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表格导学案2.doc_第1页
小石潭记表格导学案2.doc_第2页
小石潭记表格导学案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难点: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教师指导分析课文初探文美1、析佳句,探深情: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如此多娇,哪能不让人触景生情?请再读课文,作者游小石潭时的心路历程。 1) 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柳宗元游小石潭时心情如何?2)寄情于景是山水游记的通用法则,我们该如何体会这类文章的款款深情呢?2、展文采,撰美文:柳宗元虽“记之而去”,但那一汪小潭而今已成永州的著名旅游景观,一日,作为导游的你带队到此游览,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呢?上节课中也许你没有展示,这节课就把你的文采展现出来吧。二、课堂小结,背诵美文: 作者一行游小石潭,赏美景,留下千古美文,这其中佳景,佳句,及其寓情于景之妙法,不能背诵,岂不遗憾? 我总结的背诵技巧是:三、检测拓展 :1、请结合句子,写出加点的词的含义:以:全石以为底 ( ) 为:全石以为底 ( )以其境过清 ( ) 为坻,为屿 ( )卷石底以出 ( )清:水尤清洌 ( )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知其源 ( )2、古人登山临水,赏花抚木,往往有所寄托,有所感悟。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艺术法则。来看看这些句子通过写景,抒发了什么情。(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 ( )3、(挑战题):阅读选文,做题: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元结右溪记)注释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凹陷(又作“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1)、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南流数十步 南: 不可名状 名: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