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doc_第1页
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doc_第2页
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doc_第3页
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doc_第4页
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数码打样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性 和传统的打样相比较,数码打样具有图像再现性好,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低,输出的速度比较快,系统成本比较低等优势,越来越受业内人士的青睐。然而和实际的印刷过程相比较,其仍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专色打样。虽然很多数码打样系统支持专色,但是对于超出打印机色域范围的专色实际上是用CMYK四色表示的,其类似于印刷中使用CMYK来调配专色,和印刷使用的专色不完全相同。 网点的结构。除少数数码打样软件,如EFI Colorproof、GMG Colorproof与BlackMagic支持彩喷真网点打样之外,基本使用调频网点或无网点的染料升华技术,然而印刷通常采用调幅网点进行颜色再现,这就会导致在加网的过程中潜在的鬼影故障非常的难检出,印刷操作人员必须在印刷的过程中使用色调匹配控制法检查印刷质量。 颜色匹配。由于数码打样一般采用高光纸或者半高光纸、哑光纸,并且比印刷纸要白,使用的墨水的光谱特性和印刷墨水的光谱特性也不一致,致使数码打样与印刷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不一样,前者的色域一般要比后者色域要大,因而它们的颜色匹配程度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考验。与此同时,国内印刷厂所使用的油墨是日本油墨标准,而印刷机械大部分却是欧洲的,加上我国南北气候上的差异比较大,从而造成数码打样和实际的印刷不可以很好地配合。 由于这些方面的问题,要使数码打样的色彩和印刷完全匹配就必须对数码打样系统进行色彩管理。通过色彩管理系统调用特定的纸张与油墨组合下的打样设备以及印刷机特性文件来进行两者之间的颜色匹配,使打样设备输出的样张能模拟最终的印刷效果。 二、色彩管理在EFI Colorproof XF 4.0数码打样解决方案中的实施,下面以EFI Colorproof XF 4.0数码打样解决方案为例来说明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的具体实施。 1、建立标准的颜色环境 稳定的颜色环境使观察原稿颜色、打样样张以及印刷品颜色的效果一致。因而颜色环境的标准化是实施色彩管理的首要条件,其包括观察环境的标准化与环境光源的标准化两个方面。对于观察环境的标准化,环境色与背景色的彩度越小越好,要求两者都是中性灰色,即孟塞尔明度值的中性灰色。否则,环境色或者背景色颜色杂乱,影响观察者对颜色的判断;对于环境光源的标准化,要求标准光源具有比较高的色温与比较高的显色指数。目前全球公认的观察反射样品的光源是D50或者D65,它们在可见光谱的范围之内具有红、绿、蓝能量相等的特性,使观察者可以轻松的察觉色彩上的细微差异。除此之外它们的显色指数都在90以上,便于准确判断颜色。2、打印机基础线性化 打印机基础线性化是确定输入灰度和输出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解决不同墨水在纸张上的呈色特性、墨量与密度、墨量与色度的表现效果的差异,使输入和输出值保持基本的线性特征(输入值输出值),用尽可能小的墨量获得尽可能大的颜色密度,将打样系统调整到符合生产标准的基准上,为了创建打印机纸张概览文件提供基础。其原理是通过检查与调整打印机的各级密度来校正打印色彩的偏差,密度可用密度计或者分光密度计来测量。 EFI Colorproof 4.0之内带有基础线性的校正工具,以此作为输出质量稳定性的控制工具。进LinTool模块之后,选择“打印机基础线性化”,在“设置”界面设置连接好的在线测量设备(如EFI X-Rite Eye-One)、墨水类型、纸张的类型、分辨率以及颜色模式等,接着系统将使用线性化流程的默认设置逐步的完成线性化的过程。 每个通道的墨水限制。 单击“打印”,墨水限值图表将被自动的打印出来。等待墨水干燥,然后单击“测量”,并且测量打印出来的图表以显示颜色值。若需要,单击“高级”,进入调整墨水限值界面。设置墨量限制时以色相轨迹光滑并且无不正常扭曲为佳,尽量的靠近印刷色域范围与色相六角形顶点。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别的进行曲线的绘制,然后根据曲线的变化情况找到单通道墨量的最佳值。 线性化。 单击“打印”,线性化图表将被自动的打印出来,等待墨水干燥,然后测量打印出来的图表以显示颜色值。 总墨水限制。 单击“打印”, 总墨水限制图表被自动的打印出来,等待墨水干燥,测量L值,根据L值递减直到开始变大所对应的色块来确定合理的总墨量限制值,测量完毕之后总墨量从原来默认的400变为380。 质量控制。 单击“打印”,质量控制图表将被自动的打印出来。从视觉上分析,要求打印出来的色条达到灰平衡,无卷曲以及墨水变脏等现象,从淡墨水到正常墨水平滑过渡。等待墨水干燥,单击测量,测量打印出来的图表以显示颜色值。到此基本线性化完成,得到线性化报告。把基本线性化形成的数据集以EPL格式储存到“EFIEFI Media ProfilesMy Profiles”文件夹中。 3、创建概览文件建立印刷机ICC文件。 在各个工艺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后,以ECI2002线性化图表作为原稿进行分色、制版、印刷,得到300张左右印刷品,每隔50张抽取一张,然后使用ProfileMaker测量各色块的色度值,将几次测量的结果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反映印刷机颜色再现属性的ICC文件,最后将这一文件保存在“ServerProfilesReference”文件夹中。 创建纸张概览文件 在EFI Color Manager中选择“创建概览文件”,在纸张、墨水、基础线性与总墨量等参数都固定的条件下,打印输出ECI2002线性化图表,然后用X-Rite Eye-One测量图表得到其色度值,这个时候就可以“立即创建”ICC概览文件,然后将这一文件命名为“XT4.0_SP88.icc”,并且与基本的线性化文件“SP9800_720720_250609_143301.epl”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打包基本线性化文件与纸张概览文件。 在建立纸张概览文件后,利用LinTool下的Profiler Connector工具把打印机的基本线性化文件作为补丁添加到纸张概览文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代替先前的纸张概览文件。 4、创建工作流程。要创建工作流程,需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工作流程”。在这个时候,将打开“使用模板新建工作流程”窗口。突出显示模板“默认工作流程”,然后单击“加载”,系统会自动创建名为“Default workflow 1”的新工作流程,然后进入属性检查器,键入工作流程的名称。 对新建的工作流程进行必要的设置。进入“打印介质”选项卡,选择正确的打印组合后,就可以从下拉列表框“校准集”中加载相应的校准集(作为补丁添加到所选纸张类型的EPL基本线性化文件),与之联系在一起的纸张概览文件“XT4.0_SP88.icc”就会被自动的选择。接着在“颜色管理”选项卡里面,对“颜色管理”进行勾选,调用“ServerProfilesReference”中的印刷机概览文件(本实验由于印刷机难以达到规范化,所以暂时调用EFI Colorproof XF自带的印刷机概览文件“JapanColor2001Coated.icc”)。一般来说,“源”和“模拟”两处的描述文件相同,但是若作业文档中使用了RGB颜色,则需要在“源”处选择随EFI Colorproof XF一起或者随输入设备一起提供的源概览文件,然而只在“模拟”处调用印刷机概览文件。然后根据是否模拟纸白,从“着色意向”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一种着色意向。若存在优化概览文件,则在“L*a*b*优化”中调用(此处的优化概览文件“Japan_SP88_1BitTif.3cc”的建立过程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通过一条黑色的细线将用户、工作流程以及打印机连接起来,并且将开关变成绿色使工作流程处于联机状态。5、打印输出 在Job Explorer中选择新设置的工作流程,单击“导入作业”加载作业或者使用拖放功能将文件直接放在作业列表区域中,然后在作业列表中选择作业,单击“打印”或者选择“文件打印”就可以输出打印作业了。 6、优化概览文件 打印输出文件后,一旦发现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打印质量,则需执行概览文件的优化。 打开LineTool模块,选择“优化概览文件”,定义用于优化的概览文件设置:选择ECI2002色标,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工作流程,选择刚制作好的EPL文件与参考概览文件,并且将纸张白色设置为“绝对色度”,然后在优化方法中选择“创建新的 L*a*b* 校正概览文件”。 打印并且测量优化的目标,系统将计算平均 E 增量、E 增量峰值、纸张白色与色域百分比目标值,并且将其显示在表中。若色差不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则点击“优化并打印”,进行优化计算并且再一次的打印测量,直到“平均 E 增量”小于2,“E 增量峰值”小于5(一般进行三四次优化就可以达到要求)。最后单击“完成”,将经过优化的概览文件(.3cc)也保存到“EFIEFI Media ProfilesMy Profiles”文件夹中。 优化完成之后,就可以调用了。进入“颜色管理”选项卡,从“L*a*b*优化”下拉菜单中选择刚刚生成的3cc文件并且保存(前面在工作流程的设置里已经提到),然后就可以再一次的打印输出作业。 三、数码打样系统的维护 数码打样系统采用EFI Colorproof XF数码打样控制软件 + 喷墨打印机的构成方式,使数码打样的过程以及色彩品质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为了确保数码打样色彩质量的稳定性,还需要做一些日常的检查与维护调试工作。 1、打印机的保养维护 喷墨打印机的保养主要是注意保证打印机内部清洁的问题,故整机的定时清理是用户日常的必修课。清洁的时候一般是用清水擦拭打印机整机的外部,清除沉积灰尘。然后用软刷,光滑的干布或者酒精棉球清洁打印机内部,擦去机内所有的灰尘与碎屑。 除清洁工作外,每天开机之后,还需要打印打印机自检测试条,检查喷头是否堵塞。若出现断线的现象,则说明打印机的喷嘴堵塞,需要进行喷嘴清洗。若进行了五次以上的清洗都还是出现图案中连续的线条缺少一些线段,则要执行深度清洗操作,直至无断线的问题。每天所有的打印作业全部完成之后,为了使喷头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并且避免由于溶剂性墨水挥发而堵塞喷嘴,需要关闭电源,并且用专用的清洗液将喷头洗干净,然后将清洗液倒在无纺布上使其浸湿,贴在喷头表面,并且将机头移回左端的清洁站并且用保鲜膜将喷嘴紧密包装。 2、重新线性化 数码打样需要确保色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平均E增量小于2, E增量峰值小于5),所以每天在正常的打印输出作业前,还需要打印质量检测图进行质检。 首先,在控制条设置里选择测控条“ugra fogra-mediawedge v3.0a”,这样,在打印输出检测图的时候,测控条也会被打印出来,就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衡量数码打样的质量。先目测检测图,从主观上评价打印的质量。然后用ProfileMaker/MeasureTool模块中measuring选项来完成控制条的评测工作。选中标准控制条数据(其在前期完成打印机基础线性化/优化后打印“ugra fogra-mediawedge v3.0a”测控条,并测量得到),再利用X-Rite Eye-One测量刚打印出来的测控条,内部比较后,会自动生成相关的报告,指示平均色差,最大色差等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可以进行日常生产。若色差超过标准,则需在LinTool中进行重新线性化。 选择“根据测量结果重新线性化”,弹出窗口,找到现在数码打样正在使用的EPL文件,选择连接好的测量设备,并且打印图表,等待墨水干燥,然后测量打印出来的图表以显示颜色值。分别计算平均 E 增量和 E 增量峰值,并且显示在表中。基于这些值,LinTool会通知是否要进一步改进 EPL 并且建议重新线性化打印机或者重新定义每一个通道的墨水限值,然后重新线性化打印机。完成之后,保存EPL文件,就可以继续正常的打印了。 若进行重新线性化之后,色差显示仍过大,那么就必须再次进行基础线性化了。当然,若对纸张或墨水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