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荆轲刺秦王》(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1页
基础练习《荆轲刺秦王》(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2页
基础练习《荆轲刺秦王》(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3页
基础练习《荆轲刺秦王》(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4页
基础练习《荆轲刺秦王》(语文人教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轲刺秦王基础练习本课时编写:长春市第五中学 吴丹凤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樊於期()戮没()揕其胸()偏袒() 扼腕() 拊心()自刎() 收盛() 以药淬之()濡缕() 忤视() 变徵()瞋目() 厚遗() 卒起不意()夏无且() 被八创() 箕踞()()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今日往而不反者()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写出加点字词性并解释(1)穷(2)还(3)顾(4)引(5)就(6)兵(7)见(8)发(9)诚(10)以4.词类活用(1)函封之()_(2)进兵北略地()_(3)发尽上指冠()_(4)箕踞以骂曰()_(5)又前而为歌曰()_(6)皆白衣冠以送之()_(7)乃朝服,设九宾()_(8)使使以闻大王()_(9)其人居远未来()_(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_(1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_5.写出加点字古意(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今义:物质上不富有。(2)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今义:可能,能够。(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4)终已不顾古义:今义:不考虑,不顾及。(5)诸郎中执兵古义:今义:指中医医生。(6)复为慷慨羽声古义:今义:大方,不吝啬。(7)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8)事所以不成者古义:今义:连词,表结果。(9)将军岂有意乎古义:今义:故意。(10)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古义:今义:不讲诚信,无信用。6.写出文言文句式并翻译(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译文:(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译文:(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译文:(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译文:(6)群臣侍殿上者。()译文:(7)燕王拜送于庭。()译文:(8)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译文:7.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人不敢与忤视 (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8“以”的用法(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表原因,可译为“因为”。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同“已”,相当于“已经”。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5)使工以药淬之() (6)日以尽矣()(7)皆白衣冠以送之() (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9)使使以闻大王()(10)以次进()(11)以故荆轲逐秦王()(1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3)而乃以手共搏之()(14)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15)遂拔以击荆轲()(16)箕踞以骂() (17)乃欲以生劫之()(18).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9)以其无礼于晋()(20)敢以烦执事() (21)越国以鄙远()(22)焉用亡郑以陪邻()(23)阙秦以利晋()(24)以乱易整()二、课内巩固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10.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秦武阳奉地图函_通_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_通_ (3)秦王还柱而走_通_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通_ (5)秦武阳色变振恐_通_ 11.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 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1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同,不同 B. 相同,相同C. 不同,相同 D. 不同,不同14.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15. 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1. wlzhntnfwnchncurwzhchnwicjchunjj2.(1).“反”通“返”(2).“振”通“震”(3).“卒”通“猝”,突然3.(1).形容词,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动词,尽,完结(2).动词,环绕动词,回来动词,回转,掉转动词,归还(3).动词,看,回头看连词,不过、只是动词,拜访(4).动词,指身子向上起动词,举起(5).动词,成功动词,登上,坐上(6).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士兵、武士名词,军队(7).介词,被通“现”,显露动词,接见(8).动词,打开动词,出发名词,头发(9).副词,如果真的副词,的确,确实(10).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介词,按照介词,因为4.(1).名词作状语用匣子(2).名词作状语向北(3)名词作状语向上(4).名词作状语像箕那样(5).名词作动词走上前(6).名词作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7).名词作动词穿着朝服(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9).形容词作名词远方(10).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5.(1).不得志,走投无路。(2).可以用来。(3).袒露一只臂膀。(4).不回头。(5).宫廷的侍卫。(6).声调激愤。(7).宽容、原谅。(8).的原因。(9).有心意。(10)没有信物。6.(1).判断句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搥胸痛恨所考虑的。(2)判断句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3)被动句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入宫中为奴婢。(4)被动句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洗雪了。(5)定语后置句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内情的人。(6)定语后置句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7)状语后置句燕王在朝廷上行了礼送出来。(8)省略句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7.(1)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2)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3)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4)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8.(1)有办法,有机会 (2)因为(3)因为(4)而,来(5)用(6)已 (7)而,来 (8)而,来 (9)而,来(10)按(11)因为 (12)没有用来的 (13)用 (14)用(15)而,来(16)而,表修饰 (17)用 (18).而,来 (19)因为 (20)用(21)而,来(22)而,来(23)而,来 (24)用二、课内巩固9.(1)稍微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