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C2-1)编号工程名称五棵松写字楼交底日期2005.6.13施工单位城建五公司五棵松项目部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提要首层顶板、梁、楼梯钢筋绑扎交底内容:一、材料、机具准备:1成型钢筋,20#、22#火烧丝,塑料垫块、环圈,钢筋马凳、直螺纹套筒、索母;2钢筋钩子、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断火烧丝铡刀、脚手架等。二、作业条件:1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平整好钢筋堆放场地,准备并放好垫木;2钢筋加工班由班长统一负责,根据钢筋配料单的尺寸、角度等进行下料;钢筋配料单必须经技术人员签字后方可进行钢筋加工,钢筋加工采用集中下料,根据成品钢筋和原材的长度统筹考虑、长短结合、搭配下料;成品钢筋验收合格;3同一类成品钢筋两端各挂一块料牌布,标识出钢筋的规格、型号、编号、长度、使用部位等,并派专人负责钢筋的搬运;4钢筋绑扎负责人根据施工图纸、配料单、料牌标识与实物在形状、规格、尺寸、数量上是否一致,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增减钢筋的数量、尺寸等;5施工队测量工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洽商在顶板模板上弹出板筋位置线;在板筋、梁筋绑扎完毕后,由项目测量员在梁筋、板筋上用红油漆点出柱、墙边线,经技术室专人验线合格无误后,对墙、柱纵筋进行校正和固定;6顶板、梁底模板预检合格;7凡参加电焊、直螺纹施工人员全部持证上岗;8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三、操作工艺(一)、梁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画梁箍筋间距 放梁箍筋 穿梁低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穿梁上层架立筋并与箍筋固定 按箍筋间距绑扎 ;2在梁底模上根据图纸要求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箍筋的加密区为ln/3(ln为净跨)且500mm;梁的箍筋从柱边或梁边50mm起开始绑扎,从两端到中间,若大于一个箍筋间距,再加一道箍筋;3先穿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4梁主筋如果直锚长度够则不用弯钩,若直锚长度不够,则必须弯钩锚固,且其水平锚固段要0.45倍锚固长度;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C2-1)编号工程名称五棵松写字楼交底日期2005.6.13施工单位城建五公司五棵松项目部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提要首层顶板、梁、楼梯钢筋绑扎交底内容:5放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构造筋筋,并隔1-1.5m将架立筋与箍筋按间距绑扎牢固;6按划好的分档线调整箍筋间距,合格后,先绑扎架立筋,再绑扎主筋;7箍筋弯钩交错绑扎,弯钩角度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d为箍筋直径);8钢筋直径20的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最后一根若带弯钩,则采用带锁母的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的接头位置:上铁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下铁在支座范围内;在同一平面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9梁主筋保护层及垫块布置见下表;侧面垫块在距梁底和板底10mm处与箍筋绑扎牢靠;底面垫块按照角部、中部间隔摆放;垫块从梁两端(距柱边100mm)向中间放置,到中间800的,加放一排垫块;部位保护层厚度mm垫块或环圈规格绑扎位置排列形式间距mm侧面2515mm,垫块箍筋外侧矩形竖向450水平800底面2515mm,垫块箍筋底侧矩形短向300长向80010双排钢筋之间用短钢筋分开固定,保证两排钢筋间的净距为25mm(钢筋直径25mm)或为1个钢筋直径(钢筋直径25mm)。(二)、顶板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模板清理 模板上画线 绑扎板下层受力钢筋 绑扎上层(负弯矩)钢筋;2清理干净模板上的杂物,根据图纸要求在模板弹线标出主筋、分布筋间距;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下部受力筋。4水、电根据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配合安装电线管、预留孔等;5绑扎负弯距筋及分布筋,并用马凳垫起,同时进行预埋件的定位、固定和打砼用马道的铺设;6板筋绑扎采用“八”字扣,全部绑扎牢固(用22#绑扎丝,丝头压下,使其贴住所绑扎受力筋向着板内的一面);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C2-1)编号工程名称五棵松写字楼交底日期2005.6.13施工单位城建五公司五棵松项目部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提要首层顶板、梁、楼梯钢筋绑扎交底内容:7板筋在支座中的锚固长度过梁的中线;8顶板钢筋锚固:顶板上铁按抗震锚固考虑即La(具体见后面的附表),下铁伸进支座过支座中线,并增加2-3cm的富余量;9顶板钢筋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的位置搭接,下部钢筋在支座范围内搭接,钢筋接头错开;10顶板钢筋的保护层为15mm;采用梯形塑料垫块按间距600mm矩形布置;11上部受力钢筋和负筋与下部受力钢筋间用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高度根据板厚度和保护层大小确定,马凳绑扎在下层钢筋上,不得支在模板上。(三)、楼梯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支楼梯模板 划位置线 绑楼梯梁钢筋 绑楼梯板主筋 绑楼梯板分布筋;2楼梯平台、梯段模板支好,预检合格;3先绑扎楼梯梁钢筋,具体绑扎工艺同框架梁钢筋绑扎;4根据图纸钢筋间距划好分格线,按照顶板钢筋绑扎工艺绑扎梯段板和休息平台板钢筋;5要求楼梯梁钢筋锚固到端部剪力墙中,板受力筋锚固到墙体和楼梯楼梯梁中,具体锚固长度同框架梁、板钢筋绑扎;四、质量要求(一)保证项目:1钢筋的钢号、规格、直径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复试合格;2钢筋的表面清洁,无锈蚀等缺陷;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用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要求达到锚固长度的钢筋一定要保证其锚固长度,若因端头处弯钩过长而造成无法施工的,要及时报告项目技术室进行处理,不得擅自截短或采取其他措施;4机械连接(直螺纹接头)强度达到A级,100%验收合格;5板下铁弯钩朝上,上铁弯钩朝下,绑扎整齐、规整;6钢筋绑扎牢固,不得有松动、移位现象;7箍筋转角处与主筋紧贴,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间距均匀、规矩。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C2-1)编号工程名称五棵松写字楼交底日期2005.6.13施工单位城建五公司五棵松项目部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提要首层顶板、梁、楼梯钢筋绑扎交底内容: (二)允许偏差项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绑扎骨架宽高5尺量检查2绑扎骨架长10尺量检查3箍筋间距、受力钢筋间距10尺量连续5个间距4钢筋弯起点位移15尺量检查5受力钢筋保护层3尺量检查五、成品保护1成型钢筋按指定地点堆放,且要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2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绑扎牢固,防止其它工种蹬踩变形;3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或移动钢筋。六、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绑扎基础梁时,架子上铺好脚手板,防止施工人员误摔伤人;3马道畅通,不得在马道上堆积杂物,防止绊倒伤人;4施工中在钢筋上铺好脚手板,防止钢筋扎人,保证施工安全。七、环保要求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浮皮、铁锈等应及时清扫,并堆放在指定位置;2钢筋加工时轻拿轻放,严禁随意乱扔乱放,废弃钢筋头应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3钢筋绑扎所用的铁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数字货币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智能投顾服务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通信行业物联网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全球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医疗器械发展前景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大连市2025辽宁大连工业大学赴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市2025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场5S管理问题及改善
- 临床试验监查员工作总结
- 《目录学概论》课件
- 《保密意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物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课件 第1章 劳动和劳动形态
- 生鲜店加盟合同模板
- 电影刮痧课件教学课件
- 游戏厅转让合同范本样本
- DB34∕T 4253-2022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程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