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竹影_第1页
《竹影》竹影_第2页
《竹影》竹影_第3页
《竹影》竹影_第4页
《竹影》竹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课 题竹影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熟悉文章内容。2、体会本文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3、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预习学案(自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一、预习导学1、我所了解的作者(丰子恺简介):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藤()椅 乘()凉 惬()意 水门汀() 蘸() 挽()救口头禅()参()差()弥()漫 幽()暗疏()密撇( )3、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4、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活动:中国画特点:西洋画特点:5、小组研讨,解决如下问题: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并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文中表现童趣的句子:新课标第一网我的认识:爸爸很会引导,他没有批评孩子们在水门汀上画画,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并和他们一起画画。你觉得爸爸是怎样的人?爸爸在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经过爸爸的引导,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文章写“竹影”,为什么又写“画竹”,大家思考一下这是否多余呢?为什么?你还在文中读到了什么?文章为什么以“竹影”为题呢?仔细品读,说说你对下列比喻句的理解:(提示:先说明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然后再说明其作用,在自己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借鉴一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一、新课导入 1我们来才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2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二、预习检测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2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第三自然段)X3.文章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主要有三处4爸爸的表现对孩子有什么影响?5小伙伴和爸爸的谈话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6.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三、研读探究:1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画”或者“童年趣事”?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中国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特点?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几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3竹子在中国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神”?即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提到竹,我就会想起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竹在中国人心中之所以会有如此重的份量,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风度,一种精神,一种气节。正像明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赞颂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磨还节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四、课堂收获一句话来概括感受、收获: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朱光潜先生说:“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