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户常见问题分析 目录 CONTENT 01 02 03 消防车 多塔结构设计 错层的建模方式 06 07 08 性能设计的问题 04 人防组合的问题 05 有效质量系数的问题 水平筋 轴压比的结果疑问 低水的输入 09 10 基础设计的几个问题 温度荷载 1 1消防车 系数的设置 影响地震质量 进而影响地震剪力 活载的分项系数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活载的组合值系数 控制是否参与地震组合 影响挠度 裂缝的计算 荷载规范 5 1 2条 设计楼面梁时 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型板的纵肋应取0 8 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 6 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 8 软件将自动识别主梁 次梁 对于次梁 取用次梁折减系数 对于主梁 软件自动识别2种情况的主梁 第一种是双向板楼盖主梁 采用0 8的折减系数 第二是单向板楼盖主梁 对这种布置了次梁的主梁识别为 单向板楼盖的主梁 并取活荷载折减系数0 6 1 2消防车 楼面梁折减 01 02 1 3消防车 组合形式 2 1多塔设计 考虑多塔的必要性 8 01 02 风荷载 划分多塔后各塔分别作为迎风面计算风荷载 另外 有伸缩缝结构需要作风荷载的遮挡计算 遮挡计算只有在多塔划分后才能进行 强制刚性板假定下的处理不同 地震力偶然偏心的计算 划分后软件分别对各分塔做偶然偏心计算 定义多塔以后 整体指标信息才能按分塔输出 定义多塔后 才能实现按分塔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分别计算 配筋包络取大 2 2多塔设计 建模方式 01 02 2 2多塔设计 建模方式 01 02 设计结果 施工图模块 2 3多塔设计 分塔参数 01 02 2 4多塔设计 结果查看 01 02 裙房 大底盘部分及基础设计应在合塔的整体模型下进行 哪些计算内容应该在合塔模型中得出 周期比应在各个单塔的计算模型中得出 从目前合塔的整体模型中 无法出各个单塔各自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 因此各塔楼的扭转位移比只能在各分塔计算中得出 哪些计算内容应该在分塔模型中得出 2 5多塔设计 整体指标 分塔模型结果 合塔的整体指标与分塔的整体指标因相关范围及对应的振型数不同 不会完全一致 不过一般不应差太多 合塔模型结果 2 5多塔设计 配筋取大 高规5 1 14条 对多塔楼结构 宜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分别计算 并采用较不利的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当塔楼周边的裙楼超过两跨时 分塔楼模型宜至少附带两跨的裙楼结构 21 校核此设计内力 应切换到分塔1 由分塔1的构件内力来校核 软件自动按45 扩散角生成各个分塔模型在裙房部分的 相关范围 但当遇到平面复杂 构件斜交较多 塔楼斜置等复杂情况时 软件自动划分的裙房相关范围不一定合理 出现以上情况 可以用多塔定义菜单下的 划分拆分范围 解决 没必要采用多塔与分塔包络的情况 像只是顶层机房分了几个小垛的这类模型 就没必要整体结果与分塔结果取大了 只划分多塔即可 多层结构 不需要勾选这个多塔取大的参数 这个参数是针对带大底盘的高层结构的 只划分多塔即可 3 1错层结构 建模方式 一般所采用的建模方式 整体指标比较理想符合常规的层输出习惯 3 2错层结构 构件内力 错层结构 按不同标高的错层建模 柱容易抗剪超限 或者错层梁内力异常 模型问题 3 2错层结构 构件内力 弹性膜或弹性板6 面内为真实刚度 楼板面内刚度相对小很多 对柱容易抗剪超限的问题能有很大缓解 或者也可以尝试定义壳元梁或者实体单元 解决办法 不同标高的刚性板面内刚度无穷大 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错层出的柱子会产生很大的水平剪力 问题解析 4 1人防问题 组合没有考虑上 这种情况在设置了人防等级及人防荷载的情况下计算 会有人防单工况内力 但组合设计时考虑不了人防组合 此选项 只有当相比规范要求考虑的组合 您想改某些组合的系数或者删减组合时才勾选 其他情况无需勾选 软件会自动按设置要求生成全部组合 勾选此项后 设置了人防 没有重新生成默认组合 勾选此选项 软件强制按组合列表的组合执行 问题解析 4 2人防问题 材料强度调整系数 人防组合材料强度调整当荷载组合为人防组合时 软件自动根据 人防规范 4 2 3条 4 10 5条 混凝土柱 墙正截面配筋 及4 10 6条 混凝土梁 柱斜截面配筋 调整材料强度 结果校核 4 3人防问题 人防设计时跨中顶筋计算值大 5 1有效质量系数 不能自动达到90 有效质量系数不能满足 多数都是由于局部振动造成的 局部振动直接影响地震计算所需要的振型数 软件根据能量集中程度判断的局部震动 这个判别不一定准确 软件提示的也是某某振型可能存在局部振动 最终还是需要到相应的振型动画中人为判断一下 有的是误报 有的是局部刚度偏弱或者开洞位置 还有局部模型异常 构件未连接上或者楼板没能正确生成 模型没有问题 高阶的局部振动可以忽略 只要有效质量系数算够90 即可 算法问题 有可能是特征值分析方法本身的问题 切换为LANZOS算法有可能就能算够90 了 用Ritz向量法 在使用传统算法即WYD RITZ法计算大规模多塔 大跨 竖向地震等时 有时计算的振型数很多 几十个甚至一百几十个 但仍达不到需要的质量参与系数时 可以考虑选择Ritz向量法计算地震作用 Ritz向量法 一般用较少的振型就能满足有效质量系数的要求 可通过选取多个振型数分别计算 推荐三次 根据基底剪力的变化趋势 若剪力误差在5 以内 也可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地震计算时不考虑地下室的结构质量 一般认为地下室的质量客观存在 地震作用下地下室也会有一定的变形 所以此参数默认不勾选 若是土质情况比较好 能基本做到完全嵌固 也可以勾选上此参数试试 一般勾选后有效质量系数比较容易满足90 有效质量系数不能达到到90 一般是地下室侧土约束所致 6 1墙水平筋 对结果存在疑问 3层与上层的承载力之比小于80 并勾选了自动根据承载力之比调整配筋至非薄弱 勾选此参数后 软件会对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小于0 8的楼层 将自动增加柱墙构件的计算钢筋直到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大于0 8 使该层不再是薄弱层 软件增加的是柱的纵向钢筋和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 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大于构造是为使承载力之比满足80 而自动增加的水平分布筋 一般楼层受剪承载力之比距离规范限值差距较大的话 建议就不要通过这种增加配筋的方式调整了 6 2轴压比 对结果存在疑问 对于一级框支柱极短柱轴压比限值软件如何处理的 轴压比限值有的是0 50 有的是0 55 剪跨比都是小于1 5 为何有的限值是 0 1 有的限值是 0 05 对于普通混凝土柱 软件是对轴压比限值自动减少0 1 对于型钢混凝土柱 剪跨比小于2时 组合设计规范表6 2 19注写有要求 是表中的数值减少0 05 所以软件结果没有问题 7 1性能设计问题 抗规和高规的区别 抗规和高规的性能设计不完全一样 抗规是传统的性能设计 只有弹性和不屈服 不存在屈服的状态 高规是分不同的性能水准 关键构件 普通构件及耗能构件在不同的性能水准下达到的状态不同 根据构件类别及设置的性能水准确定采用的是否是不屈服的公式 抗规选择不屈服 所有构件就按不屈服设计 而高规比如性能4只有定义了关键构件才按不屈服设计 若是按默认的普通构件 根据高规要求普通构件和耗能构件是允许进入屈服的 对于地震直接按构造配筋 大震还有材料强度的区别 抗规极限值 高规标准值 对于广东高规 还有承载力利用系数的影响 且广东高规没有允许屈服的构件 只是构件的重要性系数不同 构件的类型是需要自己来人工定义的 比如剪力墙 软件默认是普通构件 7 2性能设计问题 不同抗震等级结果有区别 中震不屈服荷载分项系数取1 0 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取为1 0 不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抗震等级 一级和二级的结果对比 抗震构造等级不同 勾选框架梁考虑梁端受压钢筋参数 梁端钢筋执行抗规6 3 3 1和2 会导致的配筋不同 7 3性能设计问题 与预期不符 分项系数与预期不符 性能类型与预期不符 8 温度荷载 计算前提 非强刚模型定义温度荷载定义弹性膜或者弹性板6 梁柱配筋 刚性板面内刚度无穷大 所以计算温度要定义弹性膜或者弹性板6 考虑温度的弹性板结果 不一定比不考虑温度的刚性板结果大 若要安全保守起见 可以设置考虑温度的弹性板结果与不考虑温度的刚性板结果包络设计 要看楼板考虑温度的等值线配筋的话 需要定义弹性板6 弹性膜无面外刚度 已经通过平面导荷倒算到梁上 楼板荷载没有加在板上 弹性膜的等值线配筋结果不可看 有可能是异常的 要看楼板的配筋的话 网格划分尺寸建议设置为0 5m 用等值线的配筋结果手工绘制楼板配筋 还是工作量比较大的 在定义了弹性板6并且按有限元导荷时 在板施工图可以读取设计结果等值线的配筋出施工图 楼板配筋 9 低水的输入 低水影响抗拔 地下室桩筏基础 设计参数中我将历史最低水位由 0 5m调整为 5 8m 历史最高水位保持不变为 0 5m 按照我们常规的理解 历史最低水位应该是控制受压桩的 历史最高水位是控制抗拔桩的 历史最低水位下降后受压桩的力增大是正常的 但是此时我的抗拔桩的力反而减小了 高水水头比较高 可能出现部分受压 部分受拉的情况 所以高水默认是非线性模式计算更真实 而低组合是按线性计算 线性计算不需要迭代 计算效率也更高 软件目前不是只取的高水组合验算抗拔承载力 而是遍历所有的标准组合 取最大拔力 若设置高水 低水标高相同 又考虑了低水 是有可能按线性计算的低水组合 非高水组合 的拔力起控制作用的 所以若要考虑低水的作用的话 低水的标高一定要按实际输入 10基础设计 方案选择的几个相关问题 住宅 地库 3幢高层主楼采用桩筏 其余6个主楼采用的是CFG桩地基处理复合地基 基础采用筏板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360Kpa 地库是天然地基 地基承载力100KPa 方案一主楼采用筏板建模 地库采用独基 防水板建模 但由于地基承载力太低 只有100Kpa 独基尺寸太大 布置不下 且沉降差较大 不满足规范 方案二把整个地库当做筏板建模 地库柱下按柱墩建模 满足冲切 模型中各主楼下自动按筏板加厚区考虑 方案二是否可行 整个地库是一个筏板 主楼为加厚区 现阶段YJK计算是否支持 整个地库按筏板建模 主楼下设置加厚区或者子筏板 这种方式计算是没有问题的 完全可行 按方案一的防水板建模时 是按倒楼盖计算 防水板部分按柱墙下为竖向不动支座的分步方式计算 而按筏板建模是真实的弹性支座 并且整体协调变形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所以方案二比方案一结果更真实 CFG桩如何处理 cfg桩不需要输入到基础模型中 按照天然地基建模 只需把地基承载力大小按处理之后的情况输入 输入地质资料的话 按处理后的地质情况输入压缩模量信息来计算沉降 处理之后的地基 基床系数一般也要提高 具体数值不需要那么精确 按比例酌情提高即可 局部抗浮如何控制 1 底部抗浮验算的计算过程中有无提示未收敛 非线性计算达到收敛是局部抗浮验算的先决条件 2 基础沉降 三维位移中的1 0恒 1 2高水的三维位移是否正常 3 有没有高水工况导致的局部配筋异常 主楼与地库交接处承载力超限 是主楼的应力扩散吗 在地库交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研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 地震操场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团队建设与协作方案集
- 地理简单考试题及答案
- 《中西古典文学比较:大学文学概论教学教案》
- 大坝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心中的英雄:写关于英雄的作文4篇范文
- 销售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工具助力业务决策
- 销售业绩目标分解与考核指标模板
- 2025版宝鸡市房地产评估服务合同范本(含保密条款)2篇
- 《集成电路技术导论》课件
-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法
- 弹幕游戏主播培训
- DB51∕T 990-2020 小型泵站设计规程
- 医院消防系统维护保养服务投标方案(图文版)(技术方案)
- 实验小学二年级体育集体备课教案
- 网络游戏内容审核与监管标准
- 李白课件教学课件
- 公墓建设申请审批表
- WelcomeUnit单词讲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