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CT、MRI诊断 1、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病理学 1995年,一个该领域的国际工作组将不同的肝脏结节性病变作了新的命名,其中将肝硬化结节转化为肝癌的过程定义为如下几个步骤:再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发育不良性结节(dysplastic nodule,DN)、小肝癌(直径小于2cm)和肝细胞癌(HCC),其中肝硬化结节只包括RN和DN,后者又包括两种,低级的DN(1ow-grade DN)和中、高级 DN(moderate or high-grade DN)。以前经常提到的腺瘤样增生与该命名法中的DN基本对应。关于这些新名词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RN为良性的肝硬化结节,它由再生的肝细胞构成,周围有纤维隔围绕,其结构和血供与正常的肝细胞非常相似,可以有单腺泡RN(只有一条门静脉通路)和多腺泡的RN(有多条门静脉通路);DN为癌前病变,其中出现有轻度不典型细胞者称为低级的DN,中高级的DN中至少有中等量的不典型细胞,但又不足以诊断为恶性病变,当DN继续进展,其中出现一定量的HCC细胞,但整个病灶直径小于2cm时称为小肝癌,如果HCC细胞继续增多,超过DN的数目且病灶直径大于2cm时称为肝细胞癌。目前,对肝硬化结节的这种新的命名基本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一些学者从肝硬化结节的新生血管构造方面对RN和DN进行研究,认为肝硬化结节在 向肝癌转变的过程就是肝硬化结节中毛细血管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过程,Roncalli认为高级DN中的毛细血管单位数明显多于低级DN和RN中的数目,而且异常数目的毛细血管单位和硬化结节中不成对动脉的出现对于癌前病变的确认有诊断性的意义,而正是由于病理学血管生成方面的这些变化,才导致了影像学上出现可见的征象,即硬化结节由于从门静脉供血向肝动脉供血的转变而产生的在动态增强检查中的时间密度曲线的变化,而影像学上的这些变化正是我们判断硬化结节出现恶变的依据。另外,Krinsky在其研究中发现含铁的低级DN中不成对动脉数目明显高于含铁的RN,应当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而这又为影像学提出了新 的问题,即MRI如何对含铁的低级DN和RN相区别。 2、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螺旋CT表现: 螺旋CT检查肝硬化和早期肝癌的常规方法为平扫和动态三期对比增强检查,包括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近年来,随着螺旋CT软件技术的快速进展和扫描速度的不断提升,肝脏的灌注成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肝硬化的灌注研究也常有报道,另有少数学者尝试对肝脏进行双动脉期扫描,以期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 小结节的RN在螺旋CT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中常不能发现,因为肝实质的密度都较均匀。少数大结节的RN在增强扫描中可见,表现为平衡期呈略低密度,而更少数的较大的RN在增强扫描的三期中均呈略低密度,类似于少血供的HCC,极少数的含铁的RN在CT平扫中呈相对的略高密度。由于DN为癌前病变,文献中关于DN及其和早期肝癌的鉴别的报道较多,Lim和Choi研究认为,DN在动态三期CT增强检查中可以在不同期相中显示为高、等及低密度,但以等密度最为多见,约为6070,也就是说仅有约35的DN在CT增强检查中得以显示。虽然在动脉期显示与肝癌相似强化的DN也偶有报道,但这仍为较少见的情况。而在能够检出的DN中,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显示为低密度的情况则相对常见。而小肝癌多数可见动脉期强化,少数少血供HCC无明显动脉期强化,CT增强检查对早期HCC的检出敏感性则与病灶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积越大,检出的几率越高,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具体情况为直径小于1cm的小肝癌检出率约为20,直径在12cm之间的检出率约在75,23cm的检出率约为85,3cm以上的检出率为100。另外,Murakaml发现含铁的结节在CT上常没有特殊的表现,仅少数含铁量相当高的结节才能显示为略高密度,或仅显示为肝实质密度不均匀而无明确的结节影像。 近年来,肝脏的灌注成像成为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对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灌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对于肝硬化结节与肝癌鉴别方面则涉及不多,且由于该技术需要依赖强大的软件功能及机器的快速扫描能力,同时不能与全肝的动态扫描同时进行,故临床普及性较差,不再赘述。 少数学者对多血供小肝癌(其研究病例组中小于2cm的肝癌灶占总病灶数的67)使 用多排探测器螺旋CT进行双动脉期检查,即利用对比剂浓度的智能跟踪技术,在早动脉期扫描结束后,以机器允许的最短的间隔时间进行晚动脉期扫描,以观察其是否对多血供肝癌有更高的检出率。他们的结论是:虽然晚动脉期较早动脉期会显示更多的癌灶,但结合两个动脉期的表现更能提高对多血供肝癌的诊断率,而且这种诊断率在与动态增强MRI的诊断率比较中没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使用双动脉期螺旋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率与动态增强MRI相似。 3、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MRI表现: MRI对肝硬化结节和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包括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平扫包括常规的T1和T2及其脂肪抑制序列,动态增强检查与CT增强相似,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的扫描,使用常规血管外间隙对比剂为Gd-DTPA。也可以便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如超顺 磁性氧化铁(SPIO),以及Mn-DPDP、Gd-BOPTA等。 小结节RN在MRI的T1W和T2W像上均不能发现,大多数的大结节RN在T1WI和T2WI和T2上呈等信号,少数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梯度回波的T1WI的上呈高信号的RN似更多,在动态增强检查的动脉期RN无强化表现。而绝大多数的DN在T1WI上呈高信号,且信号较均匀,在T2WI上呈低信号,典型的DN无明显的动脉期增强,极少数可出现类似于HCC的动脉期强化。含铁的RN和DN在T1WI和T2WI上常均为低信号。小肝癌的MRI表现仍为长T1长T2信号为主,少数病灶在T1WI上显示等或略高信号,在T2WI上显示为略高信号,部分病灶内的信号可能不均匀,这可能是结节内含铁,或所谓的“结节套结节”(nodule in nodule),即DN中出现的癌结节,有的作者将这类结节作为DN通向HCC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单独将其命名。小肝癌在动态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多能显示较明显的强化,少数病灶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呈相对的低信号。 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