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 充分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作用。2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感受祖国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3了解名胜对联、导游词的一般写法,并进行简单创作。二、设计思路1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以增长见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2根据初中学生的切身经历和认知规律来安排组织教学:分为“家乡之旅、“昔日之旅”、“梦想之旅”三大板块。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促进作用,展开活动课的学习。二、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东、西、南、北、中(指家乡)五个小组。2、每个小组根据曾经的旅游经历和网上查阅,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3、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性所收集的材料地写成导游词或者对联。4、 每组选出主持人进行成果展示。课堂活动一、情境导入1播放背景音乐走四方,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是的,走四方!迢迢的大路,长长的湖水,那是远方的召唤;斜斜的落日,无数的村庄那是旅途的风景!青春多壮美,江山更锦绣!今天,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今天我们来学习综合课背起行囊去旅行。二、教学过程【一】家乡之旅1、中路小组展示搜集的家乡的视频,整体展现家乡的风采。2、该组成员展示家乡风景幻灯片,具体展现家乡的魅力!3、所有同学根据展示进行创作导游词或对联,先组内交流再选出佳作全班展示。4、同学们对展示的作品加以点评。【二】昔日之旅1请几位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以往的旅游经历,展示图片,并加以解说。2、畅谈自己的见闻体会。【三】梦想之旅 第一站-壮阔塞北1、北路小组展示搜集的北国的视频,整体展现北国的风采。2、 该组成员展示北国风景幻灯片,具体展现北国的魅力!3、所有同学根据展示进行创作导游词或对联,先组内交流再选出佳作全班展 示。4、同学们对展示的作品加以点评。 第二站-秀美东部1、东路小组展示搜集的东部的视频,整体展现东部的风采。2、该组成员展示东部风景幻灯片,具体展现东部的魅力!3、所有同学根据展示进行创作导游词或对联,先组内交流再选出佳作全班展示。4、同学们对展示的作品加以点评。 第三站-多情江南1、南路小组展示搜集的北国的视频,整体展现江南的风采。2、该组成员展示江南风景幻灯片,具体展现江南的魅力!3、所有同学根据展示进行创作导游词或对联,先组内交流再选出佳作全班展示。4、同学们对展示的作品加以点评。 第四站-神秘西部1、北路小组展示搜集的西部的视频,整体展现西部的风采。2、该组成员展示西部风景幻灯片,具体展现西部的魅力!3、所有同学根据展示进行创作导游词或对联,先组内交流再选出佳作全班展 示。4、同学们对展示的作品加以点评。三、总结导游词的写作特点、对联的写作特点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具有引导游客鉴赏、传播文化知识陶冶游客情操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些,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和蔼,亲切,自然轻松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1.习惯用语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2.概括介绍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3.重点讲解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 缺乏鲜明主题和观点2. 内容太单薄。3. 结构层次不清楚,逻辑性不强,条理不清晰。4、 导游词不是散文,书面语太重介绍,口语化注意不够对联:包括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名胜联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白描和比拟的手法寄情寓意。地以人传,山川风物莫不增色;人因地重,胜地登临,佳人才子、名贤圣哲,莫不令人千古感怀。风景名胜联中,有偏重写景的,有偏重寄情寓意。重于写景的风景名胜联中,一般不渗入多少人文历史,这类联用得较多的手法有:千百年来,对兴亡的感叹,对圣哲的追思,对生命的寄寓,是人性中不老的情怀。风景名胜联,多寄一个具体的“迹”,在联作中渗入相应的人文历史,使风景不再停留在直观的表象,而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延伸。这类联作大都有三个特点:切境、抒情与怀古。私以为切境中的境,应与是与胜迹相关的人、事、物、而不凭空虚谈。同样,抒情与怀古,也应是有迹可寻,不是毫无依托的虚发感叹,而且这种情感的抒发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地位息息相关。课堂小节现代文学新秀张小砚曾经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