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刘瑞盈教学目标: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内容并理清新闻要素。2理解“倒金字塔结构”。教学难点:1揣摩文章的语句,把握新闻的观点。2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1、 猜谜导入,引发兴趣1.同学们好,有这样一个奖项(PPT逐条展示请学生抢答):它在中国家喻户晓,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它2012年时曾经授予中国作家莫言;2015年时曾经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请问这是一个什么奖项?生:诺贝尔奖。师:非常好!同学们从小就很有新闻敏感度,的确,是诺贝尔奖。那么除了诺贝尔奖这个如雷贯耳的名称之外,你还对诺贝尔奖了解多少呢?比如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什么时间?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溯时间的洪流,去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解决这些问题。2.师:(ppt出示课文标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题,猜猜今天的课文是什么文体?生:新闻。师:回答正确,的确,这是一篇新闻,更确切的说,这是一篇消息。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师:浏览新闻时,我们最先看的是什么?生:题目。师:读了课文题目,你认为你可以从这篇新闻中获得哪些信息呢?请回答并到黑板上板书关键词。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奖人、诺贝尔奖的由来师:好,那我们一起具体来读这篇新闻,看看是否和我们的设想一致。二、师生朗读,感受语言1.请同学们推举一位同学做男播音员,共同模仿新闻联播播音员播报新闻。2.朗读前,请同学们向两位播音员提出播报建议,如“语言标准,表达规范客观,字正腔圆,舒展明快”等要求,并提前疏通字词。3.师生共同模仿朗读。4.请同学们谈一谈消息语言与文学作品语言有何不同。预设:新闻语言具有准确、客观、简练的特点。5. 对比黑板上同学们的预设,这篇课文是否满足了同学们的预期呢?预设:满足了。所以新闻报道应该报道人们最关心的信息,解决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三、文表转换,理清内容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消息:1.圈点勾画重要词句,概括并提取出消息中的重要信息,2.与本小组的同学们交流分享,最后用表格的形式从前到后梳理并呈现消息的主要内容。预设学生整理表格如下。学生预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首次时间1901年12月10日首次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颁发者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奖项由来诺贝尔遗嘱获奖者国籍姓名所获奖项主要成就德国伦琴物理学奖发现了X射线荷兰范托夫化学奖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普吕多姆文学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瑞士迪南和平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和平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颁奖机构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奖时间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奖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奖金来源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巨额收入)资金管理权诺贝尔基金会奖项评议权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各小组展示。四、概括表格,理清要素师:同学们归纳的表格非常准确和全面,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那么,能不能在表格的基础上再次概括全文呢?1.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内容,选取最重要的新闻要素,概括全文(要求10字以内)。预设学生会概括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即标题,教师随即自然引入新闻标题的特点、写法和作用,并请学生自主尝试理解概括。标题是消息中最重点突出、简洁醒目的要素。它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突出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引起读者的注意。进而指导学生学法,浏览新闻网页时,选取阅读对象,提取信息,最快的方法是读标题。2.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内容,选取最主要的新闻要素,概括全文(要求2句话以内)。学生概括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概括语句与原文做对比,学生会发现,消息的电头和导语部分已经很好的概括了课文内容。教师随即自然引入电头、导语的特点、写法和作用,并请学生自主尝试理解概括。电头课文开头黑色加粗字体部分,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导语课文开头的第一段,用最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者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进而指导学生学法,读新闻时,读完标题,感兴趣并想要把握最主要、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时,一个简单方法是读电头和导语。3. 新闻除了标题、导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叫做主体。主体,就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如果你对导语中的某个新闻事实很感兴趣,可以继续在主体部分找到详细信息。请你根据表格,说一说在这篇课文中,主体部分分别详细阐释了导语的哪些信息点?预设学生能够根据表格分析出主体更详细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信息,提供了国籍、奖项、贡献等等具体信息。主体还详细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地点、机构等等。4. 有时新闻主体之后,还有背景资料的介绍,记新闻背景,它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相关的背景材料,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背后的一些知识。背景是消息中最次要的部分,一般放在最后。请问你认为课文中哪段是新闻背景?背景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否可以删去?预设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背景介绍,找出文章第四段交代了新闻背景,并概括出背景部分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运作模式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立离。背景部分虽然放在最后,但在本则消息中并非可有可无,不可以删去。因为作者在背景部分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评审可以防范不良现象的发生,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从而强调了它的权威性,更有利于之后的颁发和进行,也更有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5. 经过训练,同学们已经学会了阅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了新闻的要素。归纳同学们划分出的新闻要素和提取到的关键信息,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如下内容:电头和导语(一段第1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导语(一段第2句)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主体(第二段)获奖者情况主体(第三段)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背景(第四段)奖金来源和运作模式同学们是否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消息写作中,从前往后,信息的重要性呈现什么趋势?预设学生会根据总结,发现重要性递减趋势。教师随即补充新闻写作的原则,即“重要性递减原则”。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资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请同学们对照总结的表格和“倒金字塔”结构图,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构布局,具体是怎样符合“重要性递减原则”的?预设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结合表格,深入讨论和进一步理解重要性递减原则。具体学生预设:这则消息非常符合“重要性递减原则”,因为:这则消息导语部分第一句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简洁明了,介绍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第二句用引资料的方式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首次知道诺贝尔奖的读者补充和普及了最急需知道的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诺贝尔奖新闻内容。主体部分第二段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是这则消息人们最关心的内容,是消息中最主要的部分,所以放在主体最优先的位置,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写完谁获奖,主体部分第三段接下来自然要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这些信息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是报道颁奖活动(尤其是首次颁奖)的新闻所不可或缺的,所以合为一段,置于消息主体的第二部分。最后第四段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运作模式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立离。这是最次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后。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到位。我们通过自己到底分析。清晰理解了消息的结构原则。这则消息实时准确,报道全面,结构严谨,是我们写作新闻消息的好模板。五、巩固训练,拓展阅读(1) 请同学们阅读新华日报第一版,快速提取信息,找到感兴趣的新闻。学生预设:六个标题。(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以下新闻,快速提取信息。“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发稿时间:2015-10-06 07:21:00来源:新华日报中国青年网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被誉为“青蒿素之母”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责任编辑:刘叶蓓1.仅给5秒时间,请概括新闻内容。学生预设:标题:“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仅给30秒时间,请概括新闻内容。学生预设:导语: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被誉为“青蒿素之母”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3.划分这则消息的新闻要素,并说出是否符合“重要性递减原则”。六、课堂小结,总结全文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消息的要素与结构,理解了“重要性递减原则”和“倒金字塔结构”,也了解了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以他的名字命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