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陕西省铜川市泰山中学 杨晓英【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我的童年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这是人教版教材中新选入的季羡林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记叙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及童年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难以忘怀。文章灵活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全文按时间顺序进行叙事,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结构完整。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 3、学情分析 学习本单元到现在为止,学生已经学了四篇散文了,具备了一定的散文知识。本文介绍我的童年生活,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童年故事贯穿起来;按时间顺序叙事;季羡林散文语言质朴纯真,情感真挚。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能力上学生对散文常识的把握也没问题,主要是能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使学生提高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积累“生疏、溺爱、肃然起敬、孤苦伶仃、家徒四壁、浑浑噩噩”等词语。弄清重点句子“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冰糖葫芦式串联全文的写作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表达的情感。在对季老苦难童年悲哀的同时,要正视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居安思危,感恩图报。 【评价任务】 任务一:针对目标一,设计三个活动。 1、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学生读准字音。(多媒体显示)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季羡林相关知识及轶事。 3、明确文章的叙述线索,理清全文思路,能简要复述全文。 任务二:针对目标二,解决两个问题。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小标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2、本文用词准确,意蕴深长,用心品味本文平实自然却又蕴含着挚爱深情的语言。 任务三:针对目标三,设计二个活动。1、赏读文章,解决针对课文的几个问题。2、要求学生揣摩,体会文中蕴含的复杂而又特殊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冰糖葫芦式串联全文的写作技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点拨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大师,引童年讲述季羡林先生在北大与学生的故事季羡林是一位国宝级的国学大师。关于季羡林,同学们了解多少?(学生展示,教师利用ppt补充)这样一位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他会有着怎样的童年生活,他的人生是怎样转轨,华丽蜕变的,我想,大家一定会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国学大师的童年,探究一下他的童年竟是怎样的与众不同。(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朗读课文,知童年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并用笔勾画出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学生商量,自行解决。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了解作者围绕“我的童年”,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利用ppt补充)Ppt显示: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明确:第一部分总领全文,第二部分具体写自己的童年生活。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三、细读课文,品童年1、作者开篇即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屏显)教学预设:“灰黄”的童年就是贫穷的童年我们家是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灰黄”的童年就是家庭苦难的童年父辈们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几次饿得到枣林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被迫弃家出走,到济南卖苦力。“灰黄”的童年就是家境异常艰苦的童年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梁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灰黄”的童年就是单调的童年家里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也没有见过。连有“山大王”这样的同学都成为了骄傲。“灰黄”的童年就是孤独的童年、难过的童年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他心里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就苦咸菜。教师总结: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谈到了“灰黄”就是心灵的苦难,苦难是家庭的贫穷,苦难是生活的艰辛,苦难是求知的单调,苦难是心灵的孤独。这个苦难分为两个方面: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孤独。(教师板书:凄苦的童年 精神的孤独)2、本文采用什么形式结构全篇,有何好处?明确: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如冰糖葫芦般串联全文,结构全篇。这样写作的好处有:吸引读者注意力。提纲挈领、概括主要内容。 减少过渡性文字,突出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蕾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明确:季羡林散文的三个主要特点善写身边琐事。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教师板书:语言质朴 情感真挚)四、资料链接,悟童年原作在选入课文时有删节,其中删掉的最后一节是:“今天我把自己的童年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不管还多么不全面,不管怎样挂一漏万,也不管我的笔墨多么拙笨,就是上面写出来的那一些,我们今天的儿童读了,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吗?”请问,同学们学了本文后,从中得得到了什么启发?从中悟出了哪些有用的东西?(学生回答,教师利用ppt补充)教学预设: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只要我们努力去克服,最终会有收获。 面对困境时不要怨天尤人,要敢于克服,奋发向上,这样才无愧于时代、家庭给予我们的厚爱。在贫困中更需要亲人间的互相扶助。 父母对子女要爱护得法。穷困也是一种财富。 人生的转折也可能是人生的不幸教师小结:其实,或许正是这些童年的“苦难”、“经历”才让季羡林养成了坚韧的品格,能够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忍受孤独,努力求学,从而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师。有人这样评价他:“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啊,也许正是苦难的童年,才成就了一代大师。(教师板书:辉煌的人生)五、关照自我,说童年师问: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小结: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对季羡林先生来说,他的童年却充满了艰辛和不易,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但是正是这些辛酸却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活再也不会像季羡林先生那样艰苦了,但他面对苦难的乐观精神,从艰难的人生经历中获取精神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选择性捕捞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智慧物流系统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邮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自动驾驶路线与导航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变电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策划运营中的跨界合作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训与推广路径研究报告
- 现代教育学原理课件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2025年冲刺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考前冲刺试卷 知识点押题实战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
- FZ/T 73044-2012针织配饰品
- 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基本课件
- 智慧矿山为未来煤矿发展赋能课件
- 旅游相册:宁夏旅游课件
- 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 污水站沉淀池清淤及清洗工作施工方案
-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2021修订)
- 三角机位与轴线规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