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ppt_第1页
古代汉语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ppt_第2页
古代汉语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ppt_第3页
古代汉语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ppt_第4页
古代汉语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论三 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汉语的词,若按照音节的数量分,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许多情况下,只要把单音词直接改为相应的复音词,文章就显得繁冗了。齐 师 伐 我(曹刿论战)齐国 军队 攻打 我们,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叫复音词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或复音节词为主,古代汉语,单音词80-90%,复音词10-20%现代汉语,单音词10-20%,复音词80-90%时代越前,单音词比例越大,诗经90.3%,左传89%,史记80%,红楼梦30%,反对党八股16%,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汉代以前(较慢) 魏晋六朝之后(加快发展) 五代十国之后(突飞猛进),单音词的特点:一词多义 一词多用,单音词的弱点(1)单音词多义造成的语义模糊(2)单音词又容易形成同音词,【打】【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用背部背,承担,依仗,违背,辜负,打,欧阳修在谈到“打”的音义时说: “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槌击之义也。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粘纸曰打粘,以丈尺量地曰打量,举手试眼之昏明曰打试,至于名儒硕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归田录卷二),根据教材分析,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克一战胜,弈一下棋,常一规律,盈一充满。2加上词尾词头例如:石一石头,鼻一鼻子,鼠一老鼠,虎一老虎。3用两个同义词(重点)或反义词作语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树木、人民、声音、言语、道路;买卖、是非、动静、忘记,、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爷阿爷 一第一 夏有夏 母阿母欣欣然 燕燕子 石石头 率率尔,、以原单音词为一语素,再加一相关语素构 成复音词,艰艰难 恐恐惧 知知道 将将军 洪洪水 减减少 道、路道路 朋、友朋友,、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途道路 伐攻打 好漂亮 师军队息呼吸 御抵挡 池护城河 亡丢失、逃跑,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由词组逐渐凝固为词的过程。1.古汉语复音词没有固定的组合形式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左傳隱公元年:“繕甲兵,具卒乘。”孟子公孫丑下:“兵革非不堅利也。”韓非子初見秦:“昔者紂為天子,將率天下甲兵百萬。”韓非子初見秦:“兵甲頓(疲乏),士民病(貧困)。“戰國策秦策一:“兵革大強,諸侯畏懼。”,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 双音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古人常把現在看來是複音詞的拆解開來分別訓釋,加以區別。左傳成公十三年:“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注:婚,婦家也。姻,婿家也。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多不辩,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汉书昭帝纪,思考:,(池,水池;塘,堤岸。庄子达生;“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防坊堤隄塘唐坟坋”在堤坝这个意义上同义。),(消,消亡,减少;息,生长,增加。),(身,亲自;体,实践。今有成语“身体力行” 义即“事必躬亲”),(疾,疾病;病,病情严重。),终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子滕文公上愿公虚心以延众论,不必谋自己出。宋史范尧夫传子犯请击之,公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可,可以;以,介词,凭借。),(卑,出身卑微;鄙,见识浅陋),(其,代词,他的;实,实际情况。副,相称,符合。“名副其实”),(虽,连词,虽然;然,代词,这样),(自,介词,从,由;己,代词,自己。),(夫,指示代词,那个。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教材中:虑(考虑)、险阻、婚姻、恐惧、恭敬、朋友,新中国成立前(古代)的叫法:成亲 新中国成立后叫法:结婚,囍 双喜临门、喜上加喜,詞組與複音詞的區別,鄭伯克段于鄢: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鄭伯克段于鄢:大叔又收貳以為已邑。齊桓公伐楚: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戰國策: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诗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晉靈公不君: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晉靈公不君: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屏王之耳目,使不聰明。,古汉语复音词的类型,单纯复音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两个音节以上的词。单纯复音词的每一个音节对这个词来说,单独不表示任何意义,只有合起來才表示这个词的意义,记录它的文字只是作为单纯的音符而存在,包括连绵词、叠音词两类。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单音节语素:天、地、人双音节语素:葫芦、糊涂 多音节语素: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单纯复音词,1、联绵词,(1)双声联绵词: 参差 仿佛 伶俐 陆离 坎坷 犹豫 唐突 匍匐 踌躇 倜傥(2)叠韵联绵词: 窈窕 彷徨 依稀 从容 须臾 蹉跎 徘徊 龙钟 逶迤 逍遥(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辗转 缤纷 缱绻 优游,(4)重言联绵词: 摹拟声音: 坎坎 溅溅 潺潺 淙淙 辚辚 萧萧 嘤嘤 关关 描绘状貌: 夭夭 灼灼 蚩蚩 冉冉 历历 萋萋 悠悠 依依(5)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芙蓉 玛瑙 珊瑚 陵迟 铿锵 滂沱 狼狈 跋扈 狼藉 跳踉,关于联绵词,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语音方面看,绝大多数连绵词前后两个音 节在语音上有联系。,2从意义上看,表示连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 整体,不可拆开解释。 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兴叹”,3从书写形式上看,联绵词写法比较自由。,4重言联绵词与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是不同的。奶奶,如匍匐又作匍伏、扶服、蒲服。望洋又作望羊、望陽、盳洋、茫洋。委蛇又作逶迤、委佗等。,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小雅伐木“坎坎鼓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2、外来词,玻璃 来自梵语。古书又作玻琍、波梨、颇犁、玻黎。浮屠 来自梵语。古书又作浮头、佛图、浮图、佛陀。单于 来自匈奴语。骆驼 来自匈奴语。古书又作橐托、橐它。可汗 来自突厥语。古书又作可寒、合罕、汗。箜篌 来自突厥语。古书又作空侯、坎侯。葡萄 来自大宛语。古书又作蒲陶、蒲萄、葡陶。苜蓿 来自大宛语。古书又作目宿、牧蓿、木粟。喇嘛 来自藏语。古书又作剌麻。衚衕 来自蒙古语。古书又作胡同。,(二)、合成复音词,偏正式 天下 宇内 布衣 黎民 百姓 天子 小人 诸侯 寡人 先生 联合式 干戈 国家 社稷 朋友 膏腴 洗澡(离合词) 祭祀 斟酌 嫉妒 正直 纯粹动宾式 将军 执事 司命 知府 总角 稽首 摄政 食言 祭酒 当道主谓式 人定 冬至 月亮 霜降 口吃 地震,1、分类,偏义复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複音词,这个复音词的意义由其中的一个词素来表达,另一个词素陪衬作用。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好歹你都要来一趟。万一有个好歹。列子:無羽毛以禦寒暑。,偏义复词的构成分类,1.连类而及,语素分属不同的类但意义相关。周易: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礼记:大夫不得造车马。2.意义相对相反。五柳先生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动静 同甘苦 计较得失 不计成败 褒贬人,偏义复词的成因,1.汉语双音节化的影响2.避讳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常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修辞的需要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曹操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趐万余里,行止自成行。,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汤问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战国策韩策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史记文帝本纪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今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项羽本纪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荀子天论,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种树的地方称园,种菜的地方叫圃。既是窃桃李,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出入”偏指“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指“入”。吉凶未卜。“吉凶”偏指“凶”。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偏指“国”。,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父母”、“弟兄”偏指“母”、“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少”偏指“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远近”偏指“远”。 死生,昼夜事也。“死生”偏指“死”。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成败”偏指“成”。,分析下面的偏义复词:1鸿门宴:孰与君少长2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3谭嗣同:冀缓急或可救助4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5石种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6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7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盈虚。8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诬罪之。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11父子异部,更相毁誉。1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13趋走不足以逃利害。14无羽毛以御寒暑。15(凤姐)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16先帝处我于此,本欲寄以安危。,同义复词 (同义合用),同义复词,即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的复音词。被历代语言学者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或“词语复用”。例如:“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二词一义单指眼泪。又如“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曰以为”三字一词,就是“说”的意思。,分析下面句中的同义复用词:1 吾既已言之矣。2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构之。3 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4 立诛杀曹无伤。5 臣请往如楚6冀幸君之一悟也。,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的翻译中,能把每个字译出的就要译出,不要误把两个看似同义其实各有实义的字误为同义合用而漏译。如:1今无忧虞:“忧虞”在此句中是同义合用,可译为“忧虑的事”。2今无忧愁:“忧愁”就不宜看作同义合用,要译为“忧虑愁苦的事”,三、同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的差别情感色彩的差别语法功能的差别,(一)理性意义的差别,【皮】【革】说文:兽皮治去其毛曰革。段玉裁:云革者,析言则去毛曰革,统言则不别也。【须 髯 】都指胡须,但长在下巴上的叫“须”,长在两颊上的叫“髯”。表示的对象不同 ,所指內容不盡相同 膚,皮 在先秦時代,膚指人皮,皮指獸皮。左傳:“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在古代,皮不能指人的皮膚,只有在詛咒人時才說:“食其肉,寢其皮。”,【能 得】孟子告子下:“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左传成公十六年:“夫合诸侯,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 孟子: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论语微子下:“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使用条件不同 ,【饥 饿】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史记苏秦列传:伯夷不受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程度轻重不同,(二)情感意义的差别,【婦 媼】都表示老年婦女,而“媼”是對老年婦女的敬稱,“婦”指一般的老年婦女。【周 比】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從感情色彩方面辨析 笑,哂 “笑”是一般的笑,“哂”則帶有輕視的感情色彩,論語“夫子哂之。”,【耻 辱】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子路:不辱君命。,(三)语法功能不同,【賓 客】,史記范睢傳:敬執賓主之禮。易:有不速之客三人來。史記:李斯上書說,乃止逐客令。賓指地位尊貴、受人尊敬的客人;客指寄居他人或旅居他鄉的客人,不一定地位都是尊貴的。,【杀 弑】,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周易: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子 汝(女)】,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隋书杨伯丑传:“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左传: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泣 哭 号 啼】,战国策赵策四:“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礼记檀弓下:“孔子过太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也?曰:然。”口技:既而儿醒,大啼。,(一)同義詞的來源 1造字時意義相近構成同義詞 見,視,睹,看 都是表示人的視覺活動,意義相近,但有差別。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熟視無睹 ”. 2詞義的發展變化形成的同義詞 屨,履 戰國以前,屨是名詞,而履是動詞,”如履薄冰。”戰國以後,履才有了鞋的意義,韓非子:“鄭人有買履者。”兩者變成了同義詞。,3新詞與舊詞的積累構成同義詞 畏,懼,怕 上古漢語用畏或懼來表示“怕”的概念,如論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怕”在當時沒有害怕的意思,說文解字:“怕,無為也。”實即澹泊的“泊”字。到了唐代才出現用“怕”字表示害怕,如元稹俠客行:“俠客不怕死。”於是三者形成同義詞。,【畏 惧】,左传: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孟子滕文公下:“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論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4各地方言的差異所形成的同義詞 迎,逢,逆 都表示兩人行走的方向相對,送往迎來,狹路相逢。春秋:“公如齊逆女。”漢代揚雄方言:“逢,逆,迎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自關而東曰逆。”,教材中:泛指和特指、析言、统言禾稼、恭敬,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组合与现代汉语中某个词完全一样,必须明确古汉语中多以一字为一词,阅读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6 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7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8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9 較秦之所得,与战败而得者,其实亦百倍。10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11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12 璧有瑕,请指示王。13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4 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15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行李: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夫人: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左右: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名词,侍从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山东: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非常: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常之观”细说: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从而: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众人: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不必: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 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其实:它的实际(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方丈: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往往:到处,如“墙往往而是”颜色: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不行: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成立: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辛苦:辛酸苦楚志气: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 错置:相互交错,如“嘉木异石错置” 形容: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流涕:流眼泪,如“言讫,嘘唏流涕”,妻子:妻子和儿女,如“兄弟妻子离散” 布衣:平民,如“布衣之交” 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 不过: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 故事:旧事,前例,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首领: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私心:自己的志愿、心愿,如“恨私心有所不尽”,私人:党羽,亲信,如“以在忠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无论:不必说,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向前: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 指示:指出,给看,如“璧有瑕,请指示王” 智力:智慧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无赖:无所依恃、无聊;,文言中有些实字的含义今天已不用、有些字有特指的含义,可文言中却常用,对这些字我们只能结合阅读熟记。如:戮:除了有杀戮义外,还有“羞辱”、“耻辱”义: 国亡身死,天下之大戮也。 未几,其事发,为台省所戮。,伯仲叔季:文言中常用来表示排行、季节、时间等先后大小的序数: 太宗季年。(晚年) 此俗清季甚炽。(炽:盛)孟:排行第一 周公临党氏,见孟女,说而爱之 又指四季中开头的月份:如“孟冬”“孟春”等伯仲:上下、高下。伯仲之间:不相上下,不分高低。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还有一些字或词有特定的含义,不能死扣一字一义来译,所以我们要掌握一批文言文中常见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如“行在所”“辇下”“下吏”“下士”“辟席”“辟易”“阙下”“乞骸骨”“致仕”“驻跸”“践祚”“股肱”“衣冠”“弦诵”等等,语文笔记中的所有实词要一个一个下工夫记背。背实词是学文言文必须做的基本功,这一点做不到,文言文肯定学不好,不背文言实词实际上是放弃学习文言文。,桑梓:故乡。造次:匆忙、仓促。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臧否:1善恶,得失。此子年幼,未知臧否。 2褒贬人物、评论优劣。 陛下不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皂:黑色。执事者冠长冠,衣皂单衣。 又可指奴仆。皂隶:奴仆、奴隶。,庾:谷仓。瘐:瘐死:(囚犯)死在狱中。穿窬:也作“穿逾”:穿壁翻墙(窬:洞。) 穿窬之盗,通假字,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人盟”。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知”。5蚤通早(早一些)例: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6禽通擒,捉拿,如“禽灭六王”7畔通叛,背叛,如“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8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9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10 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13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5郤通隙,隔阂矛盾,如“令将军与臣有郤”,16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7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8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19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20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21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9生通性,资质,如:君子生非异也30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31属通嘱,嘱咐,如:属予作文以记之。32衡通横,与“纵”相对,如:外连衡而斗诸侯。,33没通殁,死,鄙陋没世。34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35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36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39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40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41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42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45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46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47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48责通债49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50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53陵同凌,凌辱,例:几为巡徼所陵迫死54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55田通畋,打猎,如: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