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45 硬度 b =35, 0 /f m m r , 0 20d 时, 1 8 / m m m 。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 ,0.1 故 vc 1 8 1 . 0 1 . 0 0 . 7 5 1 . 0 / m i 01000vn d= =据 钻床技术资料(见简明手册表 选择 n=475r/ 1 3 . 0 6 / m i m m 。 4计算基本工时 根据公式 式中, l=25切量及超切量由切削用量手册表 出 6y ,计算得, L=( 25+6) 1 故有: t= 25 =第 16 页 共 34 页 工步二:钻 13孔 1、加工条件 加工材料 : 45钢, 35艺要求:孔径 d=13孔,精度 13,用乳化液冷却。 机床:选用 2、选择钻头 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如图 3所示),其直径 d=13钻头几何形状为(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表 标准钻头, 25, 2 120 ,,后角 0 11 , 50,横刃长度 ,弧面长度 5l 。 3选择切削用量 ( 1)选择进给量 f 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铸铁硬度 200H 有 。 ( 2)计算切削速度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铸铁硬度 b =200 220 0 /f m m r , 0 20d 时, 1 8 / m m m 。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 ,0.1 故 vc 1 8 1 . 0 1 . 0 0 . 7 5 1 . 0 / m i 第 17 页 共 34 页 01000vn d= =400据 钻床技术资料(见简明手册表 选择 n=375r/ 1 3 . 0 6 / m i m m 。 4计算基本工时 根据公式 式中, l=25切量及超切量由切削用量手册表 出 6y ,计算得, L=( 25+6) 1 故有: t= 25 =步三:扩 13孔至 18 利用钻头将 孔扩大至 ,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钻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 m i n/461231213121 钻 第 18 页 共 34 页 则主 轴转速为 m 4 ,并按车床说明书取 8 ,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 0 68181 0 0 0 切削工时: 5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18孔至 22 根据 参考文献 表 2 ,28 ,得 m 4 9 查参考文献 表 机床实际进给量和实际转速,取 , 98 , 实 际 切 削 速 度3.9 。 切削工时: 1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8322121 22孔至 据 参考文献 表 2 ,28 ,得 m 4 9 查参考文献 表 机床实际进给量和实际转速, 第 19 页 共 34 页 取 , 98 , 实 际 切 削 速 度3.9 。 切削工时: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丝 择 f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 p ,即 1 /f m m r 7 m i 12 =199r/机床选取 2 7 2 / m 基本工时:12 1 0 3 3 0 . 0 5 ( m i n )2 7 2 1 . 2 5l l lt 机工序 70: 粗、 半精铣、 精铣 A、 B、 C(即 25 81 端面) 端面 工步一:粗铣 A、 B、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第 20 页 共 34 页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工时 切削工时: 62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i 5 221 fn 半精铣 A、 B、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第 21 页 共 34 页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工时 切削工时: 62 , , ,则机动工时为 m i 5 221 fn 铣 A、 B、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8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故分 四 次(即粗铣、 半精铣、精铣、研磨 )完成,则 p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i n/i n/1000 3754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62 , , ,则机动工时为 第 22 页 共 34 页 m i 16221 fn 0: 铣宽 2的槽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锯片铣刀 ,刀片采用 p , 00 , 5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15.0 z ,则 m 5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175 r m i n/i n/1000 17550100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5 ,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22521 fn 0: 钻、攻 工步一:钻 用 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 6) 由切削表 艺表 16查得 0 /f m m r机1 6 / m (切削表 第 23 页 共 34 页 610001000 =机床选取 n=800r/m i n/i n/1000 w 基本工时: m 丝 选择 f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 p ,即 1 /f m m r 7 m i 1000 1 0 0 0 7 . 5 2 9 8 ( / m i n )8 查按机床选取 2 7 2 / m 基本工时:12 1 0 3 3 0 . 0 5 ( m i n )2 7 2 1 . 2 5l l lt 机工序 100: 钻 9孔 1、加工条件 加工材料 : 45钢, 35艺要求:孔径 d=9度 13,用乳化液冷却。 机床:选用 2、选择钻头 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如图 3所示),其直径 d=9钻头几何形状为(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表 标准钻头, 25, 2 120 ,,后角 0 11 , 50,横刃 第 24 页 共 34 页 长度 ,弧面长度 5l 。 3选择切削用量 ( 1)选择进给量 f 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铸铁硬度 200H 有 。 ( 2)计算切削速度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铸铁硬度 b =200 220 0 /f m m r , 0 20d 时, 1 8 / m m m 。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 ,0.1 故 vc 1 8 1 . 0 1 . 0 0 . 7 5 1 . 0 / m i 01000vn d= =400据 钻床技术资料(见简明手册表 选择 n=375r/ 1 3 . 0 6 / m i m m 。 4计算基本工时 第 25 页 共 34 页 根据公式 式中, l=15切量及超切量由切削用量手册表 出 6y ,计算得, L=( 15+6) 1 故有: t= 1=序 110: 研磨 燕尾槽 刀具选取砂轮 2. 决定 磨 削用量 1)磨 削深度 2) 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25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0 0 3751151 0 0 0 w 当375r/ 按机床标准选取 3003) 工时 第 26 页 共 34 页 切削工时: 15 , 1 , 2 ,则机动工 时为 m 911521 工序 120: 研磨 32 81下 端面 刀具选取砂轮 2. 决定 磨 削用量 1)磨 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 一次加工完成 2) 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2510001000 rd vn s 按机 床标准选取375 r m 0 0 3751151 0 0 0 w 当375r/ 按机床标准选取 3003) 工时 切削工时: 15 , 1 , 2 ,则机动工时 为 m 911521 第 27 页 共 34 页 工序 130: 研磨 A、 B、 C(即 25 81端面) 端面 刀具选取砂轮 1. 决定 磨 削用量 1)磨 削深度 2) 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25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375 r m 0 0 3751151 0 0 0 w 当375r/ 按机床标准选取 3003) 工时 切削工时: 15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911521 工序 140: 清洗去毛刺 工序 150: 验收 工序 160:入库 第 28 页 共 34 页 三 、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由指导老师的分配,决定设计 工序 100:钻 9孔的 钻床夹具 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于 钻孔 ,精度要求 不 高, 为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