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doc_第1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doc_第2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doc_第3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1、 教学目标1、学写本课10个生字。2、读读记记“书籍、抽屉、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 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 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 高贵品质。2、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入手,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导: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2、 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钊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这篇文章是李大铡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制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三 出示学习目标(1) 读读记记“含糊 尖锐 僻静 恐怖 粗暴 制服 宪兵 魔鬼”等词语。(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四 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来回答,主要写了李大例牺牲的经过。)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J“、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五、学习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一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铡同志被害J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2 指名读第二段。(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3)李大制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李大铡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局势紧张,但李大铡不离开工作岗位,说吩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