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7分)1.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掺假 捅娄子 立杆见影B . 猬集 躬行 焕然冰释C . 乖僻 弧线 明眸皓齿D . 料峭 笙萧 耿耿于怀2.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迅先生在雪中赞扬了他在日本仙台学医期间所遇到的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老师。B .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浪之歌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抒写了他对自己祖国的深切思恋之情,读来感人至深。C . 美国作家茨威格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世界文豪托尔斯泰那双锐利异常、能洞察世事的眼睛。D . 宋濂在与朱元思书中激励我们读书要“勤且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3. (3分)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终被逼上梁山,他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受重伤而死。B . 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C . 汤姆索亚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喜背书,却在礼拜仪式上从校长手里获得了奖品(一本圣经),出尽了风头。D . 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乡书何处大?_。 (王湾次北固山下)_?烟渡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乡泪客中尽,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吊影分为千里雁,_。(白居易望月有感)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选自屈原列传,有删改)【注】怛(d):内心悲痛。嚼(jio)然:洁白的样子。滓(z):乌黑。(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谗人间之_靡不毕见_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2)用“/”标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合理停顿。(只限两处)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4)“离骚”的含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7. (25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美国少年的精彩16秒2012年4月9日早晨7:25,13岁的杰瑞米和同龄的强尼与校车司机伍德叔叔打过招呼后,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杰瑞米是卡车司机的儿子,强尼是外科医生的儿子,他们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弥尔顿镇的同一条街上。两人同班,又是好友,每天结伴乘坐“大鼻子”校车上学。像往常一样,16名学生全部到齐坐好后,司机伍德缓缓启动校车,沿着马路开往学校。一路上,车上16名学生很守纪律,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在第二排的杰瑞米时不时扭头欣赏窗外的景色,坐在第五排的强尼则在听音乐。伍德开车很稳,43岁的他已经有25年的驾龄,技术娴熟。7:35,校车过了第三街区,前面不远处就是教堂,再转一个弯儿就该到学校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意想不到的危险突然降临。如果不是杰瑞米的机警和沉着,那么,车上的1名司机和16名年仅十二三岁的学生,都将被死神拉进黑名单。究竟发生了什么呢?7:37,那时,杰瑞米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驾驶座,不禁大吃一惊。他看见伍德叔叔情况异常:头靠椅背,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而校车则向左偏离方向,冲向教堂这过程有5秒。见此情景,杰瑞米惊呼一声,跳起来冲向驾驶座,抓住方向盘这过程有3秒。杰瑞米拼尽全力向右转动方向盘,一下,两下,三下车回原路。踩刹车,车停下,拔钥匙这过程有8秒。这一切,被车载录像机记录了下来。事后,人们发现,5秒、3秒、8秒,共计16秒,杰瑞米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丝毫犹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迅捷、熟练,他表现出来的沉稳与其年纪极不相称。千万别以为这是简单的16秒!前5秒,如果杰瑞米没有发现伍德异常,没有准确判断出校车已经失控,那么车上就没人意识到巨大的灾难即将来临,校车将以60公里的时速撞上前面的教堂。中间3秒,如果杰瑞米被吓呆了,或者只知大叫“救命”而不知如何处置,错失关键3秒,校车也会撞上教堂。后面8秒,如果杰瑞米不懂驾驶、手忙脚乱,那么校车是撞墙还是翻覆,只有天知道。幸运的是,这些假设都被杰瑞米的快速反应否定了。把时间再拉回到现场。校车停下后,车内其他学生没有慌乱,没有乱跑乱叫。杰瑞米迅速跑回自己的座位,拿出手机,拨通报警电话,报告完车上发生的情况后,又到驾驶座旁边查看伍德的情况。伍德非常糟糕,一直翻着白眼,嘴里不断发出粗重的喘气声。这时,杰瑞米的好友强尼过来说:“快给他做CPR!我懂这个,杰瑞米,你帮我。”CPR是心肺复苏术的缩写。在杰瑞米的协助下,强尼解开伍德的上衣,熟练地进行胸部按压,直到救援人员赶到。那时已经是7:51。经检查得知,伍德是心脏病突发。幸亏杰瑞米和强尼一直在做CPR,为后来的成功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人们不禁要问,两个年仅13岁的小孩儿,在紧急关头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冷静而专业呢?其实,这完全得益于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杰瑞米8岁时,他父亲就开始向他传授卡车驾驶技术和汽车维修技术;9岁时,杰瑞米对他父亲的卡车已经非常了解,并学会了驾驶,只是因为法定年龄未到而没有去考驾照。至于强尼,也是很早就开始向父亲学习医护知识和技巧,CPR的动作要领他在10岁那年就已经完全掌握。美国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直注重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体悟人生,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他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起,杰瑞米和强尼就开始接受生命教育,至于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知识,曾是他们接受健康教育时学的最基本的内容。对于杰瑞米和强尼的非凡举动,整个弥尔顿镇的居民都交口称赞,并联名要求华盛顿州政府嘉奖两位小英雄。比尔警官最有代表性,他自豪地说:“杰瑞米和强尼是整个弥尔顿的骄傲,是当今美国孩子的典范。”(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请说说第段中一系列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3)第段是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一段议论,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杰瑞米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5)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8. (14分)阅读白梅无价,完成下列各题。白梅无价韩静霆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有删改)(1)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场景一:_场景二:_场景三:_场景四:_场景五:深夜赏白梅(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3)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仲马曾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在你志满意得时,请告别今日,笑着向前走;在你伤春悲秋时,请放下心事,笑着向前走;在你锥心疼痛时,请擦干眼泪,笑着向前走请以“笑着向前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