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实习1题库.doc_第1页
汽车实习1题库.doc_第2页
汽车实习1题库.doc_第3页
汽车实习1题库.doc_第4页
汽车实习1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私立育德工家汽車科題庫汽車實習1 題庫1.(D)工場實習時必須穿著(A)球鞋(B)皮鞋(C)膠鞋(D)安全鞋。2.(B)開口扳手開口與握柄成(A)10(B)15或22.5(C)35或40(D)50或60以便能在狹窄空間使用。3.(A)常用最小的開口扳手為(A)89(B)1012(C)67(D)1214mm。4.(B)常用最小的梅花扳手為(A)89(B)1012(C)67(D)1214mm 。5.(A)梅花扳手頭部70的彎曲,其用意為(A)可避開阻礙物(B)可增加扭力(C)可減少施力(D)可節省操作空間。6.(C)以下的扳手,應先選用(A)開口扳手(B)活動扳手(C)梅花扳手(D)六角扳手。7.(D)起子的長短是以其(A)全長(B)外露把柄長(C)把柄長(D)外露鋼柄長來計算。8.(D)使用起子時,下述何項錯誤?(A)起子前端寬度必須與螺絲槽寬相同(B)常用的起子尺寸為75-150mm(C)非貫通式起子可做為電工起子用(D)一字起子可暫時代用轉鬆十字頭螺絲。9.(B)剪斷車用電線可用(A)鯉魚鉗(B)斜口鉗(C)尖嘴鉗(D)萬能鉗。10.(A)固定零件時可用(A)萬能鉗(B)尖嘴鉗(C)鯉魚鉗(D)尖嘴鉗。11.(C)有關榔頭的使用,下述何者有誤?(A)鋼頭榔頭可敲擊鏨子(B)軟頭榔頭可適度敲擊零件以鬆脫(C)榔頭木柄可用以從汽缸孔敲出活塞(D)榔頭頭部必須時常檢查不得鬆動。12.(A)可迅速旋轉螺絲、螺帽的是(A)弓形扳桿(B)套筒扳桿(C)滑動扳桿(D)棘輪扳桿。13.(B)用以打記號或定中心眼的是(A)中心沖(B)刺沖(C)始沖(D)銷沖。14.(D)用於開始沖鬆定位銷的是(A)刺沖(B)空心沖(C)銷沖(D)始沖。15.(A)一般工具無法直接伸入,需要彎曲某一角度時,可使用(A)萬向接頭(B)梅花扳手(C)滑動扳桿(D)弓形扳桿。16.(A)二行程汽油引擎,曲軸(A)1(B)2(C)3(D)4轉可完成一次循環。17.(C)二行程汽油引擎有下述何項設置?(A)進汽門(B)排氣門(C)掃汽孔(D)曲軸箱機油。18.(D)一般引擎的進排汽門均係(A)早開早關(B)晚開晚關(C)晚開早關(D)早開晚關。19.(B)進汽門通常在(A)上死點後(B)上死點前(C)下死點後(D)下死點前15打開。20.(C)進汽門通常在(A)上死點後(B)上死點前(C)下死點後(D)下死點前50關閉。21.(B)四汽行汽油引擎的壓縮比通常約(A)7.5:1(B)9.5:1(C)11.5:1(D)13.5:1。22.(A)排氣門通常在(A)上死點後(B)上死點前(C)下死點後(D)下死點前13關閉。23.(D)排氣門通常在(A)上死點後(B)上死點前(C)下死點後(D)下死點前55打開。24.(B)汽油引擎活塞上壓縮環採用(A)1(B)2(C)3(D)4道。25.(D)安裝下述何項零件時,其螺絲鎖緊無順序之分(A)汽缸蓋(B)曲軸(C)飛輪(D)各缸連桿大端蓋。26.(A)下述何項非引擎組合之要求事項?(A)換新螺絲(B)換新墊片及油封(C)活動零件加注機油(D)零件依規定方向安裝。27.(C)線列四缸引擎通常有(A)3(B)4(C)5(D)6道軸頸。28.(D)下述何項正確?(A)汽門彈簧使汽門打開(B)曲軸以齒輪帶動凸輪軸(C)曲軸軸承片安裝無方向性(D)各主軸承蓋位置不可調動。29.(C)下述何項零件安裝時無方向性?(A)活塞(B)主軸承蓋(C)汽門(D)推力墊片。30.(D)依重要性比較,下述何項零件固定螺絲扭力可不使用扭力扳手(A)汽缸蓋(B)主軸承蓋(C)飛輪(D)搖臂室蓋。31.(D)浮筒室內汽油未送往(A)怠低速(B)主(C)加速(D)阻風油路。32.(A)浮筒室油面高度比主噴油口低(A)1.0-1.5(B)2.0-2.5(C)3.0-3.5(D)4.0-4.5mm。33.(C)車輛由靜止平順起步至中速時,下述何種油路不供油(A)怠低速(B)主(C)強力(D)加速油路。34.(A)怠速混合比調整螺絲是控制(A)怠速噴油孔(B)低速噴油孔(C)主噴油孔(D)加速噴孔的大小。35.(B)節氣門大開時,需要(A)加速(B)強力(C)主(D)中繼油路供應額外汽油。36.(C)供油過程中未混入空氣的是(A)低速(B)主(C)加速(D)強力油路。37.(A)分火頭是屬於分電盤的(A)配電部(B)提前部(C)斷續部(D)驅動部。38.(D)有關白金部分的敘述,下述何者有誤?(A)金間隙大則閉角小(B)白金組與電容器並聯(C)白金接點間隙可調整(D)白金打開時凸輪轉過的角度稱為白金閉角。39.(B)下述何者正確?(A)分火頭與分電盤蓋邊極柱直接接觸(B)分電盤蓋能耐30KV之高壓電(C)空氣間隙越小,跳火電壓越高(D)分火頭能耐300伏特高壓電。40.(B)對全電晶體點火系統的敘述,下述何者正確(A)利用白金切斷一次電流(B)空氣間隙最小時,輸出電壓為零(C)空氣間隙越大,輸出電壓越高(D)須做白金保養工作。41.(D)對汽油泵的敘述,下述何者有誤(A)膜片式汽油泵為非積極式汽油泵(B)電動汽油泵多裝在油箱內(C)膜片式汽油泵當凸輪最高點頂搖臂時,為吸油作用(D)化油器式引擎一律使用機械式汽油泵。42.(A)電動汽油泵有何優點(A)不易發生氣阻現象(B)安裝位置受限制(C)供油率不穩定(D)通常裝在油箱外。43.(B)機油泵的送油油壓約(A)1-1.5(B)2.0-4.0(C)5.0-7.0(D)8.0-10.0。44.(C)對水箱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使用壓力式水箱蓋(B)配用副水箱(C)水箱內壓力比大氣壓力低(D)冷卻水溫度比100高。45.(B)水箱試驗器對水箱施壓(A)0.5(B)1.5(C)2.0(D)2.5以測試。46.(B)厚薄規上0.355表示厚度(A)0.355 (B)0.355mm(C)0.355 (D)0.355cm。47.(D)兩段式厚薄規,若前段為0.15mm,則後段為(A)0.13(B)0.15(C)0.18(D)0.20mm。48.(A)下述何項不能以厚薄規測量?(A)汽缸失圓度(B)活塞環開口間隙(C)連桿彎曲度(D)軸向間隙。49.(B)使用轉速閉角錶時,下述何項動作錯誤?(A)測量四行程六缸時,選擇4-6檔位(B)引擎發動前,轉速選擇“LO”檔位(C)紅、黑線分別接電瓶正、負極(D)測量電瓶電壓,旋鈕轉到“VOLT”檔位。50.(C)使用三用電錶時,下列何項正確?(A)電錶不使用時,旋鈕可置於任一檔位(B)不知測量範圍時,從最低檔位測起(C)長棒為測試用(D)可測量50A之直流電。51.(D)汽門間隙調整時,下述何項錯誤?(A)SOHC引擎可在汽門端或凸輪端測量間隙(B)大部分引擎一次可調汽門數的(C)調整螺絲的固定螺帽必須以規定扭力鎖緊(D)凸輪端比汽門端間隙大。52.(B)發動引擎時,打馬達不可超過(A)5(B)10(C)20(D)30秒鐘。53.(B)點火正時調整前,下述何項準備工作錯誤?(A)自排車置於P檔(B)打開頭燈、冷氣等(C)拆開分電盤真空提前橡皮管並塞住(D)引擎在工作溫度。54.(D)下述何項,非由ECM控制(A)點火正時(B)惰速(C)閉角(D)白金間隙。55.(B)白金閉角過大時應調整(A)火星塞間隙(B)白金間隙(C)點火正時(D)慢車轉速。56.(D)(A)16(B)19(C)23(D)26片式厚薄規最常用。57.(C)銅製厚薄規,適於測量(A)白金間隙(B)火星塞間隙(C)分電盤處空氣間隙(D)汽門間隙。58.(A)下述何項不能以轉速閉角錶測量?(A)點火正時(B)電瓶電壓(C)引擎轉速(D)白金閉角。59.(C)引擎加速時,點火提前角度若不能平順增加,則應先檢查(A)高壓線(B)發電機(C)分電盤提前機構(D)汽門間隙。60.(B)插入汽門間隙的厚薄規,以多少力量拉出為正常?(A)0.1-0.2(B)0.5-1.5(C)2.0-3.0(D)3.5-5.5kg。61.(A)以墊片調整汽門間隙的是(A)DOHC(B)SOHC(C)OHV(D)SOHV引擎採用最多。62.(C)一般四缸引擎的白金間隙約在(A)0.15-0.25(B)0.30-0.40(C)0.45-0.55(D)0.60-0.70mm之間。63.(C)民國80年元月1日生產的國產汽車,其使用中車輛的CO、HC檢驗值為(A)0.5,100ppm(B)1.2,220ppm(C)3.5,900ppm(D)4.5,1200ppm以下。64.(A)化油器式引擎,下述何項調整,必須變動混合比調整螺絲的位置?(A)惰速(B)空調提速轉速(C)快惰速轉速(D)點火正時。65.(A)汽門腳間隙增大,汽門關閉時間會(A)增長(B)減短(C)不變(D)無關。66.(B)0.001吋等於(A)0.254mm(B)0.0254mm(C)0.00254mm(D)0.000254mm。67.(A)白金閉角過大時應(A)增大白金間隙(B)減少白金間隙(C)有時增大有時減少白金間隙(D)與白金間隙無關。68.(D)轉速錶有兩條線時其接線方法為(A)一條接在電瓶正極,另一條接在電瓶負極(B)一條接在發火線圈(接電源端),另一條接在電瓶搭鐵極上(C)一條接在發火線圈(接電源端),另一條接分電盤底座(D)一條接發火線圈(接分電盤端),另一條接在搭鐵極。69.(D)現代電腦控制汽油噴射引擎,其(A)點火正時(B)惰速(C)閉角度(D)以上皆對是由ECM控制。70.(D)汽缸壓縮壓力錶無法檢查下列何種零件的狀況?(A)活塞環(B)汽門(C)汽缸床(D)曲軸。71.(B)壓縮壓力測試時,每缸壓縮(A)2-3(B)4-5(C)6-7(D)8-10個壓縮行程。72.(C)壓縮壓力測試時,引擎轉速必須達(A)150(B)250(C)350(D)450rpm以上。73.(D)濕壓縮測試時,若(A)汽門彈簧斷裂(B)汽門燒蝕(C)凸輪磨損(D)活塞環漏氣時,壓力會提升很多。74.(D)引擎真空值不正確時,會影響(A)煞車(B)A/T換檔(C)燃油消耗(D)以上皆正確。75.(C)引擎加速後迅速放開節氣門,真空錶指針跳升至(A)330-430(B)430-555(C)585-635(D)650-750Hgmm,表示引擎壓縮良好。76.(B)汽缸漏氣測試時,讀數超過達(A)10(B)20(C)30(D)40以上時,表示過度漏氣。77.(D)動力平衡測試時,可使用(A)轉速錶(B)汽車專用測試器(C)引擎綜合試驗器(D)以上皆正確。78.(C)引擎惰速時,使用真空錶測量進氣歧管處真空,其讀數應為(A)300(B)400(C)450(D)600mmHg左右。79.(C)相鄰二缸之汽缸壓縮壓力均很低,其最可能原因為(A)活塞環磨損(B)汽門燒壞(C)汽缸床墊燒壞(D)汽門導管磨損。80.(C)壓縮壓力測試時,以下何項準備工作錯誤?(A)電瓶必須充滿電(B)拆下各缸火星塞(C)節氣門全關(D)引擎在工作溫度狀態。81.(A)乾壓縮過程中,若壓力無法提升,表示(A)汽門卡在開的狀態(B)燃燒室積碳(C)活塞環漏氣(D)活塞漏氣。82.(A)各缸間的壓力差必須在(A)1.0(B)2.5(C)4.0(D)5.0以下。83.(B)惰速時進汽歧管真空約(A)350-430(B)430-560(C)560-700(D)700-900mmHg之間。84.(A)惰速時真空讀數低,但穩定,表示(A)進汽歧管漏氣(B)混合比太濃(C)相鄰兩缸間汽缸床漏氣(D)以上皆正確。85.(B)汽缸漏氣測試時,下述何項非必要之準備工作(A)取下空氣濾清器(B)取下化油器(C)冷卻液加至規定高度(D)取下機油尺。86.(D)水箱加水口看到氣泡,表示(A)活塞環漏氣(B)進汽門燒蝕(C)排氣門漏氣(D)汽缸床燒損。87.(C)下述何項無法以動力平衡測試判斷是否良好(A)火星塞(B)噴油器(C)機油量(D)高壓線。88.(C)進汽歧管內的真空度在同一轉速下是隨(A)引擎排氣量而增高(B)汽油與空氣混合比而增高(C)節氣門開度縮小而增高(D)高節氣門開度增大而增高。89.(A)將壓縮空氣從火星塞孔送入壓縮行程之汽缸,如果化油器口有空氣響聲,漏氣處在(A)進氣門(B)排氣門(C)活塞環(D)汽缸床。90.(C)影響引擎壓縮力最小的因素為(A)汽門間隙(B)活塞環開口間隙(C)連桿軸承間隙(D)活塞與汽缸壁間隙。91.(A)測量汽缸之壓縮壓力,如加少許機油後,壓力上升20psi以上表示(A)活塞環磨損(B)汽缸床燒壞(C)汽門座燒壞(D)導管磨損。92.(D)下述零件,何者非引擎周邊之零件,可先拆下(A)汽油泵(B)機油濾清器(C)水泵(D)凸輪軸。93.(C)汽門上有EX字表示(A)該汽門用在E型引擎(B)為進汽門(C)為排汽門(D)指示汽門之安裝方向。94.(B)拆卸汽缸蓋螺帽或螺絲時應(A)由中間向外(B)由外向中間 (C)由前向後(D)不分順序逐漸放鬆。95.(D)下述何項機件的固定螺絲不必大約分2-3次放鬆(A)搖臂軸總成(B)汽缸蓋(C)曲軸(D)發電機。96.(A)分解汽門機構時是使用(A)起子(B)汽門彈簧鉗(C)套筒(C)固定鉗。97.(A)下述何種零件無方向性(A)無疏密之分的汽門彈簧(B)活塞(C)連桿(D)軸承片。98.(A)拆卸汽缸蓋螺絲時應該依正確次序將每一螺絲(A)先扭鬆(少於半轉)(B)先扭開1轉(C)先扭開2轉(D)先扭開3轉。99.(C) 拆卸汽門導管時(A)只准使用敲打(B)只准使用油壓機(C)使用敲打或油壓機皆可以(D)不可以使用敲打或油壓機。100.(D)下述何者零件上無相對記號(A)正時鍊輪(B)正時皮帶(C)連桿大端軸承蓋(D)汽門。101.(A) 拆卸各機件的固定螺絲時,通常是(A)由外往內(B)由內往外(C)由前往後(D)由後往前。102.(D)游標卡尺無法測量(A)外徑(B)內徑(C)寬度(D)止推間隙。103.(A)汽缸錶無法測量(A)活塞外徑(B)汽缸內徑(C)汽缸失圓(D)汽缸斜差。104.(A)測量汽缸蓋表面不平度時,是使用(A)厚薄規直尺(B)游標卡尺(C)千分錶(D)塑膠量絲。105.(D)搪缸時必須依(A)1-2-3-4(B)4-3-2-1(C)1-3-4-2(D)2-4-1-3之順序搪磨。106.(B)以長片型厚薄規測量活塞與缸壁的間隙彈簧秤以(A)0.1-0.4(B)0.5-1.5(C)1.6-2.0(D)2.1-3.0kg之拉力將標準間隙厚度之厚薄規拉出為正常。107.(B)飛輪的偏轉度是以(A)厚薄規(B)千分錶(C)T型規(D)外測微器測量。108.(C)汽門桿凸出汽缸蓋高度太大時有何影響?(A)汽門桿易磨損(B)汽門座易磨損(C)汽門密封不良(D)噪音大。109.(A)軸承間隙是以(A)塑膠量絲(B)T型規(C)厚薄規(D)針盤量規測量最方便。110.(D)汽門導管的高度或深度用(A)外徑千分卡(B)內徑千分卡(C)千分錶(D)游標卡尺測量。111.(C)汽門彈力太弱對引擎有何影響?(A)惰速不良(B)中速不良(C)高速不良(D)無影響。112.(A)汽門座修正後裝上汽門,則汽門彈簧高度(A)會增長(B)會縮短(C)不改變(D)增長或縮短不能確定。113.(A)檢查汽缸蓋不平度的量具為(A)直定規,厚薄規(B)千分錶(C)測微器(D)深度規。114.(B)連桿大端螺絲依規定扭力鎖緊後,如果軸承咬住曲軸銷,則應(A)修正軸承面(B)修正曲軸銷(C)修正軸承面及曲柄銷(D)訂製新的軸承片。115.(C)汽缸因磨損要搪缸時,求汽缸的正確中心應在(A)活塞上死點下約1吋位置(B)汽缸口凸緣位置(C)活塞下死點活塞岸以下位置(D)活塞行程二分之一位置。116.(D)檢查汽門彈簧應測量(A)直角度、自由長度(B)硬度、自由長度及彈力(C)直角度、彈力及硬度(D)自由長度、直角度及彈力。117.(B)常用的外測微器,當外套筒轉一圈時,主軸移動(A)0.1(B)0.5(C)1.0(D)2.0mm。118.(C)如圖所示150mm游標卡尺,其讀數為(A)31.48(B)35.98(C)36.48(D)38.56mm。119.(B)若新活塞裙部推力面外徑為74mm,活塞與缸壁的標準間隙為0.03mm,預留0.02mm磨缸尺寸,則搪缸後缸徑應為(A)74(B)74.01(C)74.05(D)73.95mm。120.(C)搪缸時每次切削量約(A)0.01(B)0.02(C)0.05(D)1.00mm。121.(D)軸向間隙是以(A)游標卡尺(B)外測微器(C)T型規(D)千分錶測量。122.(D)活塞環的邊間隙是以(A)針盤量規(B)小孔規(C)外測微器(D)厚薄規測量。123.(B)紅色塑膠量絲可測量(A)0.025-0.076(B)0.051-0.152(C)0.102-0.229(D)0.185-0.269之軸承間隙。124.(D)測量活塞在汽缸內之間隙最好的方法係使用(A)厚薄規(B)千分錶(C)游標卡尺(D)活塞量規及彈簧秤。125.(A)造成汽缸斜差的主要原因為(A)缸壁上部潤滑不良(B)爆震(C)側推力的關係(D)活塞銷孔偏心的關係。126.(A)汽門燒壞的原因之一是(A)汽門座與汽門密合不良(B)汽缸床漏汽(C)壓縮比過低(D)汽門腳間隙過大。127.(B)汽門面與汽門座的接觸位置應在汽門面的(A)上端(B)中央(C)下端(D)上端、中央或下端各廠家有特別規定。128.(D)引擎軸承磨損可由下列何種現象判斷?(A)引擎停轉(B)油壓過高(C)引擎過熱(D)機油壓力過低。129.(D)使用塑膠量絲可測量(A)汽缸失圓(B)汽缸斜差(C)軸彎曲度(D)主軸承油膜間隙。130.(D)連桿軸承須有適當間隙,其主要原因是(A)使連桿容易轉動(B)增加扭力(C)增加馬力(D)建立油膜。131.(D)測量曲軸軸向游隙應在(A)每一道主軸承(B)最前及最後兩道主軸承(C)最少三道主軸承(D)止推主軸承測量之。132.(A)組合引擎時,下述何者通常不必更換(A)螺帽(B)墊片(C)油封(D)活塞銷扣環。133.(B)主軸承蓋固定螺絲通常是分(A)1(B)2-3(C)4-5(D)6-10次鎖緊。134.(C)檢查驅動皮帶緊度時,拇指壓力約為(A)3(B)5(C)10(D)20kg。135.(C)活塞頂上有記號或缺口時,此記號或缺口應朝向(A)壓縮衝擊面(B)動力衝擊面(C)引擎前方(D)引擎後方。136.(B)組合半浮式活塞銷裝置之活塞與連桿時,是使用(A)拇指壓力(B)壓床(C)榔頭(D)沖銷。137.(A)活塞銷與活塞組合後,將連桿大端提高放開時,連桿應(A)自由落下(B)以拇指推力壓下(C)以手力拉下(D)3kg-m扭力壓下為正常。138.(D)有關活塞環的敘述,何項有誤?(A)活塞環開口不能向推力面(B)活塞環開口不能向銷孔面(C)活塞環上有字的一面向上裝(D)第一道環與第二道環的斷面相同。139.(B)汽缸蓋螺絲重新扭緊(retorque)時,應以規定扭矩(A)不扭鬆螺帽而再扭緊之(B)先扭鬆螺帽(少於半轉)後再扭緊之(C)先扭鬆一轉後再扭緊之(D)全部螺帽拆開後再重新分三次或四次扭緊之。140.(A)活塞壓縮環中,有一條表面較光亮者,應安裝在(A)第一道環(B)第二道環(C)第三道環(D)第四道環。141.(B)舊風扇皮帶調整後的緊度約為(A)5(B)12(C)20(D)25mm。142.(B)空氣壓縮機通常使用SAE(A)20(B)30(C)40(D)50號機油為潤滑油。143.(C)化油器主管主油路空氣嘴為80號表(A)外徑8mm(B)空氣流量為80(C)孔徑0.8mm(D)無意義。144.(B)手動阻風式化油器,快惰速是否正確是在阻風門全關時測量(A)阻風門(B)主管節氣門(C)副管節氣門(D)副管緩衝閥的開度。145.(B)(A)引擎運轉時無高速(B)引擎運轉持將電磁閥電線接頭拉開不會熄火(C)點火開關打開時電磁閥內有動作聲及振動(D)電磁閥在電瓶上測試接上電源時,電磁閥內針閥會動作表熄火電磁閥有故障。146.(B)下列何者是引擎慢車不順的原因(A)空氣濾清器不潔(B)混合汽調整螺絲調整不當(C)主油嘴(main jet)阻塞(D)加速泵不良。147.(C)不經過主油嘴(main jet)之油路為(A)低速油路(B)主油路(C)加速油路(D)高速油路。148.(A)化油器主管節氣門軸磨損時,會造成(A)惰速不穩定(B)加速不良(C)高速不良(D)引擎無力。149.(D)浮筒室油面高度是調整(A)汽油泵送油壓力(B)加速泵搖臂(C)節氣門調整螺絲(D)唇片。150.(C)通常主管節氣門打開約(A)30(B)40(C)50(D)60時,副管節氣門開始要打開。151.(B)化回器回火的原因是(A)混合汽太濃(B)混合汽太稀(C)空氣濾清器阻塞(D)火花太弱。152.(D)化油器浮筒高度不正確應(A)改變三角針內的彈簧力(B)更換三角針總成(C)校正三角針座的位置(D)調整浮筒臂唇片。153.(C)節氣門突然大開,如引擎有回火現象,可能係(A)高速油路不良(B)強力油路不良(C)加速油路不良(D)阻風油路不良。154.(C)各缸波形依點火順序,由左至右顯示在示波器螢幕上的波形稱為(A)層列(B)重疊(C)直列(D)移置波形。155.(C)白金閉角變化不可超過(A)1(B)3(C)5(D)7以上。156.(D)下述何項不會影響火星塞的跳火電壓(A)火星塞間隙的大小(B)混合比的稀濃(C)汽缸壓縮壓力的高低(D)白金閉角的大小。157.(C)點火線圈二次線圈的電阻約在(A)500-800(B)1000-3000(C)6.8-10.2K(D)10-15K。158.(D)分火頭及分電盤蓋的絕緣阻抗都必須在(A)2.5K(B)8.5K(C)25K(D)50M以上。159.(A)當(A)火星塞太熱型時(B)混合汽過濃時(C)點火太晚時(D)機油進入燃燒室時火星塞電極容易耗損。160.(D)點火線圈的最大輸出電壓應達(A)2.0-2.5KV(B)5.0-8.0KV(C)15-20KV(D)20-25KV以上。161.(A)各缸火星塞跳火電壓相差不可超過(A)20(B)10(C)35(D)50。162.(B)一般引擎火花延續時間應保持在(A)0.5(B)1.5(C)2.5(D)3.5MS。163.(B)火星塞間隙加大則(A)跳火電壓降低(B)跳火電壓升高(C)能供電壓昇高(D)能供電壓降低。164.(A)要檢查各缸間白金閉角之變化時,示波器波形選擇鍵應選擇(A)層列(B)重疊(C)直列(D)移置波形位置。165.(D)預防白金接點處產生電弧現象,是靠(A)低壓線圈(B)高壓線圈(C)外電阻(D)電容器。166.(B)點火線圈一次線圈的電阻約在(A)0.1-0.5(B)1.35-1.65(C)3.5-6.5(D)10-15。167.(B)分電盤真空提前機構測試時,是利用(A)進汽歧管真空(B)手動真空泵真空(C)化油器文氏管真空(D)汽缸真空。168.(D)高壓線的電阻通常不會高於(A)250(B)850(C)1500(D)25K。169.(B)火星塞電極間隙通常在(A)0.6-0.7(B)0.8-1.0(C)1.1-1.8(D)2.0-2.4mm。170.(C)搖轉引擎時點火線圈的能供電壓輸出檢查(A)適用電腦控制點火系統(B)拆下第一缸高壓線測試(C)引擎起動困難時實施本項檢查(D)拆開分電盤蓋。171.(B)若在瞬間加速時,所有火星塞跳火電壓均變高,可能是(A)點火太早(B)分火頭間隙太大(C)火星塞間隙太小(D)汽缸壓縮壓力太低。172.(B)多用電錶測量車上線路電壓時,選擇開關應置於(A)ACV(B)DCV(C)DCmA(D)RK的位置。173.(D)(A)搖轉引擎時點火線圈的能供電壓輸出檢查(B)火星塞跳火電壓檢查(C)分火頭間隙跳火電壓檢查(D)白金電弧現象檢查其中何項為一次電路在示波器上的檢查。174.()公制開口扳手常用的最小尺寸是6mm。175.()手工具使用後應擦拭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