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1页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2页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3页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第五单元一、桃花源记1、常识:出处、作者又名、字、朝代2、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3、线索、社会理想及评价4、古今异义:鲜美、交通、妻子、间隔、无论、不足、如此5、实词虚词:为、缘、芳草、落英、缤纷、异、穷、尽、得、仿佛、舍、通、平旷、俨然、属、阡陌、闻、悉、并、所、具、先世、率、遂、世、魏晋、叹惋、语、足、既、扶、志、及、诣、果、规、寻、之 、其6、一词多义:得、舍、属、之、闻、志7、同义词:咸(皆、悉)延(要)(一)、翻译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二)、背诵A、描写桃林春色幽美的句子。B、描写桃源生活环境的句子。C、描写源中宁静幸福生活图景的句子。D、表示源中人与世隔绝原因的句子。E、体现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F、含有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三)、阅读理解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2分) A. 通风换气B. 政通人和C. 通宵达旦D. 博古通今文章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2分)(衣着、神态)根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桃花源的山洞口位于(武陵的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是:“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对“土地平旷怡然自乐。”理解正确的是(C )A概括了男女老幼四种人的生活情态。B总写了桃花源人和平的生活环境。C既写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环境,又写出了各类人物的精神风貌。D画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源人“见渔人,乃大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显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上的表达作用。中心思想方面:因为他们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外面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有力地突出中心。结构方面:总结上文,并与前文“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相呼应。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节文字的大意。(渔人在桃源中人家做客及辞去的经过。)二、复习短文两篇1、关于“铭”“说”2、文学常识:作者、出处、朝代、元公(谥号)3、解释词语名、灵、斯、惟、德馨、鸿儒、白丁、调、素琴、金经、丝竹、乱、案牍、劳、形、庐、之 蕃、李唐、盛、染、濯、涟、妖、蔓、枝、益、清、亭亭、植、亵、焉、谓、君子、鲜、宜、众4、背诵(一)、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何陋之有?(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莲,花之君子者也。(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二)、阅读陋室铭用“/”给下列文字断句(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用原文语句回答A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B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C结尾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话是“ ”D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句子是“ , 。”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本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陋室铭中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阅读爱莲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牡丹很美,喜欢它的人当然多。B、牡丹花艳,开的花又多,所以喜欢它的人也多。C、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它。D、这是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下列句子中,用来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是( C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中具体写莲的美丽外形和可贵品质的一个句子是“予独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出”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君子应是 品德高尚的人。文章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牡丹,其用意是( C )A菊花、牡丹、莲花,各有不凡之处,均是作者大力赞颂的爱物。B“莲”虽美,可是菊花和牡丹更加雍容华贵。C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D写牡丹来讥讽贪图荣华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写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D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A、(1)(3)(5) B、(2)(3)(4) C、(3)(4)(5) D(1)(2)(4)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盛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11)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3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12)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三、复习核1、常识2、背诵(1)文中引用的苏轼的文句(2)中轩敞(3)佛印(4)其两膝3、重点词语:之、属、其、为、而、比等四、复习杜甫诗三首1、常识:出处、字、号、诗圣、诗史、三吏三别(一)、背诵A ,阴阳割昏晓。B ,决眦入归鸟。C白头搔更短, 。D存者且偷生, 。E夜久语声绝, 。(二)、名句赏析感时花溅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