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华电子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版本:A修订状态:00硬度试验仪操作规程共2页,第1页1.目的规范本公司硬度试验仪的使用方法,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2.范围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包扎带产品的硬度检验。3.引用标准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531-19994.定义邵氏硬度 肖氏(SHORE)硬度 常用于度量塑料,橡胶的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5.原理 实践证明,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硬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料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就越高。6.试验装置 6.1 邵氏硬度试验仪 刻度盘值:0-100HA 压针行程范围:0-2.5mm 压针端部压力:0.055N-8.05N 压针顶端直径:0.79mm0.03mm 6.2 邵氏硬度计测试机架 型号:SLX-A 硬度计的压足底部平面与底盘之间的距离为10mm。 6.3 归零 指针偏离零位时,可以松动右上角的压紧螺丝,转动表面,对准零位。 6.4 校验 将硬度计压在玻璃板上时,(压针端面与压脚底面严密接触于玻璃板上)指针应指100度,如不指零位和100度时,可轻微按动压针几次,如仍不指零位和100度时,则不能使用,如在定荷架上使用时,可拨动手柄,使工作台上升,将定位销插入工作台下部小孔,调整后使用。如仍不指100度时,同样不可使用,需要进行调整。但调整必须要有专用砝码和检定装置,所以最好送生产单位调整为宜。 编制审核批准惠华电子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版本:A修订状态:00初粘性试验仪操作规程共2页,第2页7.试样及试验温度要求 包扎带的试样厚度6mm-7mm之间,宽度不小于50mm,长度不小于100mm,试样厚度不足6mm时,可进行重叠测试。并要求试样上下平整。检测时室温为235,测试前硬度计在此温度下至少存放1小时。8.测试方法 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玻璃平面上,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12mm,使用测试机架上的助压杆进行压入检测,下压时要求缓慢平稳,并保持压足平行于试样表面,以使压针垂直地压入试样,使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除另有规定,必须在压足和试样完全按触后1秒内读数,如果是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则必须说明,在试样相距至少6mm的不同位置测量硬度值5次,并即时记录测试结果。9.仪器的保养及注意事项硬度计使用35000次后,建议每使用10000次左右按gb531规定检查弹簧压力与指针刻度关系及压针端部的形状尺寸。硬度计使用完毕后,放置干燥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2025
- 2025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考核招聘工作人员1人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5四川广元利州公安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人考试备考试卷【附答案】
- 国家电网西北分部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企业员工聘用合同模板
- 上海沙洲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汽车销售合同简易模板
- 2025年新版合同范本申报书利益相关方合同申报权益利用指南
- 2025电子产品购买合同格式
- 光伏运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 眼睛保健操教学课件
- “时空对话”朗诵剧剧本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标准解读
- 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挑战
- 2025年辅警笔试考试题库题库与答案
- 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 四川佰思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试(第二阶段·住建类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