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一、食品微生物教学内容(一)目的和任务1教学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了解有关食品微生物基本理论知识(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等)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微生物培养基的制作技术和微生物的接种操作技术,进一步掌握利用微生物进行常见发酵食品生产的技术,并能有效进行发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教学的要求 1)标准的校内小型生产型实训室,面积200,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包括:光学显微镜、不锈钢锅、水浴锅、超净工作台、杀菌锅、恒温培养箱、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等)。2)配备一名实训指导教师。3)相关教学软件、影像及图片资料。4)铅笔、彩色染料笔、图画纸、坐标纸等(二)实训所需设备设施及实验地点1、校内生产型实训环境 标准的校内小型生产型实训室,面积200,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包括:光学显微镜、不锈钢锅、水浴锅、超净工作台、杀菌锅、恒温培养箱、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移液管等)。生产设备先进,配套良好,使用效率高,效果好。 2、校外实训基地:千禾食品有限公司、苏东坡酒业有限公司、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蒙牛乳业眉山公司等。(三)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 1、理论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理论教学 项 目 名 称项目学时项目类型项目要求1微生物概论(引入)2分组讨论学习必修2微生物的形态8实验必修3微生物生理10分组讨论学习必修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4分组学习必修5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0设计与实训必修6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8分组学习必修7微生物与食物中毒4分组学习必修2、实践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序号实 训 项 目 名 称实训学时实训类型实训要求1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2实验必修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8实验必修3细菌的革兰氏染色4实验必修4培养基的制作与高压蒸汽灭菌8实验必修5甜米酒的制作技术12设计必修6酸牛奶的制作技术10设计必修(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占60%,包括平时表现和任务考核;结果考核占40%,主要是期末综合技能考核。(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唐艳红,王海伟食品微生物2.无锡轻工业学院编写:调味品酿造加工技术二、附录(一)食品微生物理论教学教案1、微生物概论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一、微生物概论学时 2 教学目标 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了解微生物的发展简史,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特点教学难点 微生物的特点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事情:如稀饭变馊、豆腐乳、酸奶等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1) 微生物的概念(2) 微生物的特点2、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 食品微生物的研究内容(1) 对食品工业有害的微生物(2) 对食品工业有益的微生物(3) 与食品卫生有关的微生物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有关要求1、本课程的学习方法2、成绩的构成3、要求(1)老师的要求(2)同学们的要求(分组讨论,汇总)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2、微生物的形态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二、微生物形态学时 8教学目标 掌握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理解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酵母菌和霉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特征。教学重点 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教学难点 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菌落特征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微生物的分类入手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分类关系;第一部分:原核微生物1、 细菌(1) 形态(2) 细胞机构与功能革兰氏染色:(3) 繁殖2、 放线菌(1) 形态(2) 细胞结构(3) 繁殖(4) 食品中常见的放线菌3、 其他原核微生物(1) 古细菌(2) 蓝细菌第二部分:真核微生物1、 酵母菌(1) 形态(2) 细胞结构(3) 繁殖(4) 食品中常见的酵母菌2、 霉菌(1) 形态(2) 细胞构造(3) 繁殖方式(4) 食品中常见的霉菌第三部分:非细胞型微生物1、 病毒(1) 简介(2)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3) 噬菌体的复制过程(4) 噬菌体对食品工业的危害和防治二、亚病毒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3、微生物生理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三、微生物生理学时 10教学目标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控制方法,理解微生物代谢原理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控制。教学重点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教学难点 微生物代谢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微生物的变化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营养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2、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1) 水(2) 碳源(3) 氮源(4) 无机盐(5) 生长素(6) 能源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 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2) 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3) 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4) 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4、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1) 单纯扩散(2) 促进扩散(3) 主动运输(4) 基团转移5、 微生物的培养基(1)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2) 培养基的类型(3) 培养基的制备第二部分: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方法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测定方法(1) 微生物个体的生长规律(2)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2、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 物理因素1、 温度2、 水分活度(Aw)3、 氧气4、 辐射5、 超声波(2) 化学因素1、 酸、碱性物质2、 盐类3、 氧化剂4、 有机物5、 表面活性剂6、 抗微生物剂(三)生物因素3、 利用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1) 物理方法1、 温度2、 水分活度3、 辐射4、 超声波(2) 化学方法1、 消毒剂、防腐剂2、 抗微生物剂(三)生物方法第三部分:微生物的代谢1、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1)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2) 生物氧化链(3) ATP的产生二、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三、食品工业中微生物主要代谢途径四、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学时 4 教学目标 了解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掌握微生物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掌握菌种复壮的方法,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以及菌种保藏的方法和原理。教学重点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菌种复壮的方法以及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菌种保藏的方法和原理。教学难点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2、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第二部分:微生物菌种的选育1、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1) 基因突变(2) 诱变育种工作流程(3) 诱变过程(4) 筛选过程2、 杂交育种(1) 基因重组(2) 细菌的杂交育种(3) 放线菌的杂交育种(4) 酵母菌的杂交育种(5) 霉菌的杂交育种第三部分:微生物的接种保藏及复壮1、 微生物菌种的退化(1) 菌种退化的现象(2) 菌种退化的原因(3) 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2、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1) 菌种保藏的方法(2) 菌种保藏机构三、微生物菌种的复壮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5、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五、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学时 10 教学目标 掌握各类发酵食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熟悉各类发酵食品的接种选择,熟悉微生物酶菌剂的应用,了解各类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教学重点 各类食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菌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各类微生物的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乳酸菌(1) 乳酸菌的分类概况(2) 乳酸菌部分生理特性(3) 乳酸菌在食品和酿造工业上的应用2、 醋酸菌(1) 醋酸菌的生物学特征(2) 醋酸菌培养(3) 醋酸菌的应用第二部分: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啤酒酵母(1) 啤酒酵母的生物学特性(2) 啤酒酵母的研究与开发(3) 啤酒酵母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2、 葡萄酒酵母(1) 葡萄酒酵母的形态特征(2) 葡萄酒酵母的培养特征(3) 葡萄酒酵母的生理生化特点(4)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 卡尔酵母(1) 卡尔酵母的形态特征(2) 卡尔酵母的培养特征(3) 卡尔酵母的生理生化特点4、 产蛋白假丝酵母(1) 产蛋白假丝酵母的形态特征(2) 产蛋白假丝酵母的培养特征(3) 产蛋白假丝酵母的生理生化特点第三部分:霉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毛霉属(1) 生物学特征(2) 常见的毛霉及工业中应用2、 根霉属(1) 生物学特征(2) 常见的根霉及工业中应用3、 红曲霉属(1) 生物学特征(2) 常见的红曲霉(3) 红曲霉的应用4、 曲霉属(1) 曲霉的生物学特征(2) 常见的曲霉(3)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5、 青霉属(1) 生物特性(2) 常见青霉(3) 工业应用第四部分: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淀粉酶(1) 主要类型及性质(2) 淀粉酶的主要生产菌(3)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 蛋白酶(1) 蛋白酶主要类型及性质(2) 主要生产菌(3) 蛋白酶在工业中的应用3、 纤维素酶4、 果胶酶(1) 果胶酶的生产菌(2) 果胶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6、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六、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学时 8教学目标 掌握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及其控制措施,理解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原理、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熟悉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教学重点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与环境条件,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教学难点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与环境条件,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 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常见的食品变质现象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微生物与食品污染概述1、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与途径(1) 食品污染来源(2)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2、 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1) 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2) 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3) 注意贮藏、运输和销售卫生第二部分: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1、 食品中糖类的分解2、 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3、 食品中脂肪的分解4、 有害物质的形成第三部分: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1、 食品自身条件(1) 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生长的适应性(2) 基质条件2、 外界环境条件(1) 温度(2) 气体状况第四部分:食品变质的症状、判断及引起变质的微生物菌群1、 罐藏食品的变质(1) 罐藏食品的特性(2) 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3) 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外观类型2、 果蔬类食品的腐败变质(1) 微生物的来源(2) 果蔬的腐败变质(3) 果汁的腐败变质3、 糕点的腐败变质4、 乳类食品的腐败变质(1) 微生物的来源(2) 鲜牛乳中的微生物的种类(3) 鲜乳的腐败变质(4) 鲜乳的净化、消毒和灭菌(5) 乳制品的腐败变质5、 肉类食品的腐败变质(1) 肉及肉制品中的微生物的来源(2) 肉及肉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3) 鲜肉的腐败变质(4) 肉制品的腐败变质6、 禽蛋的腐败变质(1) 微生物的来源(2) 禽蛋的腐败变质第五部分:食品保藏1、 食品的低温抑菌保藏(1) 冷藏(2) 冷冻保藏2、 食品的加热灭菌保藏(1) 食品的巴氏灭菌(2) 食品的高温灭菌(3) 超高温瞬时灭菌3、 食品的高渗透压保藏(1) 盐腌保藏(2) 糖渍保藏4、 食品的防腐保藏(1) 山梨酸及其盐类(2) 丙酸(3) 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4)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5) 乳酸菌素5、 食品的辐射保藏(1) 辐射保藏的原理(2) 影响辐射保藏的因素(3) 食品辐射保藏的应用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7、微生物与食品中毒授课班级 15级食品班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七、微生物与食品中毒学时 4 教学目标 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食物传染的概念。教学重点 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教学难点 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教学过程 步骤时间 教学环节 方法手段 组织教学 检查笔记、教材,点名(或者询问学习委员)。 检查笔记、教材在先;点名在后。 复习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出本学期授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中毒现象疑问式引出本次课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1、 食物中毒的概念2、 食物中毒的特点3、 食物中毒的分类1、 细菌性食物中毒2、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3、 动物性食物中毒4、 植物性食物中毒5、 化学性食物中毒4、 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一些诱因与处理方法第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1、 细菌性食物中毒2、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第三部分: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其危害1、 肝炎病毒2、 禽流感病毒3、 轮状病毒第四部分:食物传染1、 食物传染的概念2、 食物传染的环节3、 传染预防 口头设疑、课件演示,精讲等。讨论式、案例式、自学、研讨、启发等。巩固新课 提问当堂主要内容 提问、提示。 归纳小结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学导式(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布置复习题 预习内容 留出本节课复习题;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二)食品微生物技能实训内容技能实训一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一、目的与意义(1)熟悉微生物实验中所需要的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2)掌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包扎方法及干热灭菌的操作过程。二、实验材料常用的玻璃器皿:试管、杜汉氏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移液管、吸管、注射器、载玻片与盖玻片、双层瓶、滴瓶、接种工具三、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清洗1、 新购玻璃器皿的清洗2、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3、 玻璃吸管的清洗4、 载玻片与盖玻片的清洗(二)玻璃器皿的包扎1、 培养皿2、 移液管3、 试管与三角瓶(三)玻璃器皿的灭菌附:棉塞的制作四、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与干热灭菌100分1.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正确2.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方法正确3、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方法正确4、棉塞制作合理1.清洗方法不正确、清洗不彻底者,酌情扣分2.各种玻璃器皿包扎方法不正确、包扎效果不好者,酌情扣分3.玻璃器皿干热灭菌方法不正确者,酌情扣分4、棉塞制作质量较差者,酌情扣分。25252525掌握小组操作考核评分技能实训二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2)熟悉显微镜的原理并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显微镜的重要参数2、物镜的两种系统三、实验器材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微生物装片。四、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 机械系统2、 光学系统五、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六、生物显微镜的维护七、实验记录绘制在油镜下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并注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及总放大率。八、思考题1、 用油镜观察标本,为什么在标本玻片上滴加香柏油?2、 在明视野下观察细菌形态,用染色标本好还是用未染色标本好?为什么?九、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100分1.操作规范、合理2.找物准确、快速1.操作流程不规范合理者,酌情扣分2.找物不清楚者,酌情扣分6040掌握小组操作考核评分技能实训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2)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显微镜、乙醇灯、火柴、载玻片、接种环、双层瓶、吸水纸、擦镜纸、生理盐水、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四、实验步骤1、涂片2、固定3、染色4、镜检五、注意事项六、实验记录将观察结果记录于下表中。菌名菌体颜色菌体形态G+或G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注:G+表示革兰氏阳性;G-表示革兰氏阴性。七、思考题1、革兰氏染色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意义是什么?2、革兰氏染色涂片为什么不能过于浓厚?其染色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应如何掌握?八、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要求与方法评分标准扣除分值熟练程度考核方法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100分1. 操作合理、流畅2.染色效果好1.操作不合理或者不流畅者,酌情扣分2.染色效果不好者,酌情扣分5050掌握小组操作考核评分技能实训四 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一、目的与意义(1)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2)掌握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3)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4)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炉(或磁力加热搅拌器)、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棒、铁架台、漏斗、牛角匙、pH试纸(pH为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纱布、线等。配方: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20g水:1000ml以1mol/L氢氧化钠、1mol/L盐酸调节pH值为7.0-7.4四、实验步骤1、称量2、溶化3、调pH值4、过滤5、分装6、加塞7、包扎8、灭菌(高压蒸汽灭菌)9、无菌检查五、思考题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2、在配制培养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锈处理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妆品配方师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炉料烧结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10首教师节经典诗文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Let's Go Lesson 36 Let's Go to the Movie Theatre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
- 首件检验控制程序操作要点
-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答
- 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五册 《第二单元 留住童年记忆 7 特效包装品味升》教学设计
- 2025年麻醉科常见并发症处理技术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身疾病诊断治疗方案考核答案及解析
- 江苏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
- 2024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 直播分成合同协议
- 2025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 物业管理服务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 土石方水利工程资质挂靠协议
- 文化体育中心(文化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10810.1-2025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焦和多焦
- GB/T 45265-2025下肢假肢增材制造通用技术要求
- 设备维护与保养说明手册
- 教学课件-《伺服系统(第2版)》钱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