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同步练习 选择题1. 创刊于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社会新闻。如图所示的这份申报发行与()A. 1905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24年2. 假如某爱国企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 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 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C. 通过互联网D. 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3. 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动声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段奇闻充分说明了()A.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B. 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 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D. 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4. 一位乡村知识分子于1913年写了一则日记(部分)内容如下:“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 民国之初,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主要体现出()A. 平等思想B. 迷信思想C. 爱国思想D. 科学思想6.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镜头一:商人到日本人在苏州开设的工厂谈生意B.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申报报社当记者C.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时事D. 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7. 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在七十多年的风雨中,见证了中国从帝制走向民主,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程。它是()A. 申报B. 民报C. 中外纪闻D. 新青年8.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A. 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B. 居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C.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D.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9. 1869年,为了拓展欧洲的电报业务,欧洲的丹挪英电报公司、丹俄电报公司、挪英电报公司联合成立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俄国为了向亚洲东部扩张势力,就怂恿在上海的大北电报公司敷设水线(电缆),连接中国和日本。这样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电报中心,同时也成为远东的中心,欧洲电报的中转站。1882年,为适应外商用户需要,大北电报公司于外滩7号建立的上海首处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所开通。图为清末电话接线生。这段材料说明了 A. 新交通工具对中国的影响B. 新通讯工具对中国的影响C. 新影像工具影响了中国D. 西方服饰影响了中国10. 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七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这表明() 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联系。A. B. C. D. 综合题 11. 在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变迁情有独钟,将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的图片与资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图 1轿子图 2马车图 3汽车图 4火车 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技术的传播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1)小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什么有效的方法?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2)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3)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天津最著名的大公报经常登载这类广告:“本公司正在研制各种洋帽,如礼帽、普通帽、猪帽等以供剪发同胞购买,不久即将上市。并销售各种剪发器具,国货居多,物美价廉。”许俊基中国广告史材料二:到19世纪末,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已增至70余个,清朝政府自开的口岸也有20多个。于是,洋货深入到中国广大的中小城镇,甚至在云南昭通偏僻之区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洋纱、洋皂、煤油灯、火柴、水泥、玻璃、洋绸、洋缎、花缎、洋瓷、洋纸、洋伞、洋烛、洋镜、皮革制品等都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因而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1)材料一反映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归纳洋货在中国畅销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认识。 参考答案答案与解析【答案】1. C2. B3. B4. A5. A6. C7. A8. D9. B10. B11. (1)方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建议:调查、采访等;(言之有理即可) (2)进步:交通运输更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速度更快;费用更低等。(答2点即可);(3)影响:进一步打破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答2点即可)12. (1)剪发辫,易服饰;1921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发辫;民国政府除旧俗;辛亥革命的推动。 (2)通商口岸开通;销售渠道畅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一应俱全,售价合理。(3)时间:发生在清末民初;背景:近代以来,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实质:除旧布新;目的:为了民族进步,为了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析】1.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分析申报内容“中华民国万岁,孙大总统万岁”可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申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轮船、火车、电报、电影、照相的传入中国。申报的创办与地位、商务印书馆的地位。2. 根据题干的“20世纪初”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期,中国没有飞机、互联网,而火车的速度不如无线电报快。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近代通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近代通讯的相关史实。3. 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动声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段奇闻充分说明了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状况,注意正确理解相关社会现象。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4. 由材料时间可知,1913年,说明此时辛亥革命已经发生,和材料“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可知,反应了作者的保守落后和对辛亥革命的不认同。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相关知识点。5. 民国之初,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主要体现出平等思想。辛亥革命前后,礼节由“跪拜”变为“鞠躬、握手”;称呼由“大人、老爷”变为“先生、君、同志”等,这一切都说明原来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社会旧习俗都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实现了人格平等,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故选A。 本题以民国之初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废除跪拜、作揖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平等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6.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题干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1915年是20世纪初期。故C与史实不符。 故选C。 本题以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中的几组镜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7. 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是申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申报。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申报的创办时间、地点与地位。8. 四个选项中D选项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是不正确的,因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已经废除了这些有损人格的礼节和称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和“先生”“君”等称呼。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题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重点对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习俗变化加以熟记。9. 本题考查近代交通工具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电话也传入中国。商人用它来传达生意;记者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本题图片清末电话接线生说明了新通讯工具对中国的影响。故选B。10. 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七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材料强调了自由、平等和共和,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联系,依据所学知识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故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据此可排除含的ACD三个选项。 故选B。 本题女界钟中的内容切入考查当时的思想。 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11.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题干的“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的图片与资料”可以总结出小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的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还可以采用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法。 (2)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观察材料一的“轿子、马车”和“汽车、火车”,可以看出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使交通运输更便捷、迅速;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由人力、畜力变为蒸汽机、内燃机;近代新式交通工具速度更快,费用更低等。(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二的“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技术的传播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总结出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进一步打破中国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信息的流通、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等。12. (1)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研制各种洋帽,如礼帽、普通帽、猪帽等以供剪发同胞购买,不久即将上市。并销售各种剪发器具,国货居多,物美价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孙中山以临时到总统的名义颁布剪发辫,受辛亥革命的推动,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衣服的法令。 (2)本题考查的是洋货在中国畅销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据材料“到19世纪末,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已增至70余个,清朝政府自开的口岸也有20多个。”可知通商口岸开通,促进养活的销售;依据材料“洋货深入到中国广大的中小城镇,甚至在云南昭通偏僻之区的商店里,”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女生早恋危害课件
- 2025年蛇年学校散学典礼活动实施方案
- 成本控制与费用报销制度
-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课件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之房产、车辆、家具专项协议
- 房地产租赁权转让及配套设施租赁合同
- 离异家庭子女共同监护抚养执行细则合同
- 《国际贸易进出口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应对》
- 品牌年度推广广告代理补充合同
- 广告投放策略制定代理合同
- 防盗门的选择与安装
-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深度研究
- 《建设法规》教案+第1次课+法律体系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语言绘本《现在我很棒》课件
- 日历表2026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日开始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安排
- 中药香囊与车载香氛结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学生会综合事务部述职报告
- 人教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教案一年级
- 小狗钱钱全本(完整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Section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英语测试与评价》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