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课程申报书[1]—生物材料-重庆工学院.doc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1.gif)
![校级课程申报书[1]—生物材料-重庆工学院.doc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2.gif)
![校级课程申报书[1]—生物材料-重庆工学院.doc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3.gif)
![校级课程申报书[1]—生物材料-重庆工学院.doc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4.gif)
![校级课程申报书[1]—生物材料-重庆工学院.doc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83edcb24-c39c-4c8c-9a0c-17011eea48b8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工学院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生物材料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申报类别 精品课程 重点课程课程负责人 陈忠敏 申报日期 2009年3月21日 重庆工学院教务处制二八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陈忠敏性别女出生年月1968.1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 称教授电 话68662263学 位博士职 务副院长传 真68662263所在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重庆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00050研究方向生物材料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承担的课程:1、有机化学 基础课 6学时/周,4届,约450人2、生物材料 公共课 3学时/周,3届,约300人3、生物材料安全性评价 专业课 3学时/周,1届,36人4、生物材料 专业课 3学时/周,1届,36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论文,28人教研课题:1、“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重庆工学院,2008.92010.8,项目主持。2、教研课题:“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改重点项目,2008.92010.8,第二主研。教学表彰:2005年度重庆工学院优秀教师。教研论文:生物材料课程新教学理念的引入 教师教育研究 第二作者 2009.5。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主要学术研究课题:1、超细蚕丝丝素蛋白网的制备以及在生物制药上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教育部,2006.10-2009.10,项目负责;2、蚕丝蛋白肽丙烯腈单体功能性共聚物的制备以及其应用研究,重庆市人事局,2005.12-2008.12, 3、蚕丝丝素蛋白生物降解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重庆市教委,2005.3-2007.12.项目负责;4、金属酞菁处理丝蛋白大分子技术与它的抗菌镇痒功能的研究,重庆市科委,2005.6-2007.9,项目负责;主要学术论文:(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inning Poly (acrylonitrile-co-silk fibroin peptide)s.Zh.m. Chen, M.Suzuki, M. Kimura,Y. Kondo, K. Hanabusa, H. Shirai.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92, Issue 3, 2004:P1540-1547. (SCI收录:806LI; EI收录:04198152080)(2)Preparation of Zn()-Poly(acrylonitrile-co-silk fibroin peptide) Complexes : Their Odor-Removal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Zh.m. Chen, M. Kimura, M. Suzuki, H. Tsuiki, Y. Kondo, K. Hanabusa, H. Shirai.“纤维学会志”(日本) Vol.60, No.3 .2004:P81-87. (SCI收录:814KN; EI收录:04198155049) (3) 蚕丝胶蛋白金属络合物处理丝厂污水的研究. 陈忠敏,饶佳家,郝雪菲等,丝绸,No.1,2008:P33-35. (4) 再生蚕丝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 陈忠敏,郝雪菲,饶佳家等,纺织学报,Vol 29,No.7,2008:P17-20. (5)含金属酞菁的再生蚕丝蛋白肽粉末的制备内及其抗菌消臭性,陈忠敏等,材料导报,Vol.22,No.6,200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刘盛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07最终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电 话68660070学 位博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重庆市杨家坪兴胜路4号 (400050)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及仪器2-2教学情况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含生物材料) 公共课 4; 5届 320人现代生物医学工程进展(含生物材料) 公共课 4; 1届 20人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专业课 4; 1届 37人自动检测技术 专业课 4; 1届 37人医疗仪器 专业课 4; 1届 84人生物医学工程认知实习(含生物材料), 37人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计 37人2-3学术研究1. 项目(1) “新型生物传感技术及其在疾病无创检测中的应用基础研究”(8665),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2004.4-2006.4, 项目负责人(2) “基于模拟生物膜的组合仿生传感技术研究”(KJ050613),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 2005.3- 2007 .12, 项目负责人(3) “基于S-BLM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501750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1-2004.12,中方第二主研(4) “基于血糖旋光特性的无创激光人体血糖检测关键技术研究”(206121,2006CJ0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6.1-2008.12,第一主研 (5) “麻醉安全度智能动态监护仪的研究与开发”(CSTC2004AB5016),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技术项目, 2004.3 - 2006.3, 第一主研2. 论文1 多通道压电禽流感快速检测系统及应用研究,仪器仪表学报,第一,2008.8,(EI: 083511488133)2 Effect of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rates on Performance of Biosensors Based on Supported Mimetic Biomembranes, IFBME Proceedings, Vol.19,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第一 2008 (CPCI: BIL11)3 An immuno-biosensor system based on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for avian influenza virus detection,Proc. of SPIE Vol. 6794,第一,2007 (CPCI: BHN72)4 基于移动短信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微计算机信息,第一, 2007 5 重构纳米类脂生物膜制备及敏感机理研究,传感技术学报,第一, 20063. 奖项(1)多人多功能数字视频监护系统研究,2003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三,2004年(2)基于多尺度计算的细胞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综合技术研究,006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2007年(3) US尿沉渣检测分析仪,2007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六,2008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邹姝姝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9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实验师电 话66580985学 位理学硕士职 务传 真68667804所在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兴胜路4号 400050研究方向生物工程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主要担任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生物技术产业调查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1届学生(72人)生物材料专业课 4学时/周;2届学生(300人)医学生物化学与电化学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1届学生(37人)2、承担的实践教学工作:细胞生物学实验专业方向课程 4学时/周;2届学生(120人)生物学实验专业方向课程 4学时/周;3届学生(200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专业方向课程 4学时/周;1届学生(40人)05级毕业设计1人。3、发表教研论文:生物材料课程新教学理念的引入 教师教育研究 第一作者 2009.5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1、已参与五个科研项目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电纺丝丝素蛋白纤维复合物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年 第五主研“重庆半夏Pinellia terna(Thunb.) 种内居群的遗传特征与品质分析”(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年 第四主研“羊胎盘GPIF小分子肽肽谱分析及免疫学功能评价”(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5年 第四主研“调味品有效成分的提取”(重庆工学院实验创新基金项目)1年 项目负责人“苏木有效成分对血管内皮增生的影响”(重庆工学院实验创新基金项目)1年 项目负责人2、在科研工作中,已发表学术论文五篇:酒用耐酸酵母的自然选育重庆工学院学报 第一作者 2003.2中药苦参中苦参碱类成分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重庆大学学报 (核心)第一作者 2007.7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细胞生物学杂志 (核心)第三作者 2005.4人类癌症与遗传的关系重庆工学院学报 (核心)第一作者 2007.7豆豉中异黄酮的提取重庆工学院学报 (核心)第一作者 2009.1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饶佳家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3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68662263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68662263所在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重庆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00050研究方向环境友好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高分子材料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有机化学 基础课 6学时/周 3届 约200人生物材料 公共课 3学时/周 2届 约160人有机化学实验 约8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电纺丝丝素蛋白纤维复合物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重庆市科委,2007.12009.12,项目负责。学术论文:(1)两相真空高压均质机制备丝素蛋白包埋O/W乳液及稳定性.饶佳家,陈忠敏,已录用. (2)表面工程技术制备丝素蛋白果胶多层乳液及稳定性.饶佳家,陈忠敏,在投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陈忠敏女1968.1教授生物材料主讲刘盛平男1972.8副教授生物传感器主讲讲授1章邹姝姝女1978.10讲师生物工程主讲饶佳家女1978.3讲师生物材料主讲杨禹女1981.4讲师信息安全性评价网页建设、教学辅导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中博士学位占40%,硕士学位占40%,学士学位10%(在读研究生);教授1名,占20%,副教授1名占20%,讲师3名,占60%;40岁以上教师1名,占20%,30岁以上教师3名,占60%,30岁以下教师1名,占10%;毕业大学有:日本国立信州大学留学博士1名,国内重庆大学毕业博士1名,重庆大学毕业硕士2名;重庆科技学院学士1名(即将在读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师资配比约为1:50。3-3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主持教研课题:“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重庆工学院,2008.92010.8 参与教研课题:“”重庆市教委教改重点项目,2008.92010.8,第二主研。 发表教研文章:生物材料课程新教学理念的引入,教师教育研究 ,2009.53-4青年教师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采用听课与参与课程负责人科研项目、一起带学生毕业论文等的方法,带动两位青年教师对生物材料领域有了进一步认识,两位教师分别取得了讲师资格,并能够独立开课。一名青年教师申报并取得了生物材料相关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科研文章3篇。 2、通过听课、督导团意见反馈以及学生意见收集等,对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其中一名教师2008年在学院排名列到第二位,同时在中文核心期刊教师教育研究发表关于本课程教学研究文章1篇。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生物材料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讲述材料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新型功能材料在医学中应用,使学生具有生物材料领域中的认知和开发的基本能力。作为一门前沿性、具有交叉学科内容的课程,首先在2005年从生物工程系教学计划中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素质选修课而开设(36H),由于文科学生基础知识的缺乏,在2006年调整为理工科类学生专业任选课,学时数仍为36H。2007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始招生,本课程作为专业课而开设(32H),从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上进行了修订,以适应专业学习,同时课程由三到四位教师共同完成。理工类公共课照常开设(32H)。到现在为止,本课程体系由两大模块组成,即面向理工类学生的公共课和面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面向理工类学生的公共课一般由本课程负责人与1名青年教师负责,面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则除了原有知识与原有教授、讲师上课以外,加入了生物传感膜材料内容,由生物传感膜材料专业副教授讲授,以增强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中添加生物材料课程相关知识。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也加入了有关研究。加上生物材料方向的研究生适时的助教作用,本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更加完备。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整体办学水平位于重庆高校前列,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部分学科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我校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社会适应性强,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生物材料的研究与教学是近年来随着材料工程与生物、医学、药学的结合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在国内外都较为先进。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不管以后从事技术设备工作,还是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生物材料的特质、制备知识及安全性评价。同时由于其交叉学科内容以及实用性,也作为了公共课赋予理工类学生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在医学、药学、康复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与识别,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章 次授课内容理论学时(H)第一章生物医学材料分类和发展方向1第二章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材料5第三章生物活性材料4第四章组织工程支架和载体材料8第五章介入诊断、治疗和心血管材料、生物传感膜材料6第六章可降解和吸收生物医学材料2第七章整形美容外科生物材料2第八章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学评价方法及相关标准4合计32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求掌握生物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难点在于深刻理解材料制备过程的原理、结构表征原理与方法及生物材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和相关手段。课程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和较大知识面。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主要在于学生二年级进入导师科研制,以及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迄今为止,本课程相关实践活动中,有4项学生科研立项顺利结题,参加学校“开拓杯”科研赛事,共获得特等奖2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达到了课外实践教学良好效果。4-2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主要存在于本学院一直以来贯彻执行的“二年级进入教师科研制”上,课程组教师们指导部分学生进行生物材料的合成制备、安全性评价,鼓励学生科研立项以及参加开拓杯、创业大赛等。同时在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关于生物材料制备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能更快适应工作。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指导二年级学生科研 每届学生约16人参与,时间为1年学生科研立项 时间为1年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18学时/人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在生物材料教师及该方向研究生的指导、帮助下,编制科研计划,在得到教师批准后组织实施,依靠教师科研经费的支持,通过合成、检测、表征,得到可行数据,撰写论文。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主要考核论文的内容及水平,通过科研立项结题状况、开拓杯及挑战杯获奖状况进行考查。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选用教材生物材料学,徐晓宙著,科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生物医学工程系列。该教材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生物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成果,尤其对新兴的组织工程作了详细论述。全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物材料基本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强调生物材料性能要求和安全性评价,充分体现了生物材料在医学临床中的作用,并详细论述了新型生物材料研制开发和应用的新动向。(本书适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材,还可供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及临床医学、材料学等专业参考使用)。选用该教材是因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材料学的一些内容已经有些陈旧所致。 教学参考资料1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师昌绪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生物医用材料 俞耀庭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3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张立德,牟季美 科学出版社4口腔材料学 陈治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5介入放射学 吴恩惠,刘玉清,贺能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在学生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上面。现已针对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学生科研立项、开拓杯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其中1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次;学生科研立项结题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获得校级开拓杯学生科研作品大赛特等奖2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本校学生考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材料方向研究生两届共5人。本课程方向在人才培养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本课程已着力开始进行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了学生易于接受,且充分体现了本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在课程进行到美容外科手术材料章节的时候,首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美容整形手术与材料使用的短片。在短片中,从一位爱美人士高达100多次的美容整形情景、手术情景,对于美容整形手术的兴起,到国外对此手术的态度,以及手术过程中所用材料、环保要求、安全要求,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是如何体现、如何检测、怎样保证等都进行了叙述。对于肥胖抽脂、拉皮补足等手术,自体细胞生长组织等与组织工程相关的知识都得到了体现。其目的在于通过平时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美容整形手术,将生物材料的概念灌输到学生们头脑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手段得到了学生的赞同,对一个陌生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本门课程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公共课时,其选课人数每年都有90人以上。而本专业学生在学习以后,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教师们的科研项目中,希望能在此领域有更大的发展。其他方面,本课程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上也请同学就普通所见的生物材料进行举例,由于本课程是与实践结合得很紧密的课程,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本课程教师在历年学生评教中都位列学院排名前茅,2006年度列前20%,2008年度进入前10名。由于课程的实用性较强,考试与作业均采用了论文的形式进行。由于本门课程教师在发表论文(包括SCI收录论文)上经验丰富,对学生论文的格式、内容等都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传授的同时,学习文献检索、阅读,接受科研论文撰写训练,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4-5 教学效果(含校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本课程组教师综合评价:三年内学生评分平均都在93分以上。邹姝姝老师08年生物材料课程学生打分与领导打分、同行评价综合教学评分为94.31分,排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第二名。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待建 计划: 陈忠敏教授,授课内容“生物医学材料分类和发展方向”。 邹姝姝讲师,授课内容“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学评价方法及相关标准”。 强调教师仪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启发式教育。 5自我评价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本课程的教课对象是理工科类大学学生,与综合类和医科类大学的同课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2、生物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专业课,也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要的素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一些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质、制备和用途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工作打好良好基础。 3、坚持课堂教学与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进行科研能力、动脑动手等综合素质的训练相结合,培养的人才是具有高素质的科研型、应用型人才。5-2 本课程与校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与校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的定位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开发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之路。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从专业到课程都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在很多高校,即便是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也不一定有开设,但逐步普及及开设该课程,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重庆市,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有重庆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这两所学校,一是综合性大学,另一个是医科面向的大学,其所开设的生物材料课程,定位及面向都与我校不同,同时,整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出现得较晚,起跑线几乎是在一条线上,本门课程应该说在校内外均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平的。经过重点课程建设后,可以成为重庆市内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同学习平台。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课程上网资料不足,教学资源较差。 2、教学研究与改革进行的不充分。 3、自编教辅资料欠缺。6课程建设规划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1、建设目标 建成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知识、年龄结构更为合理,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他校一起编著出版达到国内优秀水平的体现特色的教材;提供内容丰富、功能齐备的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课堂教学与学生科研相结合的学习机制;建成校内精品课程。2、建设步骤(1)教师队伍。引进生物材料方向博士1名,培养博士1名。力争培养校级教学名师1名。制定计划,让教师们走出去,学习其他高校的优秀的课程建设经验。(2)教学改革。对于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生物材料课程,更多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产品代卖与品牌授权合同
- 2025版洗煤厂生产线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2025版酒店餐饮部餐具采购及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自然人教育培训贷款合同范本
- 2025版石英砂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合同
- 2025年石料批发市场采购合同范本
- 诸城消防知识培训中心课件
- 请假条留言条课件
- 语音机器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权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PWC平安集团互联网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介绍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 水泥路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浙江省医疗器械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疗器械专业知识与技能)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云南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基本法律知识和公文写作)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患者随访体系建设与实践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版山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