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第 2 课 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七子之歌,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预习导学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激趣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 (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二、作家作品 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 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三、检查预习 、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臧 zng 锲而不舍qi 校补jio 沥尽心血 l 潜心贯注 qin 迭起di 衰微 shui 兀兀穷年 w 心会神凝 nng 一反既往 j 慷慨淋漓kng ki 气冲斗牛du 迥乎不同 jing 群蚁排衙 y 目不窥园ku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气 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四、 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诵,请学生谈感受。2、学生自读或默读。、自读课文后,出示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见导学案p40)第一部分(1-7) 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 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象。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4)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5)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说了就做,言行一致。(6)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7) 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 ()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研究志趣正浓、向古代典籍钻探、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写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文。 () 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生命作为代价,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大无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前脚后脚,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五、小结。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它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革命家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六、作业。、下列句中的“说”各是什么意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告诉别人自己做了什么。()“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吹嘘自己的功劳。()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宣传革命,斥责揭露反动派。、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3、完成导学测评第一课时,预习第二课时预习导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1、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 语言描写: 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作用: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2、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 (导学案p42问题二)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导学案p42问题三)三、语言品味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比喻闻先生研究学问是为了救国,是企图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解释: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第一步。 望: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 闻: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 问: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 切: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5、“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四、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 、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点拨: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 点拨:刻苦钻研学术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点拨:治学目的是救国。药方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有这样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诊病救人为己任,后看到国民的愚昧,转而拿起文学的笔。他是谁?鲁迅。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零乱,饭几乎忘了吃 点拨: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格子,“群蚁排衙”,写成密密麻麻的小楷。点拨:一丝不苟,严谨治学。6) 先生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 下楼”的主人 点拨:用心极专7)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点拨: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英雄 气概。8)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点拨:为人民讲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9)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点拨形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凛然大义,又充满着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小结: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 行一致的革命斗士。文中是怎么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的?点拨: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我们会等到怎么样的 启示呢?点拨: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点拨: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五、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师代答。、课文中的写法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如“精于剪裁”,“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夹叙夹议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点拨予以解决。六、拓展延伸 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点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 “言行一致”,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成为“口的巨人;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