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课文秋水公开课教案 一、导语 在中国有一桩有名的公案,便是对庄子的“无为而治”的误解。人们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这实在是误解了庄子的本意,庄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君主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庄子可以说是一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者。 二、作者及庄子简介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 给大家讲两个庄子的故事吧。我想这几个故事可能胜过我所有苍白的解释。 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使臣带丰厚的物品金钱迎请他出仕,并许诺让他做宰相,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哩) 教师引导学生翻译,然后归纳。明确: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和山水交朋友,而不为仕途所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质欲望充斥,钱权高于一切的社会,庄子这种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关于庄子的这个思想,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逍遥游。 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点,即: 常人以为贵的,而庄子恰恰看不起;而常人认为贱的,却偏偏有时庄子所追求的。 这说明庄子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常人是不同的。常人总是以“功利”为标准来衡量事物,而庄子恰是最不功利,最具超功利情怀的“超人”。 所以“人都会经受灾患、苦难和磨砺,但当种种坎坷,“功利”已全然无计、陷于无路可走的时候,惟庄子,才能给你以帮助、给你以心灵的栖息之地!”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这应该也是一种智慧吧 故事二: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人的生和死,就像白昼和黑夜的更替一样自然,生不足喜,死不足悲,生活上应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安心适时而顺应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当与他艰苦度日、相依为命的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哭哭啼啼,而是敲着瓦盆唱了一曲歌颂妻子一生的歌。 教师总结,并具体介绍庄子一书。 庄子一生贫困,却甘愿闲居独处,他坚守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无为而治的主张,他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生活上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庄子的思辩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庄子思想集大成的 庄子一书是更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同学们齐读,了解庄子这部书: 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写,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写。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于一炉;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三、课文梳理 庄子是智慧的,秋水就注定是富有智慧的,学完秋水之后,我们肯定会聪明很多。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今天我们就要真切地认识一下这位让闻一多先生崇拜到发狂的庄子了。 初读课文,读出文章气韵 1、单个学生读,纠正字音及停顿 首先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问:这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1)纠正字音 泾(jng)流两涘(s)渚(zh)崖之间少(sho)仲尼之闻殆(di) (2)纠正断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过渡:其实,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是否准确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听课文朗读。 教师范读(配乐动画朗读) 整片课文以平行语势为主,诵读时语调要平缓,但有两个地方有情感的起伏,读时要注意:一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自。”要读出河伯的洋洋自得、喜悦;二是单看一“叹”字,就知道较之前,朗读时应该低沉些缓慢写,以表达心情的沉重。 3、根据诵读提示,同学们大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韵来。 4、请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并让学生点评 疏通文义,积累文言知识 同学们把这篇文言文读的很有气韵,可同学们能否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这篇课文吗?下面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课文,并圈点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式。 同位前后位之间共同解决疑难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多媒体检测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注意给点时间落实到课本上)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今: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大方之家(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即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今:今义常用于“大方向”、或者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4、文言句式 A、判断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表示判断)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如果不是那么就”) B、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我之谓也(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C、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见于”表示被动,“见”表被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他被骗”,我们文言文可以说“彼见欺”,而“他被人骗”,我们就不能说成“彼见人欺”,而要说成“彼见欺于人”。) D、固定句式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古汉语常见,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5、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2、以为莫若己者动词,比得上 闻:1、闻道百动词,听到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学识 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 3、仲尼之闻助词,的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副词,才 2、始吾弗信名词,开始 品读课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两个人? 河伯传说中的河神若传说中的海神 、河伯在自己的河中及后来到了海中,这前后河伯在感情上有没有发生了变化呢?(有)那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开始河伯的感情是欣然自喜,后来望洋兴叹) 2、河伯为什么“欣然自喜”?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答,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你想象一下百川“灌”河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而灌字很有霸气,我们篮球上有大力灌蓝,灌是从上到下的,那种气势力度是令人震撼的,所以河伯就有骄傲的资本了。别的河流是流出来得,我的河流是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蛮强劲的,水流多而且汹涌澎湃,极有气势) “径流”,直涌的水流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就是那种直流,浩荡奔涌,一泻千里的洪水。 为什么会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多远的距离才能使你不能分辨牛和马呀? 这是说明黄河非常的雄伟开阔, 应该是这样的吧?请同学仔细看屏幕,PPT显示黄河的雄伟开阔。 小结: 既然眼前的黄河如此宏伟壮观,如此气势磅礴,作为黄河之神的河伯,他的心情是怎样?用词语形容河伯的心理。 (踌躇满志,洋洋自得,飘飘然) 所以刚才同学的朗诵怎样调整一下会比较好一些? 语调高昂,带着一种骄傲与自豪,同时语速要慢一点,才能表达出那种有点孤芳自赏的自负与自傲,最好能带点摇头晃脑,对吗? 请同学再读。 点:好的朗诵,应该建立在对文字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 河伯是“自喜”了,而且以为天下美景尽在掌握之中,但作为局外人的我们知道他的这种“自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的外现? (自大自负,妄自尊大,夜郎自大) 3、见到大海之后,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呢?同样请你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边际。寥寥数语,将一片无边无际的海的世界呈现出来。 若你是他,你心里会怎么想? 大海接纳众流、浩瀚无边,黄河与之相较,实在是太渺小了。 所以河伯“叹”的是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 河伯“叹”的是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为刚才的自我得意孤陋寡闻而汗颜, ( 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边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故而会望洋兴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理。) 还有一个细节,同学注意到吗? 在之后的语句中,句末的语气助词明显地多于前段,所以朗诵时停顿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谁能说一下,此时放慢语速说话的河伯脸上会是怎样的一种神态? (羞愧,若有所思,怅然若失,佩服) 在理解的基础上,同学一起齐读这一部分 4、如果说之前怎们认识了一个狂妄自大的河伯,那么此时的河伯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知错就改,有自知之明,谦虚) 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前面我们还认识了知耻近乎勇的廉颇) 苏格拉底也曾说过“骄傲是无知的产物。”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谦虚蛭他们知道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人们去探索。为人要谦虚 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之大弱点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些成语。但是河伯这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台上,终于看到了天地之大。我们讲解铃仍需系铃人。人的错误的解决,也是得靠自己。特别是心灵上的错误。假如河伯不但夜郎自大,而且固步自封,那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永远不可能改变。那就真的“殆”矣。而此处,河伯已然不殆了。他善于反躬自省,富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河伯是明智的,堪称智者。所以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 河伯的事情还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不能妄自尊大/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的勇气/为人要谦虚/对于世界来讲,自己总是渺小的/放开眼界,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 河伯在秋水到来时看到黄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他惊叹欣喜,但他面对大海时他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可笑,从而说明天地难穷,宇宙无穷,以及个人的渺小。 这就是庄子首先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个人渺小,天地难穷。 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大的,浅薄的,请同学们记住:任何时候,“自大”的同义语都是“浅薄”。(自大由于无知)。 河伯已经无憾,并值得我们学习。看来,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清了河伯的双眼,荡涤了他心中的尘埃。 这是不是又可以让我们想到一点: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果要发现自己,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还有同学能帮我解答?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 联系上文,这里说的“弗信”究竟“弗信”什么? (“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世上还有如此狂妄,不可思议之人?) (“仲尼”,学识渊博之人,“伯夷”孤竹君之子,他不受帝位,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一般人认为他很有节义,封建社会把他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 在现在的河伯看来,“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可不可以? 现在看来是可以的,见识到大海广阔无边的河伯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河伯在慨叹宇宙的无限并进而联想到学海的无涯。正像庄子所谓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河伯身上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否则我们也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总结: 栩栩如生的河伯也印证了庄子散文的特点: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通过具体的故事阐发抽象的哲理,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尽管是短短的文字,也能让我们从中领会到其中庄子的智慧。 5、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次齐读课文,让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涤我们蒙尘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 让我们沿着庄子的故事,继续。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海神若,会怎样回答河伯呢?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译文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智能音箱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 “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字书课件模板法
- 2025标准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汉中市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机电设备安装设备搬运与吊装方案
- 研学基地师生互动与沟通机制方案
- 养鹅场饲料管理优化方案
- 语音主播协议合同
- 蜜雪冰城加盟合同(2025年版)
- 河道人工保洁作业指导书
- (一模)2025年3月济南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油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 Codesys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甲方业主项目管理手册
- 句法 课件-初升高衔接英语课程
- 安装聚氨酯冷库板施工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黄帝内针临床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