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1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2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3页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课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及巩固练习 学案及巩固练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考点要求 列举 斯大林模式 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 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 主要表现 在实践 中的经验教训 自学导航自学导航 1 自主阅读课本 依据自学导航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梳理基础知识 并将预习中遇到 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记出来 2 填写自学导航 并能根据课本子标题构建本节课的体系 1 1 斯大林模式的概念 斯大林模式的概念 又称极权主义 斯大林主义 是苏联在 20 世纪 年代斯大林执政时 期 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 体制 它把全国的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及文化科学事业等的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领导 即经济上高度集中 政治上高度集 权 文化上高度划一的一种发展模式 2 2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1 1924 年 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 2 苏联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 输入 的落后的农业国 3 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 3 3 目的 目的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 础 4 4 形成基础 形成基础 1 实现苏联工业化 1925 年联共 布 十四大正式提出实现 的 方针 1926 年起进入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 工业化的特点是优先 发展 追求 依靠 积累资金 1928 年起 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 的一五计划 实际上被停止 通过第二个五年计 划 到 年 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但是形成了重工 业过重 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2 农业全盘集体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主要为了 5 5 形成标志 形成标志 1936 年 颁布 6 6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主要特征 高度集中的 模式 涉及领域集中体现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经济高度集中的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从长远看 影响了农业 轻工 业的发展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 积极性 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政治高度集中的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 领导 维系了政权稳定 社会主义 和 遭 到严重破坏 思想高度集中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 志 采取 的手段对 文化进行管理和控制 不利于 思想文化的繁荣 7 7 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政治与 三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形成一个严 密的整体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 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的原因 2 2 全面评价斯大林模式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相信自己肯定能完成 相信自己肯定能完成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一试身手 我定能行 一试身手 我定能行 1 1925 年 12 月 苏联提出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方针 这一方针的特点是 A 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取消新经济政策 2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农业举措是 A 余粮收集制 B 征收粮食税 C 农业全盘集体化 D 农产品自由贸易 3 右图为 1937 年创作的苏联雕塑 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 根据 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 二五计划完成 B 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C 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 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 4 前苏联笑话 农夫伊万捉到一条大鱼 回家对老婆说 我们有 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老婆说 没有柴 伊万气的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 鱼在水里划了个圆 举起右鳍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3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5 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了 斯大林模式 下列现 象中与这一模式相符合的是 A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 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D 重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6 据史料记载 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 1 卢布 在 700 公里外的莫斯科 的售价也是 1 卢布 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 1 卢布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 联 俄 实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计划经济体制 D 市场经济体制 7 20 世纪 30 年代初 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 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 家的时候了 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 进行工 业化建设 8 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经济发展 一枝独秀 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 西方人士纷 纷前往苏联取经 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 我看到了未来 它行的通 当时美国 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B 把商品 货币 市场机制引进经济 建设中 C 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 D 实行计划经济 加强中央集权制 度 9 列宁在 1922 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 要挽救俄国 单靠农业的丰收 还不够 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 我们还要有重工业 不挽救重工业 不恢复重工业 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 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 成其为独立国家 到 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 这一成 果主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4 10 据统计 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后 从 1929 年 7 月到 1930 年 7 月 苏联农村中的牲畜 牛减少了 22 马减少了 13 猪减少了 33 羊减少了 26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出现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际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敌视 封锁 B 自然灾害严重 C 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消极抵制 D 被推翻的阶级敌人破坏 11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 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 B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