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题库(一)要点.doc_第1页
二级题库(一)要点.doc_第2页
二级题库(一)要点.doc_第3页
二级题库(一)要点.doc_第4页
二级题库(一)要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灭火业务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A)。(易)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2、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易)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分解反应3、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D)四种。(易)A、闪燃 B、自燃 C、着火 D、阴燃4、(A)、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原先熔融,后燃烧。(易)A、硫 B、沥青 C、石蜡 D、松香5、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B)。(易)A、内部燃烧 B、表面燃烧、C、放射燃烧 D、阴燃6、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易)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充分、燃烧 D、猛烈燃烧7、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碳粒子来确定。一些无机物质的微粒也能决定火焰的显光特性和颜色。下面(B)无机物燃烧火焰的颜色为紫色。(难)A、钠 B、钾 C、钙 D、钡8、闪点小于或等于(B)称为易燃液体。(难)A、35 B、45C、55 D、409、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A)。(中)A、大 B、小 C、高 D、低10、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C)。(易)A、自燃 B、闪燃C、着火 D、爆炸11、蜡烛的燃点是(C)。(中)A、70 B、100C、190 D、50012、(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易)A、爆炸 B、闪燃C、自燃 D、着火13、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易)A、爆炸条件 B、爆炸产物 C、爆炸后果 D、爆炸过程15、按照爆炸的(C),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易)A、过程 B、产物 C、条件 D、变化传播速度14、氢气的爆炸浓度下限为(A)。(难)A、3、5% B、9、0%C、11、5% D、15、0%15、(A)起火属于A类火灾。(易)A、棉花 B、汽油 C、氢气 D、钾16、B类火灾是指(B)引起的火灾。(易)A、可燃固体 B、可燃液体 C、可燃气体 D、核物质17、一次死亡( C )人以上(含本数)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易)A、15 B、5 C、30 D、5018、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D)。(易)A、照射 B、加热 C、烘烤 D、辐射19、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A)。(易)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照射20、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A)。(易)A、愈快 B、愈慢 C、不变化 D、停止21、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易)A、速度 B、密度 C、强度 D、浓度22、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中)A、易损 B、易燃 C、易分解 D、易反应 23、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易)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24、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A)。(易)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25、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易)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传播26、不管何种形式的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C)才能引起燃烧反应。(易)A、浓度 B、密度 C、强度 D、速度27、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B)。(易)A、火花 B、火焰 C、烟雾 D、高温28、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中)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29、(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难)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30、(A)、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难)A、沥青 B、金属钾 C、电石 D、黄磷31、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燃烧称为(A)。(易)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完全燃烧 D、扩散燃烧32、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B)。(易)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完全燃烧 D、预混燃烧33、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A)。(易)A、表面燃烧 B、放射燃烧 C、蒸发燃烧 D、扩散燃烧34、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 )。(易)A、蒸发燃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均相燃烧35、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A)。(易)A、有焰燃烧 B、无焰烧烧 C、自燃 D、闪燃36、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C)。(易)A、燃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37、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易)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38、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易)A、碳 B、碳、氢 C、氢 D、氮、碳39、木材在(D)燃烧产物中的产生少量水汽及一氧化碳。(难)A、90180 B、12002200 C、200500 D、20028040、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A)。(易)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蒸发燃烧 D、表面燃烧41、可燃气体(蒸气)只有达到一定(A),遇着火原才会发生燃烧(爆炸)。(易)A、浓度 B、温度 C、湿度 D、程度42、以下(D)不是可燃气体。(易)A、液化石油气 B、甲烷 C、乙炔 D、氯气43、搬离可燃物的灭火方法是(C)。(易)A、窒息法 B、冷却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44、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C)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难)A、5% B、15% C、35% D、55%45、以下物质燃烧时火焰不显光的是(A)。(中)A、乙酸 B、乙醇 C、乙炔 D、丙酮46、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B)。(易)A、铝 B、磷 C、铜 D、钾47、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易) A、温度 B、空气 C、环境 D、湿度48、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难)A、15% B、17% C、50% D、70%49、含碳量在(D)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难)A、10% B、30% C、40% D、60%50、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D)。(易)A、焰心 B、内焰 C、外苗 D、火焰51、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 形成火焰,一般为(A)。(易)A、扩散火焰 B、预混火焰 C、分解火焰 D、蒸发火焰 52、火焰中由二次空气供氧所形成的火焰峰面称为(D)。(易)A、火焰 B、焰心 C、内焰 D、外焰53、 木材主要是由(C)组成的化合物。(易)A、碳、氢、硫元素 B、碳、硫、氧元素 C、碳、氢、氧元素 D、硫、氢、氧元素54、燃烧产物不属于对灭火工作不利的方面是(A)。(易)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C、影响视线 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55、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C)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难)A、10%-20% B、20%-25% C、30%-35% D、45%-50%56、下面属于二级可燃性气体的是(D)。(易)A、氢气 B、甲烷 C、乙炔 D、氨气57、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则称为(B)。(易)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58、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燃烧速度(C)。(易)A、不变 B、加快 C、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59、燃烧完全与否不仅与空气供给量有关,而且还与(A)有关。(易)A、其它可燃物扩散混合的均匀程度 B、燃烧温度 C、燃烧产物 D、燃烧阶段60、下列不是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是(D)。(易)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自燃61、下列单质固体物质不是先熔融后燃烧的是(D)。(易)A、硫 B、磷 C、钾 D、铜62、不属分解燃烧的物质是(C)。(易)A、热固塑料 B、合成橡胶 C、沥青 D、纤维63、木炭、焦碳以及铁、铜、钨的燃烧均属(A)。(易)A、表面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阴燃64、不是阴燃的条件是(D)。(中)A、空气不流通 B、加热温度较低 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 D、与氧化剂接触65、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B)来确定。(易)A、含氧量 B、碳粒子 C、含氢量 D、烟浓度66、钠的火焰颜色为(C)。(难)A、紫色 B、砖红色 C、黄色 D、红色67、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愈(C)。(易)A、低 B、少 C、多 D、高68、实际燃烧温度都(B)理论燃烧温度。(易)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能比较 69、汽油的理论燃烧温度为(D)。(中)A、300 B、500 C、800 D、1200 70、甲醇的理论燃烧温度为(B) 。(难) A、500 B、1100、 C、1500、 D、3000、71、下列物质燃烧火焰显光并伴有黑烟的是(D)。(易)A、一氧化碳 B、糖 C、木材 D、苯72、通过烟的(D)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易)A、气味、颜色、浓度 B、气味、颜色、流动方向 C、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73、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易)A、可燃、惰性 B、不燃 C、惰性 D、不燃、惰性74、室内火灾,随着惰性物质的增加,就可相对(B)空气中的氧浓度。(易)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75、下列不属于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是(D)。(中)A、氯化氢 B、光气 C、氰化氢 D、二氧化碳76、以下(A)火灾属于D类火灾。(易)A、钠 B、铜 C、磷 D、棉77、(D)爆炸不属于化学爆炸。(易)A 炸药 B、可燃气体 C、粉尘 D、液化气钢瓶78、(C)不属于B类火灾。(易)A、煤油 B、苯 C、黄磷 D、乙醚79、适用于扑救A、B、C类火灾的是(B)。(易)A、碳酸氢钠干粉 B、磷酸铵盐干粉 C、钾盐干粉 D、氨基干粉78、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 A )。(易)A、闪燃 B、瞬燃 C、闪点 D、爆闪79、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B )。(中)A、着火点 B、闪点 C、燃点 D、自燃点80、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B)。(易)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81、根据闪点可将燃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小于或等于(B )的称为易燃液体。(难)A、30 B、45 C、55 D、60 82、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B)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易)A、越高 B、越低 C、在45以上 D、在45以下83、根据( C )可确定液体生产、加工、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易)A、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自燃点84、可燃物质与( D )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易)A、空气 B、氧化剂 C、助燃剂 D、空气或氧化剂85、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 C )。(易)A、阴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闪燃86、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易)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87、可燃液体的压力越高,自燃点( B )。(易)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88、能降低气体混合物爆炸危险性的气体是( A )。(易)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乙炔气89、粉尘的颗粒度越小,相对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爆炸下限( D )。(易)A、越快 B、不变 C、越高 D、越低90、粉尘中的水分决定着爆炸的性能,水分越多,爆炸危害性( B )。(易)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91、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称为( C )。(易)A、腐蚀品 B、易燃固体C、爆炸品 D、放射性物品92、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是( A )。(易)A、腐蚀性物品 B、放射性物品C、爆炸性物品 D、毒害性物品9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危险特性可分为(B)、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易)A、腐蚀性气体 B、易燃气体C、惰性气体 D、助燃气体94、布匹的燃点为( A )。(难)A、200 B、550 C、700 D、90095、木材的燃点为( C )。(难)A、50100 B、100150 C、250300 D、300350 96、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其( B )。(易) A、爆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97、易燃液体的燃点比其闪点高出( D )。(难)A、12 B、13 C、14 D、1598、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把液体的( B )和着火区别开。(易)A、瞬燃 B、闪燃 C、爆燃 D、爆闪 99、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连续均匀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能够发生自动燃烧的现象称为( B )。(易)A、自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着火100、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 C )。(易)A、着火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自燃101、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易)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102、汽油的闪燃点为( C )。(难)A、-10 B、-30 C、-50 D、-70103、( C )燃烧引起的火灾不属于B类火灾。(易)A、煤油 B、苯C、黄磷 D、乙醚104、可燃液体的压力越高,自燃点( B )。(易)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105、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越低,自燃点( A )。(易)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106、助燃气体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 C )。(易)A、不变 B、越高 C、越低 D、不能确定107、活性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自燃点,是活性催化剂是( C )。(中)A、四乙基铅 B、苯 C、镍 D、聚苯乙烯108、钝性催化剂能提高物质的自燃点,属于钝性催化剂是( C )。(中)A、铁 B、钒 C、四乙基铅 D、钴109、为防止内燃机爆震,在将汽油中加入( C )。(中)A、活性催化剂 B、钝性催化剂 C、抗震剂 D、防爆剂110、凡是受热时能熔融的固体,其自然点的影响因素与液体和其他的相同,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是( C )。(易)A、磷 B、松香 C、赛璐珞 D、硫 111、复杂成分的物质受热时,不融化而发生分解,并析出气体产物。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是( D )。(易)A、木材 B、褐煤 C、棉花 D、铝112、下列不属于受热自燃的是( D )。(易)A、接触灼热物体 B、摩擦生热 C、热辐射作用 D、物质氧化生热113、下列( C )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易)A、粉尘 B、炸药 C、钢瓶 D、炸弹114、下列( B )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易)A、汽油桶 B、可燃气体 C、蒸汽锅炉 D、气体钢瓶 115、按照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 A )不属于化学爆炸。(易)A、爆闪 B、爆燃 C、爆炸 D、爆震116、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 A )。(易)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极限 D、爆炸底线117、室内火灾燃烧产物中有水汽、二氧化碳和少量的一氧化碳等其它气体,有热量散发,火焰温度一般在500以上,这一阶段是( A )。(易)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118、自由燃烧阶段,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并有可能出现轰燃,这一阶段是( B )。(易)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119、随着燃烧的进行,可燃物减少,或因通风不良,有限空间内氧气被消耗,燃烧不再产生火焰,已燃烧的可燃物呈阴燃状态,室内温度降至500左右,这一阶段是( C )。(易)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120、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 B )决定的。(易)A、物质的变化速度 B、物质的扩散速度C、物质的类型 D、物质的数量121、在列入管理的335种腐蚀品中,约有( D )的腐蚀品具有火灾危险性。(难)A、13% B、33%C、53% D、83%122、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 B )。(易)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照射123、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 C )才能引起燃烧反应。(易)A、浓度 B、密度 C、强度 D、速度124、( B )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易)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125、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 B )。(易)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C、完全燃烧 D、预混燃烧126、阴燃在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可转变为( A )。(易)A、有焰燃烧 B、无焰燃烧C、自燃 D、闪燃127、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这种燃烧称为( A )。(易)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C、蒸发燃烧 D、表面燃烧12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可燃气体的是( D )。(易)A、液化石油气 B、甲烷 C、乙炔 D、氯气129、搬离可燃物的灭火方法是( C )。(易)A、窒息法 B、冷却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130、封闭空间燃烧区域的水蒸气浓度达到( D )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难)A、20% B、25% C、30% D、35%131、( A )燃烧的火焰不显光。(中)A、乙酸 B、乙醇 C、乙炔 D、丙酮132、( B )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中)A、铝 B、磷 C、铜 D、钾133、液化石油气的蒸发过程属于( B )。(中)A、质变 B、相变 C、量变 D、裂变134、闪点( B )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中)A、60 B、45C、60 D、60135、苯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B )火灾。(易)A、A类 B、B类C、C类 D、D类136、下列物质燃烧,火焰特征不显光的是( C )。(易)A、木材 B、乙醇C、乙酸 D、苯137、木材的燃烧形式属于(B)。(易)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138、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B )。(易)A、着火点 B、闪点C、燃点 D、自燃点139、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形式属于(D )。(易)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扩散燃烧140、常见的且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 B )余种。(易)A、1000 B、2000 C、3000 D、4000141、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将危险化学品分为( C )大类。(易)A、7 B、8 C、9 D、10142、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C )。(易)A、重要物品 B、易燃品 C、爆炸品 D、危险品143、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是( B )。(易)A、礼花弹 B、梯思梯C、速燃导火索 D、手持信号弹144、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 B )。(易)A、烟花爆竹 B、硝化棉C、硝铵炸药 D、点火引信145、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是( C )。(易)A、雷汞 B、铵油炸药C、导火索 D、闪光粉146、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在,导致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爆炸现象称为( A )。 (易) A、爆炸性 B、敏感度 C、殉爆 D、毒害性147、除由于本身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决定它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外,如果没有必要的外界作用,爆炸是不会发生的,这种现象称为爆炸物品的( B )。 (难)A、爆炸性 B、敏感度 C、殉爆 D、毒害性148、主爆药爆炸后,能够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从爆药爆炸,这种现象称为( C )。 (中) A、爆炸性 B、敏感度 C、殉爆 D、毒害性149、大多数炸药爆炸时能产生有毒或窒息性气体,这一特性是爆炸物品的( D )。(中)A、爆炸性 B、敏感度 C、殉爆 D、毒害性150、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危险特性可分为三类,不属于的是( D )。(易)A、易燃气体 B、不燃气体 C、有毒气体 D、助燃气体151、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使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指( A )。 (易)A、毒害品 B、易燃品 C、爆炸品 D、危险品152、毒害品是按其口服、( B )和吸入粉尘或烟雾三种施毒方式所显示的毒性进行分类分级的。 (中)A、动物注射 B、皮肤接触 C、身体接触 D、动物实验153、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 C )两大类。(中)A、易燃和不燃 B、液态和固态C、无机和有机 D、高毒和低毒154、无机毒害品可分为四种类型,不属于的是( D )。 (难)A、氰及其化合物类 B、砷及其化合物类C、硒及其化合物类 D、卤代烃及其卤代物155、毒害品引起人体中毒的非主要途径是( D )。(中)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眼睛156、不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是( D )。(中)A、溶解性 B、颗粒细度 C、挥发性 D、存储157、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B104Bg/kg的物质或物品是( B )。(易)A、毒害品 B、放射性物品 C、爆炸品 D、危险品158、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使其不放出射线,而只能设法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这一特性是指放射性物品的( A )。(中)A、不可抑制性 B、毒害性 C、放射性 D、易燃性159、发光剂是( B )放射性物品。(难)A、固体 B、液体 C、粉末状 D、晶粒状160、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是( A )。 ( 易 )A、腐蚀性物品 B、放射性物品 C、爆炸性物品 D、毒害性物品161、下列属酸性腐蚀品的是( A )。(难)A、五氯化磷 B、环已胺 C、木馏油 D、烷基醇钠162、不属于腐蚀品特点的伤害性的是(D)。 (中)A、对人体组织 B、对有机物质的破坏C、对金属物品造成损坏 D、对有机物的毒害163、二级酸性腐蚀品危险性较小,它能使动物皮肤在(D)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难)A、1 B、2 C、3 D、4164、下列属于碱性腐蚀品的是(C)。 (中)A、葱 B、乙酰氯 C、二环乙胺 D、木馏油165、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高于( A )为可燃固体。(难)A、300 B、400 C、500 D、600166、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低于( B )为易燃固体 。 (难)A、200 B、300 C、350 D、400167、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可分( C )级 。(易)A、二 B、三 C、四 D、五168、燃点在300以下的天然纤维列属( C )类易燃固体。(中)A、甲 B、乙 C、丙 D、丁169、镁粉、铝粉的点火能量为( B )。(难)A、15 mJ B、20mJ C 、25mJ D、30mJ 170、硝基的化学分子式是( A ) 。(难)A、NO2 B、NO C、N=N D、NO3171、易燃固体中的硝化棉在( A ) 的条件下就会分解。(中)A、20 B、30 C、40 D、50172、参照国际危规对自燃物质包装类别的判定标准,可将自燃物质划分为( B )个危险级别。(易)A、2 B、3 C、4 D、5173、起火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不到( C )分钟便可自行燃烧的液体、固体或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难)A、3 B、4 C、5 D、6174、黄磷遇空气即自燃起火,生成有毒的( A )。(易)A、五氧化二磷 B、二氧化碳 C、二氧花磷 D、磷化物175、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 D )。(易)A、基本情况 B、周边环境 C、社会资料 D、消防水源176、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本身体积增大,这一特性是液体的( C )。(易)A、易燃性 B、蒸气的爆炸性C、受热膨胀性 D、流动性177、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就发生爆炸,这一特性是液体的( B )。(易)A、易燃性 B、蒸气爆炸性C、受热膨胀性 D、流动性178、下列( B )中低闪点液体。(中)A、乙醇 B、二硫化碳 C、松香水 D、香蕉水179、( A )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易)A、危险化学品 B、压缩气体容皿 C、液化气钢瓶 D、化学试剂180、爆炸品是(C )、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 。(中) A、农药 B、药渣 C、火药 D、硫磺181、爆炸物品在外界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 C )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难)A、蒸气浓度 B、空气压力 C、温度 D、反应生成物182、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 D )。(中)A、热量 B、含氧量 C、质量 D、能量183、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 D )。(中)A、灵敏度 B、敏捷度 C、速度 D、敏感度184、影响爆炸品敏感度的因素很多,但爆炸品的( A )和结构是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中)A、化学组成 B、物理组成 C、分子组成 D、核子组成185、某些炸药与( A )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物质,危险性更大。(中)A、金属 B、氧气 C、非金属 D、光照186、( B )不得用金属容器包装。(难)A、梯思梯 B、苦味酸 C、硝铵炸药 D、黑火药187、硝铵炸药、礼花弹、爆竹等都具有较强的( C )。(中)A、蒸发性 B、爆炸性 C、吸湿性 D、吸热性188、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在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临界温度低于( C )时。(难)A、30 B、40 C、50 D、60189、压缩气体和液化气容皿因( A )、撞击或强烈震动会增大容器的内压力,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导致中毒或火灾事故。(易)A、受热 B、受冷 C、冷冻 D、受潮190、可燃性物质与( D )作用,遇着火源时即能发生燃烧。(易)A、腐蚀性 B、毒害性 C、窒息性 D、氧化性191、主酸性或碱性气体具有( A )。(易)A、腐蚀性 B、毒害性 C、窒息性 D、氧化性192、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是(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