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版: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精简版: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精简版: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精简版: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精简版: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考你的眼力找出下列两幅图中不同的五处 1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客观选择题专项复习 2 教学目标 1 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 明晰考查范围 弄清考查重点 3 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 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3 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 1 社会科学类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 如政治经济学 教育学 语言学 文化学 文艺学 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 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 如天文学 考古学 医学 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4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 理解 B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 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2 分析综合 C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什么 考纲解读 5 考情回顾 6 考情回顾 7 考情回顾 8 考情回顾 9 考查方向 1 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考查一般采用单一命题形式 以3道选择题形式出现 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 9分 2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3套试题在论述类文本方面命题思路非常有层次性 第1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第2题侧重对文本论证的把握 第3题侧重对文本观点推断 迁移 运用 18年高考试卷 月考试卷同上 10 客观选择题 识破命题设置的陷阱 怎么考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陷阱 以偏概全混淆时态 已然未然 歪曲事实因果混乱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顺序颠倒 时间 空间 太过绝对 11 一 2017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 见导学案第1页 12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 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 就不会留下 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 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 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 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 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C 13 试题分析 A 理解错误 由第1段末句 不让 乡愁 变成 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 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可知 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 要想不留下 乡痛 应该做的是 留住 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而不是 兼顾人文保护 B 以偏概全 由原文第2段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 进行综合甄选 可知 乡村记忆中有一些是不值得保留的 所以乡村记忆不必 完好保存下来 D 偷换概念 根据原文第4段的表述可知 活化乡村记忆指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 产业化升级 而不是 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 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的表述也不对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使乡村记忆成为配套设施 而原文第4段中的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 意思是 教育 医疗 商业 娱乐休闲产业等 作为乡村记忆的配套设施 参考答案 C 14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 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 记忆密切相关 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C 15 试题分析 C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无中生有 由原文第2段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 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可知 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选的方式保留乡村记忆 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甄选的标准 参考答案 C 16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留住乡愁 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 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 产业化升级 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B 17 试题分析 B 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偷换概念 由原文第3段可知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 说明的应是故乡 已呵护了乡村记忆 而不是 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参考答案 B 18 具体来讲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以下六个微考点 重点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 以及归纳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结构思路的把握 考查较少 19 怎样答 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坚持一种信念 原则 答案就在原文中1 审题 审清题干要求 审定阅读区间2 培养两种心态 专注 仔细 3 掌握一个前提 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4 用好两个方法 比对法 比对词语 比对关系 比对依据和结论 排除法 5 识别命题中常用的干扰陷阱 主要的几种 解题基本思路 读 审 找 比 排 20 2 审 审题干 审清题干要求 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 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属于还是不属于 能还是不能 找正确项 须用排除法 找错误项 运用重点突破法 如果要选的是原因或者依据也要搞清 3 找 找原文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 即确定阅读区间 4 比 比文题 比较选项和对应句 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 反之是错误选项 怎样答 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21 解题方法 勾划 比照 分析 解题前提 心静做题首先要心静 心不静则神不凝 俗话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做题的最大障碍是浮躁 只有平心静气 总揽全局 方能洞悉秋毫 明辨是非 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 结果只能雾里看花 越看越花 误入陷阱 不能自拔 怎样答 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22 二 2016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文见导学案 即学即练 23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 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 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 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 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 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 1917年王国维写的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 续考 证明了 史记 殷本纪 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D 24 试题分析 D 王国维写的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 续考 证明了 史记 殷本纪 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范围扩大 原文是说 王国维写了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 续考 只能证明所载的 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 是基本可靠的 和 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这两点 并不是选项所说的 所载内容 参考答案 D 25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 一些历史学家对 世本 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 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 王国维的 二重证据法 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 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 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 许慎的 说文解字 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 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 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B 26 试题分析 B 范围扩大 原文只是说 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 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参考答案 B 27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书 盘庚 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 由此看来 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 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 史记 夏本纪 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 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 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 除了甲骨之外 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 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 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D 28 试题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