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鲁人版版语文2013高三单元测试4体悟山水神韵(必修1)第卷(选择题 29分)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料峭琐屑悄然独立宵寒袭肘B厦门脸颊忐忐忑忑高楼大厦C谋取牟取心寒眸酸未雨绸缪D羯鼓仓颉潺潺泻下万籁俱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春寒浙浙沥沥霏霏想入非非B牵连剑门细雨平空雷电霹雹C黎民空濛迷幻岑寂豪情侠气D投壶嘈嘈切切琐屑沉思明想3、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A既然“有偿家教”影响孩子主动健康地发展,而且有损教师的形象,且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普遍诟病,立法禁止或矫枉过正一下有何不可?(过犹不及)B对将来从事涉外事务的人才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实属必要,有需求的人花钱去学英语也无可厚非,但全国性的强制学习完全没有必要。(无可非议)C当天黑公司人员又纠集闲杂人员近百人,不请而至生日现场,手拿砍刀、棍棒,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施淫威,易大德一家及亲属共5人被砍成重伤。(大庭广众)D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和国足比赛的事情很不靠谱。(不着边际)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适:到。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通“暮”。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7、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文漫灭 文:同“纹”,纹理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B褒之庐冢也 予之力尚足以入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D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第II卷(非选择题71分)三、(21分)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作者南宋词人曾 于1169年隆冬去全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组,6分)(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2)曾子曰:“君子 ,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3) ,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诗经)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14分)雨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17、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写出了她_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写出了她_的性格特征。(4分)18、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分)(1)_(2)_(3)_19、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4分)(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答:_(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答:_20、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答:_五、语言运用(6分)21、以“家园”为中心内容写一段话,抒发对家乡的感情,至少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3分)答:_22、模仿席慕容的乡愁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一句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3分)故乡的歌是_故乡的歌是_六、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山东省鲁人版版语文2013高三单元测试4体悟山水神韵(必修1)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29分)一、基础知识1、选C。C.都读mu;A.分别读qio,xi,qio,xio;B.分别读Xi,ji,t,sh;D.分别读ji,ji,xi,xi。2、选C。A项,浙浙淅淅。B项,平凭。D项,明冥。3、选C。本段主要是说一个作家写得好的文章要以白话为主,同时要辅以文言,文言是白话的良好补充。4、选C。A.“矫枉过正”与“过犹不及”是近义词,但“过犹不及”不能与“一下”搭配。B.“无可厚非”指不必过分责难。就是说,受批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责难。厚,过分。非,非议,责难。“无可非议”指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指事情办得有理、成功。用在句中不合句意。D.“不靠谱”在句中指做事情不合情理。“不着边际”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5、D( D项中的“殆”意为“大概”。)6、D(A、B、C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表示并列关系。)7、B(本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以便于翻译时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A项无特殊句式;B项是宾语前置句,“余”是“欺”的宾语;C项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D项是省略句,“置”后面省略了介词“于”。)8、选A。A项“文”不是通假字,这里的意思就是“碑文、文字”。9、选D。A项,“者”都表停顿,B项,“之”都是助词“的”,C项,“以”都是介词“因、因为”,D项,“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转折连词“然而”。 10、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二、文言文阅读11、B 【解析】而又辱之,辱:敬辞,屈尊给我书信。和报任安书中的“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12、A 【解析】A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翻译为因为;B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译为“却”;C前一个远指代词,译为“那”,后一个是副词,表商量的语气,译为“还是”;D前一个表被动,译为“被”,后一个是所字结构,当助词。13、C 【解析】C作者只是借自己的遭遇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并非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第II卷(非选择题71分)三、14、(1)解析:注意判断句的翻译,“安”表反问,答案示例: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2)解析:“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工”是“工巧”的意思,“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答案示例: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15、(1)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1分),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1分)。(2)虚实结合(或对比,寓情于景)示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1分),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分),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2分)。16、(1)而闻者彰 望美人兮天一方 (2)以文会友 放浪形骸之外(3)冯唐易老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与子偕老 蜡炬成灰泪始干四、17、解析:从文本倒数第七段和倒数第二、三段可以找到关于夏雨和秋雨的喻体及其性格特征的描述。答案:大嫂、母亲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老妇人阅尽沧桑、宽容、豁达18、根据文本第五段“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可知第六段引用的诗句就是美丽的图画。答案:(1)梨花一枝春带雨(2)杏花春雨江南(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19、解析:(1)文本开头强调“雨”的女性化,后面对“雨”的比喻都是女性化的,可以看出开篇的强调其实是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此题要分别回答,为何“阅尽沧桑”,为何“并不落寞”,根据文本最后两段即可作答。答案:(1)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了感情基调。(2)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20、解析:画线句形象地描绘了“夏雨”的作用,“她”是拟人,“喂饱了喂鼓了喂足了喂熟了”是排比,表达的是作者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表达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五、21、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22、答案:(示例)(1)一盏温暖的灯,总在哭泣者的心中点亮。(2)一颗引路的星,总在有迷雾的夜里闪烁。(3)一首缠绵的诗,总在月圆思归的夜里吟唱。(4)一只轻盈的风筝,总在异乡的天空中飞翔。六、【写作指导】这个作文题,具有三大特色:一是贴近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的实际,每一个考生有话可说;二是“你”的指向多元,“邻”的解读纷纭,给考生留下了很多发挥的空间,便于进行选拔性考试;三是该题的题旨是对当前社会“以邻为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强力矫正,暗合了时代“和谐”的主旋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审读“与你为邻”,离不开对原材料的解读,谁“与你为邻”?当然是“你我为邻”中的“我”,这个“我”,可以是现实中的“我”,也可以是另外的主体“我”;“你”可以指什么?根据“邻,无法回避,却可以有所选择”可知,“你”应该是“我”所选择的,应该是有助于“我”的发展与提升的,或者说应该是积极的、向善的。这样看来,“你”,可以是身边的(除开家人之外的)朋友、同学、同事、领导、孩子、同龄人、长辈,他们(或者某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赋予的积极影响;可以是非身边的,包括历史上的、或者是社会生活中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人物、或者是文学艺术中的、或者是未来时空中的,比如:苏轼、李清照、洪战辉、丛飞、保尔、林黛玉、甚至是火星人等等;还可以是“无形”的“你”,可能就是一个想法、一个理想。我是和理想为邻的,我是和正义为邻的,我是和尊重为邻的,我也可能是和张三、李四这样具体的人为邻的。甚至可以说我是和全球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国家为邻的等等。因为这个“邻”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个人。这是实的。虚的,比如说是一种主义、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关系、一种意识等等。“邻”是什么?原材料说“你我为邻,相互依存”,可见“邻”是动态的,是与“我”密不可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盐津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望都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任丘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青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存量房交易全程资金监管与划转合同
- 2025橱柜安装工程质量监管与验收合同协议
- 2025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解除与经济补偿合同
- 2025年度配送员劳动合同范本修订示范
- 口腔健康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联机制
- 消防部队改革转隶课件
- 2025年安徽合肥包河区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T/CNIDA 010-2023核电厂建(构)筑物变形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既有供暖蒸汽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 公交从业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联招聘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细胞分选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