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方体的体积 教案教学主题长方体的体积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提供者起航组合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长方体的体积这一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从第6册起每学期都循序渐进地安排有关内容。本课教材结合具体情景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渗透归纳的思想。2.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学生从四年级的中年级阶段过渡到小学高段以后,还未进行角色转换。在注意力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从内容上而言,小学五年级数学内容已经开始愈加复杂,不再是以前较简单的内容,而且也开始涉及几何图形,为初中的几何思维开始奠定基础。几何图形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其空间想象力和组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创新能力的培育。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自己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为本人的东西,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体积公式的自主探索提供空间。一般来说,低水平的任务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参与,而此设计中,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大气而开放的:“利用小木块摆放长方体或正方体,计算出小木块的体积”,以这一任务贯穿公式推导的全过程。正因为有了良好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支持可借鉴的步骤和方法,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活动,相互启发,摆出了各种形状、大小的长方体,在摆的过程中,自然感悟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相应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体积公式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2.以体积的意义作为探究的支点,充分感悟体积公式的原理。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体积与体积单位之后教学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已能数出若干个1立方厘米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知识起点,让学生任意取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摆放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计算出所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所需小木块的个数,此时的计算并不是运用公式,而是对体积单位“个数”的计算,“个数”的计算中需要用“每行的个数行数”等于每层的个数,再用“每层的个数层数”,每一次反馈过程中不同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木块个数,教师都让学生经历计算“个数”的过程,因而,学生多次计算之后自然就感悟到了“每行的个数”相当于长,“行数” 相当于宽,“层数” 相当于高,对公式的理解也就十分到位而清晰。3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方法的沟通。在以往的设计中,一般将长正方体的体积推导分开教学。而在本设计中,试图将正方体的体积推导融于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中。因为,一方面从知识结构而言,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也就是说“正方体”是“长方体”的子集,并不是一个外加的概念;另一方面,从体积公式而言,也是一脉相承的,“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与“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也不是并列关系,“棱长棱长棱长”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情况,即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长、正方体两者的公式推导加以整合,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底面积高”的教学也作为重要的内容充分展开,于是很好地完成了“公式的推导公式的运用公式的沟通”这一过程,使得方法更为一般化,公式的应用性也就更为广泛。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具: 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12个教学媒体:计算机、投影仪、扩音器六、教学活动流程教学环节活动步骤教学媒体使用方式课前预习: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是什么?3.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什么有关?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计量容积可以用 单位,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 计量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是 3.1升=( )立方分米 1立方厘米=( )毫升4.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 )( )( )有关系。PPT课件自主学习: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自主探究ppt课件、课内探究: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思考:你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发现: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 )、( )、( )的乘积。长方体的体积=( )字母公式: V = ( )正方体的体积=( )字母公式:v= ( )或v= ( )小组合作交流ppt课件、12个小正方体巩固练习:1.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 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各个图形底面的( ),称为( )。2.一个长方体可乐箱,长7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动手操作、独立完成ppt课件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反馈1.本节课小组合作探究知识开心吗?(学生说一说)2.本节课你自己觉得表现怎样?3.本节课获得了什么?教学流程图检查预习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反馈成果检测自主探究拓展升华交流展示阶段小结呈现课题及学习目标情境导入七、教学评价设计八、帮助和总结本节课,我最满意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探索过程及结果。因此在本节课中,有好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同一次的操作活动,就能同时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且正确地阐述了原因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学生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进一步的揭示了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与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一个环节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正方体体积与棱长)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求长(正)方体体积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并根据数据抽象归纳出体积公式,这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整个的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重组与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意图之一。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分子基础概念题库及解析
- 珠宝首饰行业设计大赛试题
- 药品进口代理协议
- 2025年经济师备考方法分享试题及答案
- 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试题及答案
- 项目扩展及合作策略试题及答案
- 信阳市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钓鱼测试题及答案
- 急诊精神科的合作模式计划
- 购房贷款协议书
- JJF 1303-2011雾度计校准规范
- t轴重DZ2型转向架
- GB/T 17791-201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 换热器检修施工综合方案
- 罗氏C8000使用操作说明
- 融资融券策略课件
- 单层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项目尽职调查清单模板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研读课件
-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