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田光华同志先进材料.doc_第1页
优秀共产党员田光华同志先进材料.doc_第2页
优秀共产党员田光华同志先进材料.doc_第3页
优秀共产党员田光华同志先进材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汗洒一方热土 情系父老乡亲田光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田光华,男,1954年出生在高场镇凉山村一个贫困农家,凭借改革开放好政策和自己吃苦耐劳,通过经商很快成为村上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但是他所在的凉山村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常年干旱,群众普遍在温饱线上挣扎,田光华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众乡亲渴望脱贫致富的殷切眼神下,1989年高票当选凉山村主任,1992年任凉山村党支部书记。在二十多年的村干部工作中,田光华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千方百计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党支部连续三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镇级和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一、加强党建领发展田光华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10年,田光华同志通过党员座谈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和看法,最后一致通过对陈旧的村公所进行改建,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也方便了村民办事。此外,村里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二、修路引水破瓶颈凉山村因山高坡陡缺水,常年栽不上秧,有十年九不栽之说,交通不便,农民买肥、卖粮、卖猪等十分不便且成本太高。电视电话不通、信息闭塞,党的政策、科技到家难,田光华同志清晰认识到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提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凉山村通往场镇的主干路,路面狭窄、凹凸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群众怨声载道。田光华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心把改变道路交通条件作为改变凉山村形象的硬仗来打,为破解交通瓶颈,田光华同志一边号召党员群众投工投劳,一边发动群众筹资筹劳,自己还带头捐款1000元,全村筹资50余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共投入200多万元硬化水泥公路8.5公里,覆盖12个村民小组,基本实现“社社通公路,户户能受益”。现在全村公路宽阔平坦交通便利,开通了柏溪县城到凉山村的乡村公交车,过去要2个小时走路到场镇变为现在10分钟坐公交车就能到场镇,群众购买种子、化肥、生活用品和销售农资产品十分方便。2008年,田光华同志为彻底解决凉山村用水困难,积极争取上级农综项目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两个提灌站,凉山村破天荒实现了满插满栽,由过去的荒山坡变成了现在的粮产区。为建立健全提灌站的管理使用,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凉山村用水协会,实行统一放水、统一收钱、统一开票、分级核算、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年年有贮水,家家能用水”。三、调整结构促增收2009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好耕集团落实高场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种养殖、休闲观光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光华同志敏锐的认识到,要想使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产业。他积极与好耕公司联系,动员群众以发展好耕公司“PIC生猪”养殖为发展本村经济的突破口,为降低投资风险和发动群众,自己先搞实验,他不顾亲友的劝阻,把多年积蓄购买了仔猪,取得初步成效,坚定了村民的信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十多户农户走上了养猪致富之路,生猪年出栏达3000多头。四、情系群众重民生2010年,在田光华同志的积极争取下,40户革命老区连片开发项目落户凉山村,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为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田光华同志一方面积极落实建房土地、线路搬迁等工作,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报名建房,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确定施工企业。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田光华同志和村两委干部轮流坚守在施工现场,帮助协调施工中遇到的矛盾,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整改。目前,本色凉山革命老区幸福家园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加快实施附属设施工程,将为宜宾市及周边区县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田光华同志家有六口人,大儿子有智障,长期需要人照顾,小儿子在外跑运输,家里全靠妻子一人忙里忙外。但是,在田光华眼里每位村民都是亲人,村民冷暖疾苦都时刻挂在心头。52岁的罗举万是残疾人,父母死的早,家里房屋倒塌,有一个弟弟是智障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生活,罗举万长年在外打工贴补家用,弟弟就常常吃百家饭,居住在好心人的旧房内。2008年,田光华争取到民政救助,为罗万举弟弟办理了五保,每月有150元的补助,2009年,又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万元,组织村上群众义务为罗举万兄弟俩修建了三间砖瓦结构的大瓦房。搬进新房的罗举万热泪盈眶,逢人就说:“党和政府好呀,田书记真是我们的好当家!”田光华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开展工作,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拥护。在“十二五”的开局年,他提出赶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