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_第1页
第9课改革开放_第2页
第9课改革开放_第3页
第9课改革开放_第4页
第9课改革开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 社会调研 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从衣食住行生活娱乐方面展示30多年来汕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 衣 方面 在改革开放前 正如 老大穿新的 老二穿旧的 老三穿补的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人们很少添置新衣服 且当时的衣服花色款式少 中山装 江青裙是当时的潮流 现在人们不再为穿衣服而发愁了 反倒是在为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发愁 穿衣服不再只是为了保暖 更是讲究个性是时尚 衣 中上装 江青裙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服饰 讲究个性多变 时尚潮流 在 食 方面 在改革开放前 以阶级斗争为纲 生产力水平低 农业产量低 经济收入低 粮食短缺 只能依靠各种票据购买东西 即使是有钱没有票同样是不能购买 如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 过去拮据的生活早已一去不复返 吃 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也是为了品味和享受人生 食 吃 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也是为了品味与享受人生 以阶级斗争为纲 耕作手段落后 农业产量低 经济收入低 食品供应紧张 依靠着各种票据购买食品与生活必须品 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在 住 方面 安居 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70年代 人民住的是茅草房 富裕的人家才能住的是瓦房 城里居民等国家建房 靠单位分房 筒子楼 是当时的主流 家家人共用一间厨房 每天都是锅盆瓦罐汇成的交响曲 住 这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上海 现在的上海和新农村的建设 在 行 方面 以前出行主要还是靠步行 如果要坐车的话就得走上很远到大马路上才有的坐 而且车次也少 等上几个小时是常见的是 所以出行很不方便 现在 人民的出行可以选择各种的出行方式 公交车 出租车 火车 飞机 等等 大大的方便了出行 行 黄包车也是一种上品生活 汽车 飞机 交通工具千变万化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探究一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前的生产情况如何 有何弊端 农村改革的尝试从哪里开始 农村改革经历的发展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 为什么会起到这样大的效果 农村改革前流传的民谣 你干我也干 干多干少一样钱 社员干活听敲钟 一天干活真稀松 队长哨子吹半天 社员还不到地边 思考 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 有何弊端 积极性不高 实行人民公社集中劳动 吃大锅饭 人民公社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生产责任制 1978年12月18日 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 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 这一天 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 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 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 严队长如是说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农户们不无疑虑地问到 不成怎么办 严队长强拍胸口说 如不成 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 各位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社员们含着眼泪按下鲜红鲜红的手指印 改革尝试 安徽凤阳小岗村 大包干 带头人合影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 包产到户 契约 改革尝试 安徽凤阳小岗村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试行地点 内容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979年 1976年的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和人均分配收入对比 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前后 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 02亿斤1981年产粮6 70亿斤1982年产粮7 15亿斤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试行地点 内容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1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作用 归纳总结 建国后我国在农业 农村 政策上有哪些变化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950 1952年土地改革1953 1956年农业合作化1958年人民公社化 失误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6年取消农业税 改革开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海的天气很热 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措施 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 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 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 要盖11个图章 等最后的图章盖完 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2008 09 06 上班八点钟来 九点钟走人 十点钟时 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新课探究二 城市改革 思考 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 有何弊端 政企不分 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 改革开放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1985年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 2004年海尔入选世界100最具影响力品牌 国有企业改革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海尔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这和国家实行什么政策有关 具体改革内容有哪些 海尔集团 前身为青岛电冰箱厂 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 二 国有企业改革 1985年 1 单一公有制多种所有制 2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3 按劳分配 企业活力增强 职工积极性提高 1 内容 2 改革深化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粮票到今天各种股票的出现 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岛 尝试 东南沿海 毗邻港澳 重要侨乡 讨论思考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新课探究三 对外开放 深圳今昔 深南大道 1985年 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 深圳速度 经济特区设立后 特殊性是什么 起到了什么作用 特殊性 政策特殊 地位特殊 作用 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特区是个 窗口 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五个经济特区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尝试 扩大 线 点 面 三 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有人说 当年 为了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如今 我们打开国门 把他们请进来 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革命前辈的血不就白流了吗 对此 我们应该怎么看 提示 比较近代的开放与现代的开放的不同点 可以从前提 目的 后果考虑 议一议 2 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与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 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 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 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 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 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 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 扩大对外贸易 吸引外资 引进先进的技术 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 起飞 状态之中 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改革开放 海南 经济特区 深圳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海 厦门 汕头 广州上海等14个城市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环渤海地区 对外开放 中共十四大以前 中共十四大以后 强国之路 课堂总结 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首先进行 分田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的是 小岗村农民 A 安徽肥西B 安徽凤阳C 河北沧州D 贵州关岭 2 在改革开放中 被誉为 一夜崛起之城 的是 A 上海B 深圳C 珠海D 厦门 3 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A 1978年B 1985年C 1992年D 2000年 知识巩固 B B B 4 当年曾分田翻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