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相四分说的逻辑求证唐尚水运用金文历日进行断代,关键之一在于如何解读青铜铭文上的月相词语,以及寻找到合乎历史事实的“建正”。由于诸家对金文中习见的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等月相词语的认知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金文历日断代方法。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二种说法,即月相定点说和月相四分说(月相二系说只是一个混淆是非的折中方法,毫无理论价值)。本文旨在用文字解读和逻辑思辨的方法,叙述月相四分说的由来。(一)事物的生成,必有其内在的逻辑依据。也就是说,凡事必有因尔后有果。当原因成为一种普适性原因,并且呈现为一种规则时,便叫做逻辑依据。例如,当你阐述殷商的年首在“立黍”,即种植水稻这一时间,你所依据的“发生立新制”这一公理,便称之为逻辑依据。当然,你首先需要论述“发生立新”的起因,然后证明它的相对普适性。例如,“月首”在新月初出的那一天,“初”字为新衣初成,“刚”字为新网织就等等。这就是中国人通常所言:“你得说出个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家认为:逻辑比事实(材料)更真实,只有符合逻辑规则的事实才是真的事实。当上古先民运用手指计数,从而创设出十进位制后,由之产生了小物积累的十进位制规则。例如,货贝单位中的一系为五,两系为一朋;兵阵中的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以及百夫长、千夫长的累加构成,等等。当上古先民面临大物分小时,当他们认识到一至十的自然数中“八”是可以连续平分的最大自然数,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八分半制”这一逻辑规则(分到一时,一可视为新的八而再次平分,即一尺之棰分而不断)。例如,“公、分、半、充、酋”中的字根“八”,便表示分割为二;又由铜锭的分切产生中国的量制单位: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24铢。由地块的分割产生了中国古代的亩制单位,一亩等于240方步;由双臂长度的切分产生一寻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等等。同样,由“八分半制”产生了中国的四分月相制状似“大物”的一个太阴月期被切分为四个星期,即四七二十八天(中国人习惯上连皮算,故为八天),大月外加无月(朔日)的两天,小月外加无月的一天,从而将约29.5天的太阴月期以简易性逻辑予以分割。西周先民称月相为霸,霸者八也。源自中国人习惯的连皮算起。“初吉”不过是第一个“七天”,吉者七也。这就是说,“月相”概念的产生,来自大物分小的八分半制。“四分月相说”之所以符合历史事实,源自四分月相说有其逻辑依据,既实用又易于操作。(二)所谓月相,是人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因地月运动而不断变化的月体形象。正如“相”字从木从目,构形源自伐木人对一颗树的上下左右端相,本义为不断地、详细地观看(相、看、观、视、监、望等字有其不同的词义)。“相”因此与“象”同一音系。在一个太阴月期中,月相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朔、朏、上弦、下弦、望”等文字就是古人对月相变化不同阶段,不同特征时的指谓。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则用“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来作描述月亮盈亏变化的专门术语,目的在于对一个完整的太阴月期作出分段指称。1、“初吉”。“初”字从衣从刀,两根会意,以裁衣始毕,新衣初成表示初始义。“初”与“出”因而同一音系。“吉”字是一个依托象形字:下部之“口”源自男性阴囊,上部之“士”来自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吉”与“起、及”同一音系,乃是一个物象指代音。“吉”字的顺遂义和显示义来自男性生殖器的勃起;“吉”字的吉利义则来自勃起与阳痿,性欲与释放之间的比对。“初吉”一词,源自新月的显现,“初”已含有发生立新的内容。“吉”则表示出现、显示,同时含有“七天”之义。所以说,初吉从始端来讲是定点的,从内涵上讲已包含有时段之义。2、“既生霸”的“既”字,在金文中写作“ ”。其构形源自一个人吃饱后的打嗝,故而张口向后,与“即”字的物象场景同源(即字的表意为俯就进食)。“既”的本义为已经。“生”为依托象形字:上部为一株小草的描摹,下部一横表示地面。“生”便是小草钻地而出,即生长、长出来了。在此表示生出了“霸”(与星下有生的观念相系连)。“霸”字从雨从革从月。三根会意,表示月亮从雨后如革的天幕中钻了出来。“霸”字的本义为月亮显现而出,也表示月光倾泄而下。引申后又表示独占覆盖(春秋五霸由此得名)。初吉与既生霸在词义上的比对十分形象,一个是已经初成且慢慢膨胀,一个是从雨后积云中钻出。既生霸中的已经之意昭然若揭。做为一个词组,既生霸便是已经出现了月光覆盖。霸的发音,同时也表示八天,即初月出现后的第八天。所以,“既生霸”一词,来自月相的定点,但已将前置的“初吉”断切为一个时段。既生霸便是由初月显现的第八天始,由此往后的七天。古人划分月相时段的生活背景,来自初吉时段的月相光亮不足。由于光亮不足,无论夜晚野外行路,还是月光下的劳作都十分困难。既生霸以后,月光下的世界已通亮起来,方便许多,这便是古人强调“夙夕不隊”的原因。3、“既望”的“既”字同前,仍表示某种状态的完成,即已经。“望”字原本写作“ ”,金文增添“月”形写作“ ”,其构形源自月圆之后,可以站在高处向远处观望(臣讹变为亡乃是顺应音变的结果)。月圆之后,月光以满轮反射,此时自然可以望远了。这便是“望”与“往”同一音系,因而是一个包含有“远望”之义的物象指代音。“既望”指月圆之后已经可以望远这一时段。从既望的初始定点上讲,既望乃是初月显现后的第十五天。从既望包含的时段讲,乃是由此而后的七天。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词义上讲,“既望”的词义重在已经月圆,也就是说,如果初二为月朏(初吉),那么,既望的定点始自阴历十六日;如果初吉(月朏)在初三,那么既望便指阴历十七后的七天。古人为什么不选择月圆之日为既望月相的始点,而要选在阴历十六或十七日,其原因便在于28天的两次均分,它所依据的是逻辑规则,而不是现实中的月圆之日。既死霸与既生霸只有一字之差。“死”字乃是一个会意字,从歹从反人,构形源自一个人观看躺在地上不能动的人逐渐咽气,变得僵硬起来。“死”的本义为活人的逐渐死去,引申后,又表示已经死去。在既生霸一词中,“死”用其原始本义,即逐渐死去。所以,既死霸乃是指月亮的形状逐渐走向“死去”,走向“朔”,月亮的光辉逐渐减弱,从无法借助月光在野外活动,直到彻底无月的“朔日”。既死霸的起点乃是指既望以后的第八天,其时段则是由此往后的七天。总之,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作为月相时段的概念,有其显明的物象场景作为依托,更有逻辑公理在其中。它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之中,不仅实用,而且极易操作。做为共性生活经验下的西周月相时段四名词,仍然遵循了汉字的三大原则,即以形表义、共性经验和人本主义原则。(三)月相定点说来自古人(刘歆、俞樾等人)对古典文献材料的解读。例如下面几条材料:(1)“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2)“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3)“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4)“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越翼日乙丑,王崩。”以上材料给出的信息,似乎月相应该定点在一日,否则不能在某一月相后再说翌日或越几日。事实上,上述材料并不排斥月相起点时段说,恰恰是其证明材料。例如,第一条的“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乃是说,(西周年历)一月月出后的第22天,为旁死霸干支的壬辰日(此为定点),顺应向前的第二天为癸巳日(仍在旁死霸时段内)。越过该月接续的三月既死霸,顺着向前的第五天为甲子日。上述材料,恰恰证明月相有起点,但内容涵盖七天。理解上的偏狭,来自对逻辑依据的轻视。当刘、俞二人偏重训诂学的解读,以一知半解来解读文句中词组之间的关系时,这便是定点说从一开始便错了的原因。西周青铜铭文上的月相词语,与传世文献上的月相词语不同:西周金文月相词语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传世文献中的月相词语为:朏、哉生魄、旁生魄、既旁生霸、既望、既死魄,等。如何对待略显差异的两组概念?古人未曾见识出土的三千件青铜器铭文,唯有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一条道。古书上的传抄讹误或有意变通应不难理解,如史记周本纪对考王、 王、剌王王名的错别字。关键是,使用“两重证据法“时的谁主谁次,谁来斧正谁的问题。所以,研讨历史事实,必用相对可信的材料,丢弃不那么可信的材料。史书上的月相词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当它们与出土材料相符时(概念内涵上的一致性),方可使用。若它们与出土材料相矛盾时,则不用为事实陈述(讨论二者之间的异同原因,另当别论)。这就是说,当“朏”与“初吉”相一致,哉生魄、旁生魄、既旁生魄与既生霸相一致,既死魄与既死霸相一致时,方具备陈述的真实性。如果有人认为,月相还有第五个、第六个词语,或者另有一种月相系统词语。在该人拿出逻辑依据之前,通常应将其视为“无”。自刘歆、俞樾倡导后,有一大批学者盲从月相定点说。他们不仅仅以武成、召诰等传世文献为据,还在铜器断代中使用金文资料,或坐实刘、俞旧说,或重新调整月相定点的位置另立新说,使这个一开始便错了的判断变得更加复杂,如云里雾里一般。但最终结果只有一个,将月相定点说抛入“凡解说复杂之理必定有错”这个废纸篓中。例如,刘师培在周代吉金年月考一文中,选择有年、月、日的铭文三十余篇(绝大多数具有月相)。“以三统历、周历为主,以殷历、鲁历为辅”,推算历日所属的王年。刘对金文月相的理解,大体不脱刘、俞之说。所以,刘的王年历日已经被人遗忘。继刘师培之后,定点说蜂起云涌,他们对月相究竟如何定点,意见也极为纷纭。例如:彭裕商说:“我们认为月相都是定点的。”“我们认为金文中月相的定点应该是:初吉:每月初一,即朔。既生霸:上弦后一日(约在每月八九日);既望:望后一日。即死霸:下弦后一日(约在每月二十三、四日)。”彭先生又说:“月相后的干支都不是指的月相,而是其后的某一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某一月相后的干支是指该月月相与下一月相之间的某一日”。实际上,彭先生所持不是定点说,而是时段说(彭的时段定点没有逻辑价值)。只是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大致说来,以往的月相定点说,置既死霸于既望之前者,原则上袭用刘歆、俞樾之见,可称为月相定点旧说,置既死霸于既望之后者,可称之为月相定点新说。现就“定点说”较有影响者列表如下,以作比对(本表源自杜勇、沈长云金文断代方法探微:(一) 定点旧说1、董作宾说既死霸 朔 月吉 初吉 初一旁死霸 哉生霸 朏 初二、三既生霸 望 十五日旁生霸 既望 十六、十七、十八日2、陈梦家说既死霸 朔 初 一初吉 月吉 初 三既生霸 十二、十三日既望 十五、十六日 3、张汝舟、张闻玉说既死霸、朔、初吉 初 一旁死霸 二 日哉生霸、朏 三 日既生霸、望 十五日既望、旁生霸 十六日既旁生霸 十七日 4、黄彰建说既死霸 朔 初 一哉生霸 旁生魄 初二或初三生霸 望 十五或十六日既生霸 既望 十六或十七日旁死霸 月光初缺 十七或十八日死霸 晦 二十九或三十日(二)定点新说1、莫非斯说朔 (初吉) 初 一 哉生霸(朏) 三 日望 既生霸 十五日既望 十六日晦 既死霸 二十九或三十日2、劳干说 初 吉 初一至初三日(可能到初四日) 既生霸 初四到初六日(可能到初七日) 既 望 十四至十六日(可能到十七日) 既死望 十九至廿二日(可能至廿三日)3、刘启益说 初 吉 初二或初三 既生霸 初三或初四 既 望 十六或十七、十八 既死霸 晦 二十九或三十日4、李仲操说 初 吉 初一 既生霸 初九 既 望 十四日 既死霸 廿三日正如前文所分析,凡持月相定点说者(例如刘启益、黄盛璋先生的辨解),大多数都未能跳出传世文献的桎梏,而又想在传世文献和出土金文两者之间找到一种能够兼顾的平衡。他们在平衡游戏中用尽脑汁,但从不把思路和精力用在寻找逻辑依据之上。他们从不回答,四个月相词组从何而来?古人凭什么建树这一概念?这一组概念为什么能够人人都用(均分等长),不学自通,为什么不同血缘不同地域的族群都用不错,甚至西方世界也有相同的“七日”一星期说?值得重申的是,逻辑公理的真实,与具体使用这一公理时的错漏完全是两回事。“月相四分定点时段说”的正确性来自它的逻辑合理性,以及这一公理对大多数出土材料的普适性证明。如果铭文中的月相干支与之矛盾,例如晋侯苏编钟中的干支,需要变通适应的是个别的出土材料而不是具备逻辑依据的“月相四分定点时段说”。(四)月相定点说与月相四分说对金文纪时词语的界说不同,但都认为这是一套系统的月相词语。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对定点说和四分说均弃而不用,反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月相二系说。所谓的月相二系说(杜勇先生为之命名),对金文月相词语的定义或内容如下:1、初吉:出现在初一至初十。2、既生霸:既望、既死霸顺序明确,均为月相。“既”表已经,“望”即满月,“霸”指月球的光面。3、既生霸:从新月初见到满月。4、既望:满月后的月光面尚未显著亏缺。5、既死霸:从月面亏缺到月光消失。显然,月相二系说有两大特点:其一,把初吉与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割裂,将“初吉”排除出月相词语之外。这样,通常认为的月相词语分成了两个系统:即“初吉”非月相为一系统,“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为月相是另一系统。其二,断代工程专家组对“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的界说尽可能地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未能给出所辖时段的具体时期,让人无法直截了当地知道概念的内涵。断代工程报告为此而辨解:“界说尚不完善,有待新材料的发现和继续研究”。既然已知“界说尚不完善”何以拿来断代,难道专家组不知道这是自欺欺人?那么,断代工程专家组在如何使用这些“界说尚不完善”的二夷子学说呢?杜勇、沈长云先生在金文断代方法探微一书中直陈其敝端:“关于既生霸,断代工程谓“从新月初见到满月”。涵义比较清楚,即初二、三到十五。如见于历谱的师遽簋盖“既生霸辛酉”在四月初二,此鼎(簋)“既生霸乙卯”在十二月初三,二十七卫簋“既生霸戊戌”在三月十五,伯克壶“既生霸乙未”在七月十五。这种处理表明既生霸与初吉有重叠,多至七八天。关于既望,断代工程谓“满月后月的光面尚未显著亏缺“,语义不大明晰。从历谱来看,既望应始于十六日,如召诰云:”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工程定成王七年(公元前1036年)”二月甲戌朔,乙未二十一日“,因为乙未前六日仍属既望,则既望为十六日。但历谱中的走簋“既望庚寅”在三月二十三日,休盘“既望甲戌”在正月二十三日,月的光面已为下弦,明显与既望定义为“满月后月的光面尚未显著亏缺”之语义相悖。关于既死霸,断代工程谓“从月面亏缺到月光消失”,此言“月面亏缺”与既望月面尚未“显著亏缺”,细味其语义,似无明确分界,将在时间上发生重叠。观其历谱,亦正如此。如伯 父盨“八月既死霸辛卯”,历谱定在八月二十日,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霸”亦定在正月二十日,则既死霸当在二十日前。又武成“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历谱谓武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二月癸卯朔,甲子二十二日。”是知甲子前五日仍属既死霸,则既死霸可为十八日。这就意味着既死霸始于十八日而至月底,与既望始于十六日而至二十三日又发生六、七天的重叠,仍看不出有什么分界,因而也说不上“顺序明确”的问题。以上情况表明,月相二系说不只“尚不完善”,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就是初吉与既生霸重叠、既望与既死霸交叉的问题。如果按照纪时词语在时间上有重叠即不属于同一系统来推论,既望与既死霸似乎也不宜放在同一月相系统之内。而不同的记时系统则不能容于同一篇金文之中,否则它将失去其记时作用。”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在于科学自身的可以求真和证伪,科学认识的前提是同一律和不矛盾律。古代月相学说之所以成为一手中实用规则,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依据的系论,在于它的A等于A和A不等于B。如果“定点说”成立,那么“四分说”必定错误。如果“四分说”是真理,那么“定点说”必成谬论。断代工程专家组打着追求科学,走出疑古的旗帜,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刻意混淆是非,自欺欺人地编造出一组月相概念。表面上是为了所谓的确立西周王年这一目标,为中华文明找到科学数据,实质乃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和对领导交差。这就是谎言被装扮成一种“实用主义”工具的原因。当衡量的标尺已被人篡改,它的丈量结果敢相信吗?当“手段”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谎言时,我们必须辨析编造谎言的目的,万万不可被谎言者手持的旗帜所迷惑(如果断代工程专家组有勇气并敢于向公众宣布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和错漏,这一段话权当胡说八道)。(本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批判一书仍在时断时续地写作之中,有几位朋友耐不住性子,想一睹为快,因而将半成品予以先睹,二是期盼得到大家的指正唐汉手记)。关于西周月相的两点意见 杨坤 关于西周月相的名称,在金石学兴起之前,仅在尚书周书和逸周书中,有过零星的使用记载。由于学界对古文尚书的真伪尚有不同意见,所以目前对经籍所见西周月相,得到认可的有:“哉生魄”、“既望”、“朏”、“旁死霸(魄)”、“既死霸(魄)”、“既旁死霸(魄)”等(文物2005年第9期第63页)。西汉孔安国的古文书传和刘歆的三统历,都认为“魄”是月之轮廓无光之处。与孔安国同时代的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也认为“月之魄常厌于日光”。这是西汉经师对于“魄”的解释,意见比较一致。那么,古代天文学家对“魄”的认识又是如何的呢?张衡灵宪云:“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祖暅之浑天论亦云:“二弦之月,日照其侧,人观其旁,故半魄半明也。”其与西汉经师的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滴滴包车司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天津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土壤修复风险评估方法-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压电工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集及解析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学生考试奇葩试题及答案
- 魔法史题库大全及答案
- 规范扶贫贷款管理办法
- 专利侵权预警管理办法
- 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买家赎楼签协议签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德国工业标准DIN8077聚丙烯(PP)管材尺寸赵彦波
- 大班语言《我喜欢我》课件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查验记录表
- (公开课)26个英文字母书写笔顺动态演示(基础教育)
- Q∕GDW 11304.2-2021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2部分:红外热像仪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精品课件
- 高分子化学6离子聚合阳离子
- 注塑机各部件的中英文名称和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