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练习 一、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住怀里,她俩在月光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1用“”画出片段中小女孩写小女孩的幻想的句子。2、从文段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近义词:( )( ) 反义词: ( )( )3、填空。(前后所填的内容形成对比) 小女孩幻想飞到没有 、 、 的地方去,因为她的现实生活是 、 、 。4、用“”画出文段中的排比句。5、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小女孩的幻想( ) 是美好的,( ) 这个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 ( )她 幻想的地方实际上并不存在,( )她最好只能活活冻死在街头。6、“ 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什么意思? 7、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的原因食什么? 8、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gng gng)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j j)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地读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地词语。 ( )的追求 ( )的信念3、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要求。 缩句: “淡蓝色的荧光”是指 这句话赞扬了居里夫人 4、“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 ,“伟大自然发现”是指 ,“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 。三、 快来吧 亲爱的爷爷 凡卡接着写道 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 带我离开这儿 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1、在文段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段中的“我”是指 ,“指望”的意思是: 。“指望”的反义词是: 3、凡卡来到大城市里做学徒,本指望学会 ,能养活自己。可来这儿做的事跟 没有一点联系;本指望从此有吃有住,却常常 、 、 ,凡卡多么可怜啊!所以他说他的生活: 。4、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凡卡 的心情。四、8、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1、 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司空见惯: 。 追根求源: 。2、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 ,“!”是 。作者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3、 这段话选自 ,这是一篇 ,作者是 ,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就是 。4、 真理是怎样找到的? 。 5、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些。1、这段话中的“这些”指的是: 2、这段话中的破折号表示 3、这段话主要写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六“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 ,作者是丹麦作家 。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好的东西”,这句话中她曾经看到过美好的幻象有: 、 、 、 。 3、结合上下文理解,段中的前一个“幸福”的含义是: ,后一个“幸福”的含义是: 。 4、你还读过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吗?请你写出两个他的童话作品名称。 七、天气好极了,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乐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洗过似的1、这段话是按 到 的顺序写的,写的景物有 、 、 、 、 、 ,突出了三个特点: 、 、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 3、这一段细节的描写对全文表达中心的作用是 。八、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 。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 、 、 ,有 、 的追求。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 。 3、课题中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 ,更是她所体现的 。、阅读(1)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店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1)光景: (2)娴熟: 2这段话主要写_。 3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这段话写得有详有略,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5你喜欢过春节吗?你是怎么过的?请介绍一下。 (2)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烤验),会(锻炼 缎炼)出一颗独立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 转动)为巨大的(能力 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数勃勃生机。种树人不再来,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1 把画“ ”的句子缩句。 2 划去第1自然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3 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是词语 (2)句中的“不确定”是指 ;联系生活实际,你会想到哪些“不确定”的事: (3)这句话是借 来比喻 ,这种写法叫 。 4这几段话选自台湾作家 的 。 5你从这段话中获得的人生启示是: 。(三)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1、 填空。(1)写出段中带点字的近义词。照( ) 熬( )(2)上面这段话出自课文 ,作者是 ,原名叫 。2、请用直线画出段中的夸张句,这个句子形象地说明了 到了什么程度。3、用“ ”画出段中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句子。4、读了这段话,我想起了古诗元日的开头两句: 。(四)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 从选段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字或词。( )( ) ( )( )2、 最后一句中的“这一夜”是指哪一夜? 3、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本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4、 请你写出你记得的一副春联。 5、 从“万不得已”、“必定”你感受到什么? 6、 用“”将这段话分两层,你这样分的根据是 7、 段中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从 、 、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明了除夕的红火热闹。(五)过了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 妈 昨天是4月28日 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1、在段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从“我又哭了”和“又勉强看了一遍”说明“我” 。 3、“咬紧牙”表现了“我”对敌人的 ,此时“我”一定在想: 4、段中画“ ”的句子既是“我”对母亲的问话的 ,也是对课文开头的 (六)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1、 这段话由 句组成,第二句讲这个队伍的宗旨是 ,这个句子中“ ”和“ ”两个词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与 的密切关系。 2、这段话是全文的开头,指明了 (七)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1、在段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这段话中,第一句讲 ,第二句讲 ,第三句讲 ,第四句讲 ,句与句之间 ,意思 。(八)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 1、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2、请用“ ”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3、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 或( ) 4、这段话由 句组成,是围绕 的问题来说的,一句一句联系地非常紧密,第一句总说 ,第二句引用 的话,进一步说明 ,有的人 ,有的人 ,第三句指出人死的意义不同的原因在于为 而死,最后指出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林芝旅游攻略
- 2026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山东省东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潇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浙江海洋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广东省新课程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6S检查表标准版2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
- 汽车吊机支腿反力计算及梁板受力分析
- 第十四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 点的立体构成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