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总复习一、数的概念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整数:包含自然数和负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 小数: 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0.3、0.256、0.0157。混循环小数: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例如:3.28、12.058。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也是无限小数。分数:表示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成0份在此不讨论)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分母、分子为零在此不讨论)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数与数字的区别:1、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2、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一个数。 0是一个偶数。 0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 0有占位的作用。0不能作除数。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二、四则运算: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几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乘法运算定律: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乘法的其他运算定律: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除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 :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乘法的意义:一道乘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27 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除法的意义:一道除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1、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24 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三、数的整除: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 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因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因数。例如:“3是因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奇数与偶数: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反之,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质数(素数)与合数: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反之,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是否质数:由于1的因数只有1个,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它的个数是有限的,既有最大的,也有最小的。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互质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而没有其他公因数的,这两个数就叫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两个质数,不能肯定就是互质数。只有两个不相同的质数,才能肯定是互质数。另外,两个合数既可能是互质数,也可能不是互质数,但不能说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质数叫做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同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它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几个数公有的无限个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能被2整除的判断方法: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末尾是否有0、2、4、6、8这五个数的其中一个即可。 能被5整除的判断方法: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末尾是否有0、5这两个数的其中一个即可。 能被3整除的判断方法: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否被3整除。四、分数知识: 1、分数单位:分子为1,分母不为零的真分数,就叫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例如: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又如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1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2、分数化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主要看分母(这里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是不是只有质因数“2或5”。掺杂任何其他质因数,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例如: 、 、 等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 、 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3、分数没有基本单位:不同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量,就没有基本单位。4、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5、分数的通分、约分:通分:把几个单位不同的分数,化成相同单位,且大小不变的分数,叫做通分。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分子、分母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6、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是特殊分数。特征是分母为100,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百分数不能有单位。 7、分率:两个相同量的比的比值,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时,这个比值叫做这两个量的百分率,也叫百分比。通常的“率”就是百分数。如“出勤率”等。8、准确数与近似数(近似值):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的数,叫做准确数。与实际情况接近而有一定误差的数,叫做近似数(或叫近似值)。五、计量单位:1、名数与不名数:量数与计量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例如:7米、18千克、9时25分等都叫名数。没有带单位名称的数,叫做不名数。如 2、4、6、8等,都叫不名数。2、单名数与复名数: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例如7米、18千克等都叫做单名数。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类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例如:2米3分米5厘米,8小时33分,8吨8千克等都叫复名数。3、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计量单位较大的叫做高级单位,计量单位较小的叫做低级单位。高、低级单位是相对的,没有单个的高、低级单位的名数。常用的计量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世纪100年 1年12月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元10角 1角10分4、公历年的平年、闰年:平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计365天。其中二月份有28天。闰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余数为零时,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计366天。其中二月份有29天。如果年份是整百的,则除以400,再看余数。5、时刻与时间: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指的时候,例如上午8时30分开会,这里的“8时30分”这是时刻。时间表示两个时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例如,做作业用去30分钟,这里的“30分钟”就是时间。六、比和比例:1、比和比值 :比: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一般地当数a除以b(b0)就叫做a与b的比,记作a:b。也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为。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和比值有本质的不同。如 既可看作是比,又可看作是比值。如果化成0.6 ,则只能表示为比值。2、比的化简:把一个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一般情况下,化简以后的比,前后两项为互质数。3、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 =k(一定)5、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七、方法(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计算使用材料有时要用“进一法”,计算物体的容积有时要用“去尾法”。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五) 约分和通分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八、几何计算A、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3)面积和地积:面积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 地积就是土地的面积。 (4)体积和容积(容量):体积:用来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或容量。 B、平面图形 1、长方形: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计算公式:C = 2 ( a + b ) S = a b 2、正方形: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计算公式 :C = 4 a S = a 3、三角形:(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 S = a h2 (3)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2)计算公式: S = a h 5、梯形:(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2) 公式 :S = ( a + b ) h26、圆 :(1)圆的认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圆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3)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4) 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5)计算公式 :d=2r r = d2 C = d C = 2 r S = r 7、扇形的认识: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8、环形: (1)特征: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S = ( R - r) 9、轴对称图形: (1)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菱形有4条对称轴,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C、立体图形 (一)长方体 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计算公式:S = 2 ( a b + a h + b h ) V = S h V = a b h (二)、正方体 1、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 ,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长方体。 2、计算公式:S表= 6 a V = a (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 2、计算公式 : S侧= C h S表= S侧+ S底2 V = S h = r h S底= r C = 2 r 。(四)、圆锥 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 V = S h3 或 V = r h3 。九、统计与概率收集数据时,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比较简便。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够比较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平均数是总数除以份数的商,它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数,数据为奇数时取中间的,数据为偶数时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它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产品代卖与品牌授权合同
- 2025版洗煤厂生产线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2025版酒店餐饮部餐具采购及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自然人教育培训贷款合同范本
- 2025版石英砂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合同
- 2025年石料批发市场采购合同范本
- 诸城消防知识培训中心课件
- 请假条留言条课件
- 语音机器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权代理合同范本
- 锂电池充电安全管理制度
- 重庆市荣昌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后备人选考试真题2024
- 制造业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2025秋 名师金典高考总复习 英语 课件05 第一部分 必修第一册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 颈椎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 入院出院转科培训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课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设计
- JG/T 270-2010工业构筑物水泥基耐磨材料
- 《多样的美术门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