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质量测试卷(2012年5月12日).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质量测试卷(2012年5月12日).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质量测试卷(2012年5月12日).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质量测试卷(2012年5月12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质量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写在试卷的左上角;本试卷总分为150分,时间为120分钟)一、阅读(70分)(一)古诗文背诵(10分)1、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白露为霜。(诗经秦风)(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5)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借花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 , 。(6)使至塞上一诗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特征的诗句是: , 。(7)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若能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不会有喜极而悲的狼狈不堪。(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马 说韩 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3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横线句子。(5分)(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5、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5分)答: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孩子晚7点必须睡觉青木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在德国人的教育里,早早上床睡觉是孩子们的“义务”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德国孩子有一个“法定睡觉时间”晚上7点。14岁以下的德国孩子,晚上7点必须上床睡觉,最晚不得超过晚上8点,家长到时间就会熄灭孩子房间的灯,哪怕睡不着,也要躺在床上,创造良好的睡眠氛围。早晨,孩子们也有“法定的起床时间”早上6点,最晚不得超过7点。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健康。早点睡觉、定时起床好处在于,孩子不容易赖床,而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的一名专家说,德国人非常重视睡眠,生病时可以不吃饭,但一定要睡觉,这样免疫力能得到迅速提高。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免疫力,而且能保证身高。为了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德国幼儿园也下了一番工夫。幼儿园要求家长把孩子每次睡觉的时间当作“家庭作业”上交。在幼儿园里,还有“怎样睡得香”的课程,比如抱着娃娃躺着听妈妈讲故事等。德国的儿童电视台晚上6点以后的节目,也大多是安静型节目,有利于孩子作息。7点以后,电视台就不再播放节目了。德国的许多公共场所也有帮助孩子早睡的服务。一位华人朋友最近刚到德国,前两天他带孩子去看晚场电影,买票时却被售票员制止了。对此,他很是不解。售票员耐心地解释说,电影晚上10点才结束,对7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时间上床睡觉太晚了。不过,她建议孩子可以“寄存”到电影院的孩子活动室,那里可以让孩子“准时”睡觉,还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看管孩子。(生命的时报2012年4月13日,有改动)7、德国人对孩子的作息起居有什么硬性规定?(4分)答: 8、面临中考,很多同学埋头苦读到深夜,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结合这篇文章的知识,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见闻,说说你的看法。(6分)答: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3分)奶奶的星星史铁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奶奶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节选自一个人的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略有改动)9、文章叙述了和奶奶在一起的五件事,请你根据提示,把下面的三件事概括完整。(6分)哭闹时,奶奶的催眠曲让“我”安稳地睡去。给奶奶踩背时, 奶奶出门时, 夏夜乘凉时, 10、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为什么奶奶说“等不到那会儿”,却又“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6分)答: 11、请你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又有什么不同。(6分)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个星星。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答: 12、“奶奶的星星”这个标题有什么言外之意?谈谈你的理解。(5分)答: (五)名著阅读。(10分)13、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中的一个人物题写在浔阳楼上的诗句,这个人物是托塔天王宋江。( )(2)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在取经回来的路上从云头跌下,真经掉入水中湿了,在晒经的过程中,经书破损不全了。( )(3)“18世纪,一个水手和船长在航行中发生冲突,被遗弃在荒岛上,他在与人世隔绝的环境中,独自生活了多年-”此事触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创作灵感,从而写出了鲁滨逊漂流记。( )(4)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故事。( )14、下面片断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6分)【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2分)(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4分)二、综合性学习(10分)【材料一】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裁体和基础,以及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独特的方块汉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物体。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材料二】汉字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在巩固我国的版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公勋。汉字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她以优美的形态、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古老的文字,并在新世纪越散发出其旺盛的生命力。1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16、仔细阅读上面材料,说说汉字有哪些作用?(2分)答: 17、材料二中说“汉字具有多方面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